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关系取得了显著成就。先是5月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截至2018年年底,包括玻利维亚、安提瓜和巴布达、圭亚那、乌拉圭、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智利和厄瓜多尔在内的多个拉美国家都积极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BRI)这个中国倡导的全球商贸与基建项目中。除此之外,萨尔瓦多也首次改变外交策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新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受到了热烈欢迎。中国政府认为这个项目带来的投资和发展将会改变拉丁美洲的未来。
中拉关系的这一转变之所以令人瞩目是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里,中国对拉丁美洲这个美国门罗主义所定义为美国专属的权益地区毫无兴趣。而拉丁美洲对中国也兴趣不大。除了1960年古巴新革命政府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以及1970年智利与中国建交之外,大多数拉美国家都是直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一意味着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标志性事件之后才正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阿根廷与墨西哥在1972年与中国建交,而巴西和玻利维亚也相继于1974和1985年与中国建交。
但是,即便是这样,双方之间的关系仍不密切。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新的改革与开放政策让中国搭上了一波全球化浪潮,赶上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一场工业化革命。百业待兴的中国迫切需要拉丁美洲的能源和原材料。但是,一直到2000年初,中国国家领导人才开始访问拉丁美洲国家。
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中拉关系发生了变化。2010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南美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该地区最大的投资方。如今,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大型基建项目公告让拉美成为了中国未来全球化愿景的一部分,虽然很多项目目前还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实现起来困难。
双方的合作并不仅局限于贸易和发展领域。为了在该地区树立良好形象,中国还花重资打造中国媒体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版面,同时积极培育地方合作伙伴。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建立一种双赢和互惠互利的双边关系。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华盛顿方面未来很可能会强迫其合作伙伴在美中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然而,现实总是更为复杂,这一点无可避免。虽然很多政府都对允诺的投资非常感兴趣,但却并不一定都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尽管2018年11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G20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与阿根廷总统马克里进行了双边会谈,但是阿根廷依然没有正式签约加入“一带一路”。其邻国巴西,新任总统博尔索纳罗更是曾经多次发表反华言论。委内瑞拉的重重危机也让美国官员的一些有关中国影响威胁论和“债务陷阱外交”的说法有了更大市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华盛顿方面未来很可能会强迫其合作伙伴在美中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展开自己的外交努力。 2018年1月,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论坛第二次部长级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召开。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2011年在委内瑞拉成立,是一个拉丁美洲区域集团,成员不包括美国和加拿大。来自31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部长以及包括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在内的四个区域组织和多边机构的负责人,一同聆听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关于“一带一路”积极效益的陈述。与特朗普总统对美墨边境以南的公开敌意和“美国优先”的保护主义论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毅部长承诺,中国将始终致力于和平发展的道路和改革开放双赢战略,并随时准备与所有国家分享发展红利。
无论这一承诺能否兑现,对华关系的转变对拉美地区,以及其人民、资源、减缓气候变化的角色、未来发展和增长红利的分配来说都有着深远影响。关于中国和拉美地区的交往的性质和影响还有很多关键问题有待解决:比如中方投资是否会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否会使当地陷入“再初级化”的境地,导致经济困顿,当地工业被扼杀,加剧现有环境、社会和气候危机?中国的贷款结构是否是可持续的,其雄心勃勃的基建出口是否会给当地带来另外一场债务危机?国内债务问题和中美贸易战等中国面临的自身经济问题是否会影响其在拉美兑现承诺的能力?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是否会破坏南美森林,而中国鱼类产品消费需求是否会耗尽当地的海洋资源?拉美民间社会如何跨越现有的语言与文化障碍,以及两个地区间遥远的地理距离,找到与中方互动的途径?
随着拉美地区新一轮不确定性的出现,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受到了考验,一些关系中提及的利益也受到了质疑。中美贸易战已经对南美农业综合企业产生了连锁反应。在墨西哥,新任总统、资源民族主义者安德烈斯·曼努埃尔·洛佩斯·奥夫拉多尔(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简称AMLO)就对墨西哥革命制度党(PRI)的腐败统治发起了挑战;而在尼加拉瓜,农村反运河抗议者则全力支持全国的反政府抗议。于此同时,在同样深陷危机的阿根廷,当地批评人士也对农业出口模式提出了质疑。
2018年5月,由中方部分出资建设的哥伦比亚伊图安格(Hidroituango)大坝出现垮塌。由此引发的环境危机不仅成为了新闻头条,也让一个月后举行的哥伦比亚总统大选首次将环境问题纳入竞选话题。秘鲁是拉美地区与中国建交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也在矿业管理问题上与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冲突。
在这样一个富有多样性的地区,对华关系也是复杂而多面的。但最重要的是,要让那些处在这场巨变中的人们能够讲出他们的故事,要对官方宣传和权利人士的声明进行质询,要让公众听到那些受影响民众的声音。中拉对话(Diálogo Chino)致力于通过自己充满活力的网站,对这些关键事件用三种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和葡萄语)进行报道和分析。
未来一年,我们将追踪《埃斯卡苏协定》(Acuerdo de Escazú)的进展,该协定旨在保护环保人士,但是目前必须争取得到国会的认可。我们还会评估中-萨两国新建外交关系对2019年萨尔瓦多总统选举的影响,以及是否会使该国改变2017年出台的全面禁止金属采矿禁令。2018年年底,阿根廷民众对现任总统表现进行了评判,认定其政策制定受到了前任政府签署的中国贷款条件的限制。我们将从拉美地区的雨林和海洋给您带来报道,探讨中国和此地区关系对全球生态环境意味着什么,并分析这些快速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中被低估的气候、社会和经济影响。
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政治和经济上与世界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在近日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赞扬了中国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的成功。如今,全球媒体面临着一个共同挑战——如何客观公正地理解和讲述中国崛起的故事。我们的报道是独立、无党派意识和不含政治宣传意味的。随着拉美与中国关系的不断加深,拉丁美洲乃至全球的读者需要,而且应该得到有关这一方面准确可信的信息。而中拉对话(Diálogo Chino)能够做到这一点。
英文原文首发于中外对话子网站中拉对话
翻译:Est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