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新一代的权力核心。
七名政治局常委中,除了刘云山的分管领域以意识形态为主,其他六人都曾经主政一方。习近平、李克强已经在多年前结束地方大员的任期,张德江也从2008年开始在国务院任职,直至2012年薄熙来案发后就任重庆市委书记。另外三人到目前为止都还是封疆大吏。回顾他们各自主政地区最重要的“绿色”业绩,或可对未来五年中国的低碳决策,有更多期待。
俞正声主政上海期间,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除了中国馆和主题馆等场馆实现了“光伏建筑一体化”、大量应用回收材料制作公共坐椅等设施之外,各种低碳的方法和技术都获得尝试,比如气力输送垃圾,以及借中国古代园林的精髓,利用自然风组建风道,减少空调的使用。
王岐山曾经担任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党组副书记,“绿色奥运”的口号尽人皆知。此外,北京推进“煤改气”多年,天然气供应一直是关键难题,尽管京陕线工程一直在推进,王岐山还是在2004年冬经历了天然气供应瓶颈带来的冬季“供暖荒”考验。当时他说:“我们从去年8月份就提出今冬明春的供暖问题,但结果还是出了问题。‘魔鬼就在细节中’。我们控制了城里煤改气的力度,但忽略了郊区以及新竣工建筑的用气量。”在完成四条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之后,2012年,北京市对最后四座还在运行的燃煤电厂提出了关闭时限。
张高丽所主政的天津,是泰达低碳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所在地,催生了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早已是中国探索低碳工业园区的前沿。
这三个地区,不但集中了上述低碳实践,还全部在2011年获批进入中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在主政这些地区期间完成了低碳意识强化和实践历练的官员们,今天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权力层,令人对未来中国整体决策的低碳程度,抱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