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中国企业如何“绿”化?

2005年,中国企业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只有9份,2011年已达898份。中国企业节能减排与“绿”化的压力与动力来自哪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第三方认证机构SGS中国国际认证部北方区总监辛斌和高级项目经理常建松,接受了中外对话的采访。
中文

中外对话:中国企业对绿色发展进程的关注,经过了怎样的历程?

辛斌:最早开始与这方面要求接轨的中国企业,是外向型加工的制造业企业。

它们向国际品牌供货,所以直接感受到来自国际品牌的压力和要求。大约20年前,这些要求主要集中于产品质量本身,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集中于职业安全健康、劳工待遇、社区关系、环境政策等,之后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和社会的评价标准和指南。

对碳的关注,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三、五年之前,很多国际品牌已经在国际贸易中提及低碳方面的要求。中国企业大多认为这个标准离自己很远,但是很快,相关的要求都开始体现在买家的采购标准中。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低碳的讨论比较热。经济危机以后,经济大势下行,很多企业着重解决经济上的压力,在低碳方面的推动力度目前有所减缓。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方面的压力加大了。

2011年,发改委制定了《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各地的能耗大户也与当地政府签署了节能责任书,以确保到“十二五”末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16%的目标。

我们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来自中国政府的节能减排紧箍咒,对于提升企业动力有明显作用。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明白:低碳的走向是不可回避的。2005年,中国企业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只有9份,2011年已达898份。2009年初,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三年内向社会公众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央企数量,从2006年的5家上升到了2011年底的76家,占中央企业总数的65%。

中外对话:现在哪方面的相关业务增长最明显?

辛斌:我们明显感觉到:企业的碳核算和碳管理需求正在不断增加,相关业务领域已经延伸到包括CDM、ISO 14064、PAS 2050核证、碳足迹、WWF LOOP和WWF LCMP等。2011年开始由房地产公司和乳品企业依据ISO14064进行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查工作。以后碳足迹、水足迹、信息公开等业务会更具体,来自企业或投资者或采购者的需求会更细更专业,这是必然的趋势。

中外对话:中国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在哪里?

辛斌:动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来自国际供应链加强能力建设的需要,二是来自国家政策的要求。

20年前,推动中国企业绿色转型的主要是前一种动力。从“十二五”计划以来,后一种动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被列入中国节能减排“万家企业”的,其耗能占到总耗能的60%左右。在政府的要求下,国字头的企业没有选择,必须去做。对有些行业来说,问题甚至已经不是减不减排,比如电力行业。中国新成立的电厂,已经把国际最先进的技术都用上了,从技术上节能减排空间非常小,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这又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全方位地提升效率。

如果中国接下来实施碳税、强制碳盘查等措施,将会对中小企业形成很大的促动。

中外对话:对中国企业来说,要有更加低碳、更可持续的管理和生产运营,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常建松:首先是意识。中国许多企业对碳盘查还很陌生,对碳核算和碳管理还缺乏明确认识,开展碳核算的目的还停留在企业宣传上,而非发现节能减碳环节、采取措施,最终实现有效的碳管理。

其次是数据缺乏。在我们进行的碳盘查项目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缺乏详细全面的碳排放数据。当我们问一个企业用了多少电,他们可以告诉你电表上的读数,但每一个工艺环节用了多少电、哪里耗能最多,是没有记录的。最后恐怕很难落实到单位产品的能耗。非可量化、无以管理,如果企业连碳排放数据还没有开始搜集,碳排放削减就无从谈起,更无法有效应对中央政府提出的碳强度削减17%的目标。

另外,也缺乏公认的方法学。目前有面向企业/组织的温室气体盘查方法,包括ISO14064:2006《温室气体计算与验证》、GHG Protocol 《温室气体协议:核算和报告准则》等,也有面向产品/服务的温室气体盘查方法,包括PAS 2050:2008 -《商品和服务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等,还有像《产品生命周期核算与报告标准》、《公司价值链核算与报告标准》等,有些行业或工艺过程没有公认的方法学,因此计算结果无法得到普遍认可。

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建立行业平均数据,方便企业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对比。靠行业自行协调是不太可能的,必须要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去完善这样的基础。

中外对话:中国企业如何面对更加绿化的市场环境?

辛斌:当企业处在产业链低端时,面对的环境问题和经济社会问题都比较多。今天中国企业大部分还是处于制造业低端,在高效率、高附加值的竞争中没有竞争力。企业以后面临的竞争标准压力会越来越多,像以前那样、单纯靠数量的扩张,其实是成本优势的过度利用,对企业长期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同时,中国也受到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挑战。很多新兴经济体正在新建的工厂,用的设备和工艺都是最领先的。欧美国家的有些新技术不向中国出口,却流向了这些国家。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成本优势,也在逐渐消失。

所以,中国企业除了提高自身效率,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