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阿根廷政府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不明朗,但阿根廷各省的领导人纷纷绕开中央政府,加强与北京的联系。这些次国家层面的努力正推动自然资源、能源、基础设施和贸易等领域的投资机遇。
他们克服了诸多挑战,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这些挑战主要包括省级政府领导对中国的了解不足,以及访华贸易代表团准备不充分等。此外,国家层面的经济制约因素也在持续带来不利影响。
不明朗的双边关系
在 2022 至 2023 年的总统竞选期间,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曾表示,他不会与中国维持外交关系,并将对华关系斥为“与共产主义者打交道”。2023年12月当选总统之后,米莱在最后时刻取消了阿根廷加入金砖国家组织(该组织由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十个国家组成)的计划。然而,随着米莱总统任期的推进,务实主义正在逐步重塑中阿关系。
在米莱执政的第一年,他就多次从中国受益。例如,2024年6月,中国批准了阿根廷上届政府与中国协商达成的总额数十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展期申请,使阿根廷得以延缓偿还总计50亿美元的到期债务。对此,米莱随后表示,中国是“非常有趣的贸易伙伴,因为他们提出任何额外的要求”。同年11月,巴西举行的G20峰会上,米莱首次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从而推进了双边关系的发展。
尽管如此,米莱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之间的紧密关系,使中阿关系在短期内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例如,新建的阿图查三号(Atucha III)核电站使用了中国的技术,这可能被视为与美国的利益相冲突。阿根廷西部内乌肯省(Neuquén)的中国航天基地,以及华为或将参与阿根廷5G网络建设的传言,也可能引发类似的紧张局势。
务实的省级政府
对话地球采访了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CONICET)研究员、国际关系专家斯泰拉·马里斯·胡斯特(Stella Maris Juste)。她表示,各省与中国的关系“不仅在米莱执政期间,甚至早在前总统马克里任职期间,就已展现出对国家政治变动及各省自身状况变化的适应力。”
胡斯特指出,稳定性源于双方的利益互补:“各省希望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改善基础设施,而中国寻求获取更多关键自然资源,如锂等矿产,并进一步拓展可再生能源和港口产业的布局。”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国在阿根廷各省找到了维系双边关系的可靠对话者。可持续发展非赢利组织“阿根廷全球”(Argentina Global)的亚洲关系经历迭戈·卡廖洛(Diego Cagliolo)
2024年,随着资金削减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省财政日益进账。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对省级和市级政府的拨款总额同比下降了19%。
可持续发展非盈利组织“阿根廷全球”(Argentina Global)亚洲关系经理迭戈·卡廖洛(Diego Cagliolo)指出:“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国在阿根廷各省找到了维系双边关系的可靠对话者。这正是中国大使王卫频繁访问各省,而省长们也会回访中国大使馆的原因。”
事实上,整个2024年,阿根廷各省领导频频向中国示好,通常通过阿根廷驻华使馆的渠道交流。
例如,2024年8月,卡塔马卡省(Catamarca)副省长参观了紫金矿业的炼铜厂,包括其清洁能源和电池研究中心。
2024年9月,科尔多瓦(Córdoba)省长主持召开了该省与中国企业的机构与商业对接会(Institutional and Commercial Linkage Meeting)。会上,中国大使王卫宣布,一家中国企业有意在科尔多瓦建厂。中国工商银行和中能国际集团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2024年10月,圣克鲁斯省省长访问中国,与宏东渔业公司签署一项渔业发展协议。随后,福建商会派代表团访问了圣克鲁斯,并与阿根廷国有矿业公司YCRT商讨煤炭出口合作。
2024 年5月底,王卫还访问了拉潘帕省(La Pampa),并会见了该省省长。随行的还有包括上海电力、风电涡轮机生产商金风(Goldwind)以及中国工商银行的代表。
2024年2月,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省长与王卫举行了会晤。在此之前,该省省长刚刚在2023年11月与中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China Potassium Chemical Group)达成了一项12.5亿美元投资协议。中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港口城市布兰卡港(Bahía Blanca)建设两座化肥厂。
此外,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还与四川省官员就该省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农业开发和港口建设展开商讨,中国农机企业瑞源控股正在考虑对该省进行投资。
2024年11月,王卫访问了内乌肯省并会晤了该省省长。陪同会晤的还有中国建筑、铁路、公路、工程设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和电讯等行业的大型企业代表。
多层次关系
国际关系研究院(CONICET)的研究者奥利安娜·凯里尼(Oriana Cherini)指出:“中国一贯通过多层次方式与各国建立关系——不仅涉及次国家层面的协议,还包括与大学和智库的合作。在当前形式下,中国发现阿根廷各省是重要且稳定的合作伙伴。”
根据阿根廷罗萨里奥证券交易所(Rosario Stock Exchange)汇总的2023年数据,中国是胡胡伊(Jujuy)、查科(Chaco)、圣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Santiago del Estero)、卡塔马卡(Catamarca)、拉潘帕和恩特雷里奥斯(Entre Ríos)等省最主要的国际贸易伙伴。此外,中国还是圣菲(Santa Fe)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案例:胡胡伊
阿根廷西北部的胡胡伊省(Jujuy)常常被视为阿根廷与中国次国家层面合作的试验案例。该省是中国在阿根廷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之一——315兆瓦的高查瑞光伏园区(Cauchari solar park)的所在地。该项目主要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并由中国电建(Power China)、上海电建(Shanghai Electric Construction)以及腾晖光伏(Talesun)承建。
胡胡伊省国际关系部长帕布洛·帕洛玛雷斯(Pablo Palomares)表示,高查瑞园区标志着该省与中国合作的重要进展。他强调“胡胡伊省深知如何与中国接触并作出回应……我们的投入高度专注且认真。我们的项目质量极高,因此才能克服阿根廷的经济危机。”
这种合作还体现在其他领域,例如“胡胡伊安全互联倡议”(Safe and Interconnected Jujuy)。该项目于2019年签订,由中国电信企业中兴通讯为胡胡伊省提供监控摄像头、光纤电缆、软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支持。
2020年,中拉关系专家玛格丽特·迈尔斯(Margaret Myers)曾指出,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官员和其他相关人士访问胡胡伊省多达13次,而胡胡伊省和阿根廷政府官员至少回访了11次”。
锂资源开发是胡胡伊省与中国合作的核心领域之一。例如,高查瑞-奥拉罗斯(Cauchari-Olaroz)盐湖锂项目由中国赣锋锂业控股,年产碳酸锂4万吨。
此外,胡胡伊省与中国合作开展的另一个项目是穿越乌马瓦卡山谷(Quebrada de Humahuaca Valley)的太阳能观光列车项目。2024年5月,胡胡伊省的外交代表团与合肥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在该省南部建设一座200兆瓦的太阳能电站。
锂和其他矿产
阿根廷实行联邦制,各省政府拥有对本地自然资源的自主权。这意味着,锂及其他金属矿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将直接影响次国家层面的对华关系。这一模式与智利的资源管理体系截然不同,后者的自然资源最终由国家政府统一掌控。
除胡胡伊省之外,其他矿业省份与中国的联系也愈发紧密。
在邻近的萨尔塔省(Salta),赣锋锂业控股的马里亚纳盐湖项目也于2022年开工。此外,赣锋锂业还持有萨尔塔省的波苏埃洛斯-帕斯托斯格兰德斯(Pozuelos-Pastos Grandes)锂矿项目的股份,该项目目前正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2024年9月,赣锋锂业所在的江西省与萨尔塔省签署了深化合作意向书。
中国企业在阿根廷锂资源开发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西藏珠峰资源股份有限公司(Tibet Summit Resources)参与了萨尔塔省的阿里扎罗和迪亚布利洛盐滩(Arizaro and Diablillo salt flats)锂提炼项目,而在香港注册的维摩亚洲(Revotech Asia)则控股了迪亚布里洛(Diablillo)的天使盐项目(Sal de los Ángeles)。
在阿根廷西北部的卡塔马卡省,紫金矿业控股的正在推进其“锂三角”(Tres Quebradas)锂矿项目的开发。卡塔马卡省还在与紫金矿业商讨修缮圣弗朗西斯科山口(San Francisco Pass)的相关事宜,以便通过智利科金博(Coquimbo)出口锂矿提供便利。
此外,可再生能源也是中国企业的投资重点。2022年,卡塔马卡省省属卡塔马卡矿产与能源公司(Camyen)宣布,中国电建将为该省四座太阳能电站项目提供资金,该项目将由上海电建负责承建预计今年动工,总装机容量600兆瓦。
早在 2019年,中国的晶科能源(Jinko Solar)就在在阿根廷中西部的圣胡安省(San Juan)成功建成了伊格莱西亚-埃斯坦西亚瓜尼苏尔太阳能园区(Iglesia-Estancia Guañizuil solar park)。而中国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还拥有该省维拉德罗(Veladero)金银矿50%的股份。
未来挑战
在2016至2019年间担任阿根廷驻华大使的迭戈·盖拉尔(Diego Guelar)认为,各省在吸引中国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指出,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本地支持与见解,促进双边合作的顺利推进,但他也提到:“许多赴华的省级商贸代表团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盖拉尔表示,尽管各省掌握着自己的资源调配权和外交政策,而且中国总体上也有兴趣在阿根廷投资和开展贸易,但项目落地并非易事:“这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而且多数情况下,还需要阿根廷政府提供主权担保,这也涉及谈判协商。此外,还需了解中国的办事方法——即便是阿根廷的国家领导层在这方面也往往有所欠缺,更不用说地方省份了。”
斯泰拉·马里斯·胡斯特认为,从结构角度来看,阿根廷与中国在地方层面上的关系不对等正不断加深,而且是朝着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中国在区域互联互通、能源生产和货币互换协议等领域的投资,反过来却在阿根廷表现为贸易逆差、资源消耗型农业(extractive agriculture)、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困难以及金融依赖等问题。”
翻译: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