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碳,不光我们人类,任何动植物以及地球上的其它生命体都无法生存。众所周知,这种元素对于生命至关重要,人类体重的约18%都是碳。而且,它还是有机化学(即对碳化合物的研究。自然和人工的碳化合物数量加在一起,超过所有其他化合物的总合)的基础。
如今,碳成为地球生命传奇下一篇章的中心。由于地球上的居民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这篇传奇尚未展开。
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结合就生成了二氧化碳(CO2),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无色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数量最大的温室气体)也并非全无益处,它是地球碳循环的一环,也是人类新陈代谢过程的一部分。我们呼出二氧化碳,植物、细菌和藻类则吸收它,因为它是光合作用复杂而关键的生化过程的一部分。但是,根据科学界的共识,人类活动产生过量的二氧化碳被排入地球大气,引起了空气和海洋温度升高。
“越来越多的观察,为全球变暖和气候系统的其它变化描绘出一幅全景……更有力的新证据说明,过去五十年中我们观察到的变暖大部分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1年说。在此后的六年里,这些证据更加确凿,同时气候变化的步伐更快,其政治影响也上升了。(IPCC正在编纂一份“严厉”的报告——“气候变化2007”,它将是一份“对目前气候变化认知情况最新的全面评估”。这是IPCC第四个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它将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三份工作小组报告中的核心发现整合在一起,将在11月中旬西班牙巴伦西亚的会议上通过。)
随着地球变暖,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限制或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最大的温室气体)。目前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政策层面上的经济和政治事务。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应该对温室气体水平做些什么呢?家庭采暖和制冷,电器使用,乘坐汽车、火车、船只——特别是飞机旅行,以及无数其它的常规消费行为,这些都会提高温室气体水平。那么,产品制造、能源生产、农业、采矿、伐木和其他工业活动又如何呢?即使水蒸气和奶牛的胃胀打嗝都会产生温室气体。
一些创造性的试验正在进行。比如,把钢铁微粒“种”到海里,希望由此刺激微小的浮游生物的繁盛。浮游生物可以把二氧化碳“拖出”大气,从而帮助降低温度。一些科学家预测,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沉入海底,通过这种方式去除的二氧化碳可以被隔离几个世纪。一个名为“浮游生物”的加利福尼亚生态恢复组织近来开始在太平洋对上述理论进行一次实验,为期两年。
但是,在目前全球变暖的应对方法中,最普遍的两种就是“碳补偿”和“碳贸易”。碳补偿就是用别处相当数量的二氧化碳“节约”来平衡(或者说转移)本处的排放,希望达到“碳中和”。许多个人、团体、企业和政府都投入其中。比如,英国政府计划为碳补偿产业制定一项自愿性的“最佳应用守则”,将于2007年底生效。
另一方面,在“碳贸易”的体系中,国家和特定工业部门的企业设立排放目标,超过自身目标就需要从其他人手中购买“配额”(即以吨为单位的碳排放权利或二氧化碳当量)。反过来,那些排放低于规定水平的单位可以把“多余”的配额卖给别人。一些碳排放企业的另一个选择是向国外的项目投资,这些项目的设计目的是“减少”预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至少理论上如此)。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一项修正案,其中包括了上述这些机制。该议定书将于2012年到期,之后怎么办,各国尚未达成协议。
尽管碳补偿和碳交易机制得到了广泛推广,但也面临着各种批评:公然拖延问题,而不是缓解;只是寻求良心上的安慰;把碳污染的公众和社会代价个人化;在一些项目中,剥夺普通老百姓的土地和水。
有许多商业公司向飞机乘客发放飞行排放计算器,鼓励他们反思一下自身空中旅行的影响,并做点什么,英国的碳足迹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比如,它指出,一个人从伦敦到上海的单程飞行(共9,200公里)将产生1.059吨二氧化碳。
根据碳足迹公司网站的计算,旅客有两种方式对这次飞行进行补偿:一是向东非大裂谷的植树项目偿付大约16美元;或者向该公司的清洁能源基金捐助18美元,以支持全球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碳足迹公司说,这些项目已经得到了它的“自愿碳标准”(VCS)的独立验证,这个标准为的是建立一个“可靠的”全球性标准。公司指出,它的标准说明建立在这些项目基础上的自愿减排是“切实、可以计量、附加以及永久性的”。
碳足迹公司的计算器用的是由英国政府提供的模版,或许因为这一点,一些飞行补偿活动的批评者认为,这种机制阻碍了人们改变行为方式。他们说,经常飞行的人会觉得,只要付给碳补偿项目相对很少的一点钱,他们就有权利不断翱翔蓝天了。另一些批评者对一些得到资助的项目的价值提出质疑,特别是那些与植树有关的。许多科学家认为,对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碳排放来说,树木没有太大效用,而且其吸收率也不确定。还有一些人说,新种的树木可能刚栽上不久就被砍伐或烧掉,我们无法保证,而这样会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
英国作家和环境活动家乔治·蒙比尔特对于碳补偿机制的批评尤其尖刻。他将其称为“我们最钟爱的对付全球变暖的手段之一”,说它是“付钱请别人来收拾我们弄的烂摊子”。蒙比尔特写道:“也许碳补偿交易最坏的影响就是让我们相信我们可以继续污染。只要我们付给一个植树公司一点钱,就可以买到解决办法,政府就可以继续修公路和机场,我们就可以继续飞到泰国去度假。你如何来量化满足感?你怎么知道交易所诱发的行为不会把它隔离的碳给抵消掉?换句话说,我觉得可以说一个骗局正在固定化……我们知道气候变化将会使许多人变得赤贫,而现在我们又知道它还会使一些人暴富,但是他们的生财之道和拯救地球却毫不相干。”
但是,碳补偿的供应者和许多环保NGO指出,在个人碳排放上有所作为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这些项目的存在至少能够让更多的人去思考他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另外,鉴于人们担心一些减排项目对降低碳水平没什么积极贡献,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其他环保组织的领导下,一项“黄金标准”已经建立起来,有助于减轻这种担心。
十多年来,英国的碳中和公司一直站在志愿活动的最前方。通过强制性管理可能达到的全球减排,与气候科学家们所估计的保护地球实际所需的减排量之间存在一个“巨大差距”。该公司认为,正是这个差距刺激了志愿活动的“快速增长”。
碳中和公司指出,尽管情况危急,但“处于管理机制下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到三分之一,即使达到了规定的减排目标,到2012年,全球排放也只会比1990年的基线减少不到3%。同时,管理机制之外的国家将会大大增加它们的排放。因此,绝对地说,全世界必须坚决实施一个有效的减排手段。”
英国环保组织——“气候关怀”被认为是世界上领袖性的碳补偿组织,该组织报告说它在过去十年中已经完成了1百万吨二氧化碳的减排,相当于“一年从路上减少30万辆车”。该组织的创建者迈克·梅森在2007年8月的一份声明中说:“如果我们急于应对气候变化,就必须迅速做到切实的减排,必须把自愿补偿作为每个人减排战略的核心部分。”梅森认为碳补偿是“抵抗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驳斥了那些对它的批评,他认为这些批评“有可能破坏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遏制这个极为重要的市场的快速发展”。
的确,也许在不太遥远的将来,这一天就会到来。到时候,在一个国家碳预算中,每人分配到一个“个人碳排放配额”。就像在欧盟排放交易方案(ETS,世界上最大的多国排放交易项目)下的大型二氧化碳排放者的做法一样,个人也有权利买卖排放许可。那些采取低碳生活方式的人可以出售他们不用的配额,而那些碳足迹较大的个人则可以购买额外的配额。
一些曾经被当作“空想”(不现实、不实际)的想法,现在在好几个地方受到重视。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委托英格兰布里斯托的可持续能源中心(CSE)进行一项个人碳交易的研究,该中心在2006年底作出了报告。研究的结论,用Defra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个人碳配额和交易机制“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通过比碳税收更公平的方式来实现减排。政府现在正在制定一个工作计划,这个计划将提供信息,帮助我们决定个人碳配额是否是一个现实可行的政策选择。”
英国皇家艺术、制造与商业促进会(RSA)通过其“限碳”项目,也在探索个人交易机制的工作方式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为了把排放事务掌握在自己手中,英国已经涌现出大约20个“碳配给行动团体”(CRAGs),并形成了一个网络。另外,在美国也出现了几个。
尽管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规章,但他们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减小自身以及社区的碳足迹。
然而,正如气候学家及环保倡导者所指出的,应该将减少碳排放放在首位,抵消已存在的碳排放是其次。说服大众自愿简化生活方式,劝说各企业真正把地球环境放于利益之上是我们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玛丽安·博德是中外对话副主编。
首页图片Damien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