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集团在福建泄漏的240万吨有毒废水污染了当地的河流,毒死的鱼多达2000吨。消息最初被曝光后,该公司被迫关闭了在上杭的铜冶炼厂。而投资者们对此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要紧吗?但这个问题并非是在问污染是否严重,而是问是否会损害到紫金矿业,损害到这个中国最大黄金生产者积累声望、扩张经营的能力,或者损害它的竞争地位。就在消息曝光后第二天的7月13日,业已受创的紫金矿业股价又陡降12%。但是最开始的股价下降不过是一个势头上的快速变化而已,和大多数的金属企业一样,紫金矿业的股票和股权价格的周期涨落,总是反映多种多样的因素,不仅仅是环境。
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情况就变得明朗了。中国政府打算把紫金矿业当作一个典型来抓,显示政府对于商品生产企业新环境标准的严肃态度。这一标准是去年颁布的,作为对铅、锌、锰等金属加工厂在云南、河南、陕西和湖南等省造成千万儿童中毒的回应。
* 7月14日,三名紫金矿业的高管(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厂长林文贤、副厂长刘王勇、厂环保车间主任刘生源)被刑拘,上杭县县长邱河清和县环保局局长陈军安被撤职。
* 7月15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福建省政府表示将对当地政府官员和紫金矿业的管理人员采取法律行动。该公司面临着高达5亿元(7400万美元)的污染罚款。
* 7月15日,由于7月3日发生的泄漏在拖延9天后才被公开,中国证监会(CSRC)对紫金矿业展开调查。
* 7月16日,紫金矿业宣布打算追加1亿元(1500万美元)用于在铜矿附近修建水厂,此前作为事故发生后企业重建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宣布将投入2亿元(3000万美元)用于环境和防护措施。
* 7月20日,广东环保厅向福建环保厅发去紧急通知,上杭铜厂的有毒泄漏已经到达广东境内的汀江下游。
对于投资者来说的教训之一就是信息公开的重要性。紫金矿业由于拖延泄漏事故消息的公开而受到证监会的调查,为此一些投资者抱怨说紫金矿业的股票“跳水”让他们遭受了经济损失。九天的拖延给紫金矿业带来了严重的制裁,但更大的问题在于环境风险应该被置于主流投资决策之中。
在紫金矿业个案中,如果投资者知道眼睛往哪里看,指标其实多得是。2005年以来,每年它都因为环境违规而被点名。今年3月,亚洲水资源项目发表了一份经过中国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IPE)和思汇政策研究所授权的报告,将紫金矿业列为175家在大陆有环境违规记录的香港上市公司之一。报告中揭露,2005年以来,紫金矿业集团在河北、新疆和贵州等地发生了一系列环境违规和污染事故。
中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EIDM)于2008年5月颁布,要求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以及超过地方政府规定排放总量的企业,都必须在30天内通过媒体公布信息。但正如报告中指出的,自从《办法》颁布以来,紫金矿业并没有公开环境违规的相关信息。如果当初该公司能够更加认真地履行义务,遵守信息公布的标准,可以确定地说这次的环境事故可以更快摆平,投资者们也就不必有如今的患得患失,考虑这次信誉的破产及其是否会影响紫金公司为继续发展争取必要政府支持的能力。
在关于污染事故的第一篇新闻发布的两周后,紫金矿业的股价开始恢复。(参见下图)布鲁姆博格曲线显示了紫金股价的最低点在7月16日到20日之间,也就是媒体报道最热闹的时候。随着投资者现在开始相信所有的坏消息已经被去除,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公司将展示其克服问题的能力,股价也就自然反弹。有趣的是,公司所谓改善管理的承诺似乎让投资者们大受鼓舞。
横向:时间; 纵向:股价
来源:https://www.bloomberg.com/apps/quote?ticker=2899:HK
负责任的投资者经常把类似的事件看作投资界对可持续问题日益关注日益增强的一种验证。更有趣的是(尽管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如果政府加强管理,投资者和企业都会迅速做出反应。在紫金矿业的个案中,由于当地政府与该公司的密切关系,中央政府必须介入才行。根据新华社的消息,紫金公司的高管中大部分都是前政府官员。对于这样一家2009年占据上杭县总收入60%的公司来说,这实在是很普通。
那么有毒废水泄漏事件“要紧”吗?换句话说,这会损害紫金矿业吸引资本、获取政府批准扩大经营的能力吗?7月28日,上杭县政府下令紫金公司减产一吨黄金。这要紧吗?我们来算一算。减产一吨黄金相当于2.54亿元(3700万美元),但与该公司2009年高达 50.2亿元(7.41亿美元)的利润相比,你就知道这根本不算什么了。
说到底,真正要紧的是长期的定位,而非短期的股价变化。紫金矿业承诺不仅要清除上杭的污染,还要对全国各地的工厂进行全面整理,这或许有助于他们避免痛苦的长期政府制裁。但投资者和市民社会应该对这个承诺进行深入考察,而不应该只满足于其字面意义。对投资者来说,环境绩效相关数据的公开是至关重要的,而对其的利用则更加关键。7月23日,11个中国大陆环境NGO写信给香港和上海证交所,呼吁上文提到有违规记录的175家公司加强信息公开。
更好的公开将有助于投资者认清风险,甚至还可以提高中国矿业部门的环境绩效标准。
艾娜·波松,亚洲水资源项目负责人。
首页图片来自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