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中国“低调的”北极梦

斯德歌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报告显示,在北极地区,中国热衷的是航道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非领土主权。
中文

中国近些年对北极的兴趣渐趋浓厚:制造极地破冰船,寻求北极理事会席位,访问北欧国家,比如今年六月份胡锦涛主席对丹麦的国事访问等。 

然而,斯特格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最新研究表明,中国对北极主张权利的自信姿态被过分夸大了。

北极地区夏季融冰范围的扩大,不但引起了环境学家的关注,更引起了矿业和航运业的兴趣。

除了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无冰的北极还将打通西北航道,极大地缩短美国和欧亚之间的航运距离。 

SIPRI指出,中国在这个区域没有主权,其主要利益在于通过较短航线保证食品和资源安全;此外还有一个次要目标,即中国希望被视作大国。 

该报告声称:“中国政府官员强调全球将受到融冰的影响,而并非仅仅是区域性的。这一点值得注意。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反对北极区域国家独自处理北极事务,声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非北极地区的国家也受到北极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国的分析人士现在把中国称为‘近北极国家’和‘北极利益相关者’。” 

报告提及,相对于南极洲,北极对于中国政府的重要性相当有限,中国从极地获取的资源仅有五分之一来自北极。 

报告还指出,中国近些年来与挪威的关系不够稳定。挪威是北极理事会成员,其在深海与寒冷气候下的钻探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如果北极是中国的优先目标,中国就不会在这两年多实施对挪威的惩罚措施了。 

过去几年,媒体头条争相报道中国企业大亨黄怒波购买冰岛土地的一路坎坷时,中国政府的主要目标仍然是航行通道,而不是土地。 

“从短期来看,中国的重点将放在确保中国货船的北极航线通过权,原因很简单,就是融冰的状况很快就会使常规船只通行成为可能,这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的周期短得多。这意味着在决定诸如海洋和救援需要、环境标准和破冰船服务费问题时,中国会坚决强调非北极国家的权利。

该报道期望中国能与北极地区如加拿大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展开合作,对联合开发项目大规模投资,而不是试图获取土地和实施外交对峙。

 

翻译:田野   校对:石泽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