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变成了冒着白烟的煤电厂,圆形的地基上长出了高高的冷却塔……关注煤炭问题的民间智库CoalSwarm在卫星照片上发现,不少曾经被政府叫停的中国煤电厂工地已在过去一年里悄然复工。
按照CoalSwarm的计算,2018年上半年,在地球影像公司Planet Labs提供的卫星照片上能辨认出的中国新建和恢复建设的燃煤电厂装机规模总和达到了46700兆瓦(46.7GW)。这些正在和即将发电的电厂,将令中国煤电产能一下子增加约4%。
熟悉中国煤电行业的人都知道,从2016年后,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剩。难道情况已经变了吗?
煤电需求反弹
按照中国官方近日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以及近期政策的变动,中国近期的煤电需求的确在反弹。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7月3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同比增长3.1%左右,发电用煤大幅增长是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统计局数字显示,上半年中国用电量相比去年同期猛增9.4%。
与此同时,进入夏季,不少地区出现了短期用电负荷短缺的现象,山东、河南、湖南、湖北、浙江等地均有电力供需形势严峻的报道,其中山东省预计将有3000兆瓦(3GW)的供电缺口。
鉴于电力供需关系的变化,政策层面,中国也的确对煤电行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松绑。2018年5月,国家能源局允许此前被勒令停止煤电建设的陕西、湖北、江西、安徽恢复建设;还有四个省份的煤电建设也获得一定程度的解禁。
“工业用电需求的反弹似乎改变了政策制定者的态度,使他们对产能过剩更加宽容”,绿色和平能源分析师柳力(Lauri Myllyvirta)表示。
另外,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认为,一些已经建设差不多的煤电项目迟迟不能并网、没有收益,还要还贷款,这给企业和地方政府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电力企业和地方的游说也是政策放松的重要原因。
政策缺乏定力
柳力所说的政策制定者的态度指的是煤电行业过去两年的“主旋律”——去产能。
由于进入新世纪后基础设施建设等高耗能产业获得大发展,中国在2013年之前经历了一轮约12年的煤炭和电力消费快速增长期,这导致了全国各地煤电投资的急剧增长,最终造成煤电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面临财务风险。
煤电的疯狂扩张也加剧了空气污染和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紧张,从而令中央政府从经济和环境层面都不得不对煤电行业加以约束。
2016年4月,中国的最高经济规划部门发改委和最高能源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省严控煤电总量规模,接近一半的省(区)被要求暂缓开工建设煤电项目。2017年,能源局又一次性叫停超过100座建设中的煤电厂。
产能过剩遇上需求猛增
那么,今年电力需求的激增是否将会彻底扭转中国已经实行了两年的煤电去产能政策呢?
需要注意的是,煤电去产能政策仅仅暂时遏制了煤电行业过剩形势的继续恶化。中国的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刚刚从2016年的近50年最低谷略微回升,还远远没有回到健康的水平(每年约5500小时),甚至还没有回升到2015年的水平。换句话说,中国煤电依旧产能过剩。
另外,能源局官员李福龙也透露,由于煤价上涨,上半年中国煤电企业有一半都在亏损。整个煤电行业的营收情况的确比2017年要好,但还远不到乐观。
袁家海认为,为了几十小时的尖峰负荷增加煤电装机是最不经济的做法。如果能源政策制定者在思想上过于保守,会导致煤电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执行“定力不够”。
“我认为一旦工业反弹失去动力,政策将会重新关注产能过剩,”柳力表示。“但目前而言,对于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关注似乎被搁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