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华是气候组织大中国区总监,负责领导整个地区的运营及战略发展工作。她曾任职安社(ENSR)国际集团中国区业务的执行总监,与多家跨国公司合作,帮助他们在中国发展业务并适应中国的法律法规。
吴昌华还在华盛顿的世界资源研究所领导一个中国研究项目。她为多家跨国机构提供咨询,包括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她同时是世界报业协会、天普大学法学院中美环境法规与政策圆桌会议的一员。吴昌华拥有中国社科院颁发的法律学位及马里兰大学的环境政策学学位。
中外对话:气候组织去年和今年发布了两次《中国清洁革命》的报告,描述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光明前景。也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目前有很多问题,未来也困难重重。您如何看待这两种悲观和乐观的观点?
吴昌华:我还是觉得前景是好的。低碳发展是一个大的国际趋势,中国的决策道路没有选错。即使在这一年当中,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经济危机,中国低碳发展的决策方向还是没有变。你不得不承认中国决策者的明智。
最近在中国新能源发展中,出现了重复投资等泡沫问题,社会各界的争议很多。但我们要透过这些问题向下看,到底是为什么?比如太阳能电池技术,中美都觉得很重要,但美国的政府投资,最终就几家电池公司拿到了这些钱,因为很清楚真正引领技术的公司就那么几个。但在中国,这些投资的发放就是天女散花。因为中国本身的地方保护主义,各地都来争这个投资,最后就平衡,就每个地方都撒点钱,投资方向也都雷同而且趋向低端技术。无序的投资造成巨大的浪费,也让投资者觉得非常困惑。这个需要政府去理顺关系,而不是去急刹车。
事实上,我们团队在调研中也发现中国企业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困难真是太多了。但我们的结论是,国际国内整体的发展方向没有变,现实问题越多越大,它蕴含的发展机遇也越多越大。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也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为决策者和其它相关方做了提醒:即使在大的方向上站在世界前沿,如果不解决好国内存在的很多现实问题,中国的低碳发展步伐也是走不快的,很难引领世界。这个提醒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能警觉过度。
因为中国特定的国情,各方面的基础没那么好,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是我们不得不经历的摸索过程。有时候必须撞一下墙才能醒过来,在慢慢撞墙的过程中大家也就越来越明白。
中外对话:在气候组织今年开展的低碳城市项目过程中,地方政府、企业各层面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态度如何?
吴昌华:我们的低碳城市是选择在中国六个城市(包括香港)做一些示范项目,解决当地一些实际的问题。贵阳的节能灯项目(LED)正在进行中,八月份布莱尔和李连杰去看的时候已经很成规模。还有几个城市的电动汽车项目(EV)和绿色建筑项目正在筹备中。
从地方政府到企业,对建设低碳城市的积极态度让我们觉得非常振奋。他们节能减排的意识都有了,也推出了很多强有力的举措。但有时他们这个低碳环保的发展意识有点过激。有些城市觉得新能源这个发展方向非常好,不管自己是否有研发能力,是否有核心技术,就很盲目地给予财政支持。一个节能灯公司莫名其妙地被当地政府请去做八条街的节能灯工程,甚至不需要采集数据,也不审核质量,装起来就放在那里没人管了。再例如万通地产(Beijing Vantone Real Estate Co., Ltd.)的冯仑,脑子非常“绿”,把国外的很多绿色建筑技术原版照搬都用在自己的产品上,弄得非常复杂,住户根本不知道怎么用。
不管怎样,他们意识到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就是一个进步,很快他们就会吸取教训去分析市场,完善细节。最近上海在做新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已经意识到要集中力量发展自己有优势的领域,非常强调自主创新。
中外对话: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行动有哪些不同?
吴昌华:没有绝对的类型划分,但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在国有企业中,规模比较大的基本都已经走向国际,对碳排放问题的认识比较靠前。虽然中国现在还没有承诺绝对减排量,但这些企业内部已经在做相应的各种准备,只是在国内没有声张。
这几年民营企业中也开始涌现越来越多有低碳意识的企业家。他们对国际国内整体的政策环境未必了解得很透彻,但已经在考虑自己的低碳发展战略。其中有些就是做低碳生意的企业,如远大空调,无锡尚德和金风科技,他们会很积极的去推动国家的低碳发展策略,去跟国家要政策支持。一些房地产企业如万科(China Vanke Co., Ltd.)和万通,也都在推动绿色建筑,但中国相应的政策标准还不到位。
还有很多外向型出口企业,因为欧美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被迫在向低碳转型,坏事变成了好事。当然也有很多企业担负不起这个绿色成本,倒掉了,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另外像沃尔玛这种大的采购商,也开始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供应链上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但整个供应链系统还很难理顺。地方政府要解决就业和应对GDP的压力,有时会放松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比较糟糕的是,一些大的跨国企业也利用中国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在低碳环保发展中的表现差强人意,很多都实行双重标准 。
中国企业的低碳发展,整体发展趋势是非常好的,但我们要明白自己的局限是什么。
中外对话:您对哥本哈根会议结果有什么样的预期,对中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吴昌华:不太可能有奇迹发生。奥巴马政府现在很危险,已经没有多少政治资本了,不太可能冒险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给出实质性的承诺。
我个人的愿望,再加上实际的可能性,我觉得还是能达成一个协议。这个协议里面应该包含几个机制,尤其是资金机制,这是最关键的。技术转让很难讲,希望能有一些切实的操作机制出来。适应基金上,发达国家必须要给出一个定量的承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作为已经远远超出了国际社会的期望,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和会议之中都可以比较放松,只要把自己的成就向世界讲清楚就可以了。
中国真正的压力是在哥本哈根之后如何做。不管公约会议达成什么样的协议,我们还是要回到中国,一个地区一企业地去解决现实当中的很多问题,摸索出一条低碳发展的中国道路。
首页图片来自 World Economic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