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中国在秘鲁电网中的角色引发讨论

秘鲁首都利马的配电系统被两家中国企业掌控,这引发了当地对外国投资、公平竞争和未来电价的讨论。
<p>在利马的圣胡安德米拉弗洛雷斯区(San Juan de Miraflores),工人们正在修理缠绕在一起的电线。自2024年6月起,秘鲁首都的电力配电业务由两家中国国有企业的子公司持有。图片来源:Jake Lyell / Alamy</p>

在利马的圣胡安德米拉弗洛雷斯区(San Juan de Miraflores),工人们正在修理缠绕在一起的电线。自2024年6月起,秘鲁首都的电力配电业务由两家中国国有企业的子公司持有。图片来源:Jake Lyell / Alamy

2024年6月,中国南方电网国际(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简称CSGI)完成了对意大利公用设施巨头国家电力公司(Enel)在秘鲁输配电业务的收购。早在交易完成前,利马社会各界就已开始关注中国国企在本地电力行业日益扩大的影响力。

这笔价值31亿美元的收购案,在秘鲁竞争监管机构历时10个月的审查后获得批准。CSGI通过子公司北利马电网公司(North Lima Power Grid),将其在利马配电市场的份额提高至54%。其余46%则由另一家中国国有电力企业——中国三峡集团(China Three Gorges Corporation)控制。

这一情况引发了不安,人们担心配电系统过度依赖外国资本,尤其是中国国企集中控股,可能带来不公平竞争的问题。秘鲁国家工业协会(National Society of Industries,简称SNI)多次表达忧虑,称此次收购“意味着利马配电市场已100%由中国政府掌控”。一些公民社会组织也声称,这种被部分观察人士视作“垄断”的格局,有可能会影响未来电价机制,导致电费上涨。

对话地球采访的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尽管现有监管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担忧,但仍需密切关注多个方面的进展。

利马配电市场的垄断担忧

秘鲁电力行业现有80多家发电企业、21家输电企业和23家配电企业。配电企业主要负责中低压电网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家分别是CSGI收购Enel后更名的Pluz Energía,以及中国三峡控股的Luz del Sur。这两家公司服务利马及周边省份,覆盖近300万用户,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

外国资本参与秘鲁配电市场并非新鲜事。2014年,Enel通过收购西班牙Endesa公司,接管了其自1994年起在秘鲁经营的资产。然而,当Enel宣布将配电业务出售给CSGI后,公众开始关注来自单一国家国企的影响力。

接受对话地球采访的专家表示,秘鲁法律禁止垄断,且外资准入受到了严格监管。 前能源与矿业部副部长、电力行业专家路易斯·埃斯皮诺萨(Luis Espinoza)解释说,尽管秘鲁现行法规在本国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并不设区别对待,但负责监管市场竞争的公共机构——秘鲁国家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局(Indecopi)仍“制定了一套必须接受监督的行为准则”。

秘鲁不能失去对电力系统的监管能力
法律、环境与自然资源组织(DAR)执行总监塞萨尔·甘博亚(César Gamboa)

2024年2月,Indecopi批准了CSGI的收购案,确认其符合反垄断法规,也遵循了中国政府关于对外投资的相关规范。根据授权条款,CSGI必须通过受监管的招标或其他公开、透明的竞争机制采购电力,不得优先选择关联企业(如Enel Distribución)的电源。Indecopi在回应对话地球的声明中表示:“若未设定这些条件,Enel为满足其监管用户的用电需求,可能会直接从关联发电企业购电,而这类合同的价格和条款并不一定具备最强的市场竞争力。”

SNI指出,电价上涨是此次收购最令人担忧的潜在后果之一。CSGI收购的配电网络服务范围覆盖了利马北部、卡亚俄、瓦乌拉、瓦拉尔、巴兰卡、奥永等省,共计约160万用户。

A man and woman shaking hands against a wall
2024年6月,秘鲁总统迪娜·博卢阿尔特(Dina Boluarte)访问中国期间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会面。图片来源:Presidencia Perú, Flickr, CC BY-NC-SA

埃斯皮诺萨解释说,在秘鲁,年用电量低于200千瓦的小型用电户占市场的三分之一。国家法律规定,他们只能从Pluz Energía或者Luz del Sur等配电企业购电,不能直接从发电公司购电,“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仍有监管机构”来监督电价。

目前秘鲁对配电企业的监管较为严格,短期内电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低。法律、环境与自然资源组织(Derecho, Ambiente y Recursos Naturales,简称DAR)执行总监塞萨尔·甘博亚(César Gamboa)告诉对话地球:“配电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现行法律规定,秘鲁不能失去对电力系统的监管能力。”

Indecopi要求,未来若有任何电价调整,必须经秘鲁电力公司监管机构——能源与矿业投资监督局进行评估和监管,其核心目的是保障发电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防范不合理的电价上涨。 此外,根据现有协议,Pluz Energía在2030年前不得调整任何可能导致电价上涨的配电结构,2030年之后是否调整将再进行评估。

尽管如此,多位专家提醒,目前的监管框架并不完美,未来监管机构的政策也可能发生变化,需持续关注配电市场集中化趋势,确保其始终接受有效监管。

中国在拉丁美洲电网中的角色

一些更为激进的批评者声称,中国国企掌控“电灯开关”会给秘鲁带来地缘政治风险。2023年,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的学者撰文指出,中国或许会利用其在电力市场的垄断地位,迫使秘鲁及其他电网中有中国深度参与的国家做出地缘政治上的妥协,这样的可能性“令人担忧”—— 尽管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中国海外电力投资的背后存在此意图。

相比之下,中国媒体将CSGI的收购视为绝佳的商业机会,强调南美(尤其是秘鲁与邻国智利)的电力基础设施市场潜力巨大。2021年,中国国家电网收购了智利最大的电力企业——智利通用电力公司,同样引发了关于中国政府影响企业海外经营的争议:当时有专家告诉对话地球,中国国企并非直接听命于中央政府,但在战略行业中,审慎评估外资参与的合理性仍具重要意义。

中国国家电网在巴西的电力行业也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自2010年进入巴西以来,已获得约20项业务许可,包括2024年成功中标该国史上规模最大的输电项目,计划投资36亿美元建设1500公里长的输电线路。

秘鲁的专家告诉对话地球,随着外资在电力行业地位日益突出,当务之急是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尤其在公众参与与信息透明方面。当前,秘鲁正处于国内政治不稳、国际地缘紧张与能源体制改革交织的背景之中,政府必须强化对能源系统的规范和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