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不丹旅游业能否走上新道路?

对发展旅游经济一直持谨慎态度的不丹王国试图走出一条既能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又不会破坏其自然环境的新道路。扎西多吉报道。
中文

2011年,不丹的重山叠翠共接待了3400名徒步旅行者。每当夜晚来临,这些人舒舒服服地燃起篝火抵御喜马拉雅山刺骨严寒的时候,恐怕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他们已经触犯了当地的法律。

不丹法律规定,徒步者点篝火是违法行为。可是,多数旅游者对这一规定却一无所知。每到晚上,他们都会欢歌笑语地围坐在劈啪作响的篝火边打发时光。这条18年前颁布的法律规定,高山地带本就不多的木柴只得用于“当地人做饭、冬季取暖等生活用途”。

不丹对旅游业有很多诸如此类的限制。例如,法律规定,无论何时,只要是与游客在一起,导游就必须身着民族服装。欺骗、误导游客,与游客发生情感纠葛等行为也是违法的。

此外,法律还规定徒步旅行者必须在指定的13条线路内做出选择,而且还对一些热点徒步线路的游客数量进行了限制,并且规定除了指定的营地外,不允许在其他地方安营扎寨。

尽管一些旅游公司对此有所抱怨,但是,一直以来政府却认为,严格的限制措施对于控制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关系到社会各部门的利益。然而,近期,这一方针却似乎有所松动。不丹当局已经出台计划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他们还计划在控制旅游业负面效应的同时,扩大游客数量。

不丹是世界知名旅游胜地。但是,来这里旅游的花费却相当高昂。包括食宿、交通、导游在内,每天的开销在200美元到250美元之间。

对于向游客提供的食品,政府也有规定:只能向游客提供欧式西餐, 还规定了早中晚三餐每餐必须供应的食品项目的最低数量。每餐至少有七种不同种类的食物。晚间的茶饮或咖啡可配以饼干、三明治和点心、糕点等。

不丹有资格接待游客的宾馆和度假村只有128家,一共能够提供 5572个床位。然而,10%左右的游客是徒步爱好者,他们并不需要舒适的宾馆。因此,不丹能够接纳的游客数量实际上要更多。

2011年,不丹的游客人数达到64000人次左右,比上一年的40800增加了56%,创下了历史新高。1974年,不丹首次敞开国门,当年共接待了287名游客。到2008年不丹从君主制国家成功转型为议会民主制国家之前,年游客量达到三万人。政府在对待旅游业发展问题上的谨慎态度是导致游客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自从1974年旅游业放开以来,增加游客数量从来都不是我们最先考虑的问题。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使旅游业可持续的增长,”不丹旅游局发言人当却仁增说。

政府在开放旅游业后成立了该国唯一的旅行社—— 不丹旅行社,承担境内一切旅游相关服务。当时,不丹的私营部门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旅游业无法吸引大量的企业进入。到1991年,该国旅行社的数量也只有33家。

1999年情况发生了变化。政府放开了对旅行社的许可管理。这一措施大大地推动了该行业的发展。同年,不丹取消了对电视、互联网的禁令,成为世界上最后一批引入电视的国家之一。

此后,政府逐渐采取了“走价不走量”的发展策略。当却仁增解释说,这一策略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那些“具有责任感的游客”。他认为,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限制游客数量,而是为了尊重本国在环境、文化、安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经济承载能力。记录显示,不丹旅游者当中绝大部分都是60岁以上、有着良好教育素养的游客,而且都是第一次来。

可持续发展是不丹旅游政策的核心。当却仁增认为,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决不能超过经济和人民的承受能力。不丹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是在对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的模式和不丹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进行仔细研究后制定出来的。“我们希望在不影响高原地区游牧人口生活方式的情况下发展旅游业。这样,他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旅游业带来的好处,”当却仁增说。

环境保护在不丹的旅游政策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是奠定该国发展理念——“国民幸福指数”(GNH)的四大基石之一。不丹宪法规定,该国的森林覆盖率永远不得低于60%。将森林覆盖率以宪法形式确立下来,这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如此,政府还承诺将永远坚持碳中和的方针。

正是因为这样,今天不丹的旅游业才会以生态为重。令不丹引以为傲的是,该国境内生活着165多种动物、770多种鸟类。此外, 喜马拉雅东部地区60%的特有物种以及300多种药用植物都生长在这里。因此,很多旅游项目都以该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卖点,如观赏黑颈鹤、羚牛、白腹鹭等濒危物种的寻踪之旅。

但政府对生态旅游的限制也不少。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不丹明令禁止登山运动。即便是今天,游客也只能走到山脚下的宿营地为止。虽然极限运动爱好者或许会对这项禁令心怀不满,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不丹有着世界上最高的未被攀登过的山峰——7570公尺的干卡本森峰。为什么会有这项规定呢?当却仁增的解释是,不丹人民对于高山素来怀有无比的崇敬,因此,这项规定的背后有着深厚的环境和信仰方面的原因。

不丹当局对旅游业的这种审慎的发展策略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牺牲了大量本来唾手可得的旅游收入。

虽然水利能源给不丹带来了不少收益,但是,水电行业不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而旅游业虽然受到种种限制,但是因为能够直接增加就业。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旅游业都是这个国家的第二大产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甚至超过了水电行业。当地农户、出租车司机、航空公司、旅行社、工艺品和纪念品商店、旅店老板等等都从中获益不少。

到去年为止,不丹国内旅行社的数量已经达741家,提供就业岗位8800多个。而这个70多万人口的国家里,因旅游业的发展而间接受益的人则更多。2011年,旅游业收入达4768万美元(3.03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历史新高,而其中1489万美元(9476万元人民币)归政府所有。从这点上而言,政府将旅游业看作是该国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从经济和就业层面考虑,政府希望到2013年游客数量至少达到每年10万。政府相信该国已经做好扩大游客数量的充分准备,还放开了该领域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不仅如此,政府还从2011年和2012年的预算中拨款100万美元(640万元人民币)用于旅游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然而,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依然面临着三大挑战。其一,不丹的旅游资源具有季节性。春秋两季是旅游旺季, 冬夏则是淡季。政府一直试图将本国打造成一个全年旅游胜地,但收效甚微。

其二,不丹各地旅游资源分布不均。旅游热点地区大多集中于西部地区,而另外一些地区却鲜有人光顾。政府目前正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期能够将各个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游客分散得更广 。

其三,不丹皇家航空公司作为不丹仅有的一条国际航空公司运力非常有限。旅游旺季时一票难求,夏冬两季却乘客寥寥。酒店也是如此,旺季时房间非常难订,而季风季和冬季却有大量空房。因此,如何摊平全年游客数量对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种种挑战,不丹政府依然信心满满,坚信能够在发展旅游、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将旅游业对社会、环境的压力降低到最小程度。如果真能如此的话,或许也可以使其他喜马拉雅王国为之一振,更多地关注旅游业的发展。

扎西多吉 驻廷布记者

翻译:东峻

图片来源:jmhul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