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

蚂蚁森林何以成功?

获得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的“蚂蚁森林”为什么能在中国获得成功,又是否具有可复制性?王晨撰文讨论。
<p>内蒙古库布齐的蚂蚁森林49号沙柳林。图片来源:Alamy</p>

内蒙古库布齐的蚂蚁森林49号沙柳林。图片来源:Alamy

被中国亿万网民喜爱的手机小程序支付宝蚂蚁森林(下文简称“蚂蚁森林”)在联合国接连获得环境荣誉。继9月19日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后,它又在一周之内因为“利用数字技术扩大气候行动规模”,获得2019年联合国全球气候行动奖

         

支付宝蚂蚁森林界面,图片来源:蚂蚁森林微博

蚂蚁森林火了

上线于2016年8月底的蚂蚁森林,将低碳行为记录进个人的“碳账户”,由蚂蚁金服与中国北京环境交易所 (CBEEX)合作研发的一套算法量化成为“绿色能量”。

算法依据的是步行或骑共享单车、线上办公、电子支付、免餐具的外卖订单等可被各种APP记录的个体行为,并或多或少带有减少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作用。支付宝将各个APP的数据接入,作为蚂蚁森林的计算依据。

支付宝账户中的虚拟树随着能量的积累而长大到一定程度,用户就能选择在现实中种一棵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地。程序根据梭梭树、柠条、樟子松等树木的种植难度与消耗计算出能量值,用户使用相应的能量值就可以种植,并获得象征着环保成就的电子证书。种树环节由蚂蚁森林出资,联合地方政府、专业机构和公司及当地农牧民进行种植与维护。

蚂蚁森林也有一定的社交游戏属性。用户的绿色能量被设置为会在产生72小时后消失。用户要及时点击“收集“能量,也可以帮好友收取即将消失的能量或“浇水”。对于用户来说,低碳生活从形而上的概念变成了真实存在的林木,而支付宝也随着蚂蚁森林受到大众喜爱获得了更多的用户活跃度及用户粘度。

蚂蚁森林一经上线便十分火爆,2017年1月用户数量就已经超过2亿,到了今年四月用户数量就已经突破5亿。越来越多的生活类服务也与蚂蚁森林实现数据对接,例如回收手机、绿色办公(无纸化办公或线上会议)、绿色包裹(在使用环保快递袋或无胶带纸箱的商家购物)、电子阅读等。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的《互联网平台背景下公众低碳生活方式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蚂蚁森林已经在中国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种植了1.22亿棵树,减少790万吨碳排放。

25岁的在读硕士赖小雪(化名)从2017年初就开始使用蚂蚁森林,至今已经获得12个环保证书。“刚好那段时间经常去爬山,走很多路,并积累了‘绿色能量’。而且我觉得以后在沙漠有一棵我种的树还蛮酷的,”赖小雪说。

从虚拟能量到真实森林

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与行动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层”。2017年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的调研报告发现,有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但只有27.5%的受访者愿意为自身产生的碳排放全价买单。调研项目负责人王彬彬认为,“应当用更加浅显易懂的方式引导(公众)产生实际行动,这个实际行动一定要是门槛非常低的,易于操作的。” 

与此同时,中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在2016年3月就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正式联合印发文件支持发展绿色金融,以及各类碳金融产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蚂蚁森林的诞生似乎水到渠成。蚂蚁森林工作人员王玲告诉中外对话,团队开始也没有想到这个绿色倡议会吸引到数以亿计的用户来参与。

“每个人都有做好事的善心,但囿于现实条件,比如在城市的白领即使心系自然环境,也可能没有时间去当地种一棵树。蚂蚁森林的模式汇集用户的生活点滴,让大家看到切实的改变,包括公众绿色低碳意识的提高和对当地环境的改善等,”王玲说。

用户满意度调查显示,超过 90% 的活跃用户是出于个人兴趣开立蚂蚁森林账户,而不是通过推广介绍。有超过 50% 的用户喜欢其推广环保的公益性质。 

为了用户更真实的体验感,蚂蚁森林除了在界面内提供种植区域的卫星图片外,还从2017年开始邀请用户去现场看树。迄今已经连续三年邀请用户参与春种活动。 支付宝庞大的用户量(已超过12亿)为蚂蚁森林提供了十分便利的用户基础,而蚂蚁森林的成功对支付宝也起到了“反哺”作用。用户在蚂蚁森林收集“能量”,进行网络社交和完成任务,进而增加了对支付宝的使用频率。蚂蚁森林上线半年后,支付宝2017年一季度末的日活跃用户就上涨了40%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邓国胜认为,企业因为践行社会责任获得更多用户青睐,甚至带来附加的商业价值,是一种既能达到公益环保目的,又能为企业提供公益动力的双赢的、可持续的方式。

不过,一些专家对于在缺水的沙漠进行人工造林的可持续性表达过担忧。还有人认为,恢复退化的森林才是更可持续的策略。事实上,在中国西北沙漠种植的树木(或大灌木丛),例如梭梭树(学名:Haloxylon ammodendron)对干旱天气的耐受性就很高,并且采用了新兴的技术来最大程度地减少灌溉需求。

蚂蚁森林能走多远?

蚂蚁森林的公众参与模式已经在其他国家落地。

近年森林覆盖率下降严重的菲律宾,在7月正式启动菲律宾版“蚂蚁森林”。其最大移动支付平台GCash在蚂蚁金服的技术支持下,联合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环保公益组织等,计划未来365天内在境内种下36.5万棵树。王玲透露,GCash forest目前已经积累了130万用户,在10月12日种下了第一批树。

不过邓国胜认为,这样的“技术+环保”的模式其实有一定局限性。首先在于受众类型,年轻人明显在蚂蚁森林中占有更大比重。在2017年披露的蚂蚁森林用户数据显示,28岁以下的用户占到蚂蚁森林总用户的60%,50岁以上的用户则不到20%。

“这样的模式参与的年轻人更多,他们也更容易掌握游戏规则。但年纪大一些的人,或者是一些农村地区的群众,参与度就不是那么高。”邓国胜说道。

此外,一些分析认为蚂蚁森林仅仅核算用户低碳行为而忽略其高碳行为的“碳账户“记录模式具有不合理性:”平时特别高碳的用户刻意通过一些低碳行为就可获得碳积分奖励,“ 而严肃的碳账户管理需要对个人碳排放总量进行核算和控制。 

邓国胜同时指出,运营此类科技产品还需要不停地推出新功能新版块,才能维持用户兴趣。王玲介绍,蚂蚁森林在不断进行更新,新玩法也在不断上线。今年世界环境日新上线的“公益林”功能,就利用明星、企业、高校或者社会机构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激励用户拿出自己 的一些能量为其公益林“浇水”,种下的树木不归于用户个人名下。截至 2019 年 8 月,蚂蚁森林公益林参与的用户人数已经超过 2000 万,累计浇水次数已经超过 9300 万次。

邓国胜表示,支付宝为蚂蚁森林投入的大量人力财力,一般的环保项目很难做到。因此,蚂蚁森林的可复制性,还有待商榷。“但蚂蚁森林的创新精神值得肯定,希望各界都发挥创新力量,探索出更多样的环保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