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中美环境在线讨论: 专家简介

11月20和21日,参加“中美关系及其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影响”在线讨论的专家简介。
中文

第一场(1120, 周二,北京时间21-22点)

领导力与气候变化

马丁邦泽尔,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

马丁•邦泽尔是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哲学系的一名教授。他是罗格斯气候与社会倡议机构的创立董事,并于2007至2011年任主任。邦泽尔曾在《科学》以及《气候变化和社会科学哲学》等期刊上发表过文章,涉及到地球工程的论理,大多数的悲剧等话题。最近,他正在写一本新书,讨论气候变化,论理以及哲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请访问他的个人网站:https://www.bunzl.org/

王韬,清华
卡内基

王韬是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 能源和气候项目的常驻学者。他的研究项目把卡内基北京项目和华盛顿,莫斯科,贝鲁特和布鲁塞尔的各中心联系在一起,关注中国的气候和能源政策,特别是国际气候谈判,煤炭和运输。在加入卡内基之前,王韬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 的一名项目经理,在气候与能源问题上进行情景分析,能源政策以及气候变化适应。2006至2009年,他是英国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以及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系的核心研究者。

潘若思, 自由撰稿人

潘若思,纽约作家、语言学家。他关于中国、劳动以及语言的文章曾发表于《纽约时报》《卫报》《华盛顿邮报》等多家报刊。他的新书《实习生之国:如何在美丽新经济中分文不赚并所学甚少》于2011年出版发行。  

季琳, 全球环境研究所

季琳,全球环境研究所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官员。她在全球环境研究所的研究项目包括中美就二轨对话中的气候变化政策、中国省级低碳计划以及中国海外投资的环境影响。季琳毕业于华盛顿美国大学国际服务学院,获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发展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场:11月21,周三,北京时间21-22 
清洁能源政策与中美合作

保罗·约菲,世界资源研究所

保罗·约菲是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高级外交政策顾问,主要负责为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国际气候政策和相关能源法律的信息。例如,为WRI的中国气候和能源信息项目提供政略咨询和分析,研究未来气候变化谈判和气候正义对话的策略。

李硕,绿色和平组织中国

李硕是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的主任。他致力于中国能源政策的研究,特别关注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李硕关注中国气候变化立法的发展,以及能源目标的实施进程和能源峰值的讨论。在国际层面上,李硕一直跟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近况。他曾在南京大学学习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律,并在美利坚大学(华盛顿)研习环境政策。同时,他也是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中美研究中心的毕业生。

徐安琪,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

徐安琪,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研究学院博士生,2012年环境绩效指标项目负责人 。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环保的政策,管理和实效评估。在进入耶鲁大学前,她曾在华盛顿一家非营利环保智库工作,帮助在发展中国家初步建立起温室气体报告体系以及在中国实施温室气体排放协议计划。

杨富强,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项目气候与能源高级顾问

杨富强博士是气候变化和能源方面的专家。他研究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三十余年了。2008至2010年,杨博士曾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解决方案项目的主任,并于2000至2008年担任美国能源基金组织的副主席和北京办公室首席代表。美国能源基金会的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中国公共政策的提高,特别在于通过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实现有成本效益的碳减排。杨富强曾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中国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上进行合作。 

文佳筠,美国全球化国际论坛

文佳筠,任职于国际全球化论坛(IFG)的中国学者,曾就读于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她关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教育的部分论文在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得以展示。她关注兴趣环境,教育和妇女问题。她同时还担任中国乡村教育促进会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