特约撰稿——Paul Joy,北京可再生能源咨询顾问
我认为哥本哈根会失败。地球已经超过了350百万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浓度的临界值,并正加速走向400ppm。将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可能性正迅速降低。在扭转气候变化之前,我们将难以整合全球碳市场,加大对能源效率的投资,或及时向可再生能源的转移。没有一个国家拥有让别人采取行动的影响力,博弈论的“囚徒困境”说已悄然出现。虽然全球公民知道问题的存在,但缺乏短期利益,实现真正突破所需的大规模政策和投资就无从谈起。
这与哥本哈根有何干系?正在进行的气候变化会议可能会达成一个具有各种不同目标的协议,其中包括资金,但没有任何国际监管机构将监督这些协议的落实情况。印度和中国已经表示,这种机构将对国家主权造成严重侵犯。相反,由于任何国家都不应比其他国家握有优势,发达国家又要求发展中国家停止大量排碳,迫使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投入行动,因此保护主义和发达国家零星的努力将慢慢浮出水面。欧盟对过境飞机征收的碳税和美国的气候变化法案,两者都旨在惩罚没有类似碳法规的贸易伙伴。但这仅仅更深入政策的开始。从当前该问题的权力真空局面看来,以后世界势必会进一步被分裂。
说到这里,哥本哈根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进一步加强永不可能的气候变化合作?还是将世界最终分割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自然希望答案为否。
关键意义在于,这是促使美国达成一个初步协议,承诺将发挥能力,领导各国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美国国务院应继续扩大其公众宣传策略。公务员,企业家和科学家们需要学习如何更好地指引公众,继续推动气候和环境有关的改革,并学习如何轻松驳斥那些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白费力气的观点。此外,美国国会需要采取单边行动,通过全面的碳排放标准,以及为企业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工业中吸引更多投资,其中就包括建立缓解局势的路线图。通过吸引投资,让美国站在强势经济的立足点,美国的谈判代表就能够利用该国的经济实力来让其他国家为人类的共同的利益做出行动。这些行动可能在一年后的墨西哥城气候变化会议前还看不出差别,但会让公众在未来5年或10年内变得愈发敏感,同时也给予了美国政府所需的影响力,使其能发挥一个不可或缺的大国的作用。无论如何,气候变化的问题不会就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