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两桶油”环保失责受诟病

8月底,中石油和中石化被中国环保部实行力度空前的“区域限批”,石油央企需要重新直面其环境责任。
中文

8月29日,因为中石油、中石化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未达标,环保部决定暂停审批除油品升级和节能减排项目之外的新、改、扩建炼化项目环评。

这是环保部首次对两桶油实行“区域限批”,力度空前,直指其环境问题是“全局性、系统性的问题”。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评价:“这次限批,我想应该能触动到他们的灵魂。”

高压之下,两桶油有所反应。中石化抢在8月通报之前高调宣布启动历时三年、耗资为280亿元的“碧水蓝天”计划,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一次性投入最密集、涉及范围最大的环保专项治理行动。

中石油也决意拿出七十多个亿整改,“他们跑到环保部来沟通,问设施如何摆布才符合环保部的要求。”环保部的一位官员说。

数字失真

环保部此次披露:“中石油共有115台燃煤锅炉,其中1/3(38台)未安装脱硫设施,没有一台安装脱硝设施;中石化共有174台燃煤锅炉,约40%(69台)未安装脱硫设施,仅有4台安装脱硝设施……”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脱硫脱硝是最基本的要求,很多小企业都要做到,在经历好几轮环保检查后几乎难以想象。”

2006年前后,中石油和中石化均主动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央企中属于先行者。其中环境责任部分均是重要章节,主要措辞无外是高度关注环境安全,顺利完成减排指标之类的介绍,鲜有负面案例或问题披露。

即便是2011年、2012年——环保部指认的未达标年份里,中石油公司的报告显示四项主要污染物均同比下降明显。只有中石化在2012年的报告中承认氮氧化物排放不降反升。

减排数字成了糊涂账。以2012年的化学需氧量为例,环保部核查的数据是中石油同比下降0.08%,而在中石油报告里则是1.2%,二者相差15倍之巨。

记者查阅了前三年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数字,发现绝大部分企业公开的数字要远远优于环保部的核查数字,二者相差动辄数倍乃至十数倍。

环保部一要求匿名的官员说,过去两桶油的减排,都是自娱自乐式,“重点监控央企从5家变8家后,这些企业被纳入正式、严格的减排考核指标中,问题才真正暴露。”

系统封闭

与大气污染防治息息相关的油品标准问题,很有代表性。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说,中国的油品标准早已落后多年。按道理,作为国企,社会责任应该放在首位。但令人遗憾的是,“新的柴油车油品标准,两次被迫推迟,他们就是很大的因素。”

中国环科院车用油品排放实验室主任岳欣则说,油品标准决策过程中,两桶油“有绝对发言权”。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确定了标准,往往要问两大公司是否能供应。“往往是供不了一句话,就可以推翻原来草拟的标准。”两桶油对外说,最大困难来自巨额成本的压力。

实际上,“从设定标准,到环境评价,到规划建设,到生产管理,几乎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刚在8月份向环保部举报中石油下属新疆分公司7个项目环评造假的向春说。他所在的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近年来一直从事环评领域的NGO工作。

以云南安宁石化项目为例,这个项目的环评公司虽然来自山东,但正是中石油下属的环评公司,“国家并未禁止他们做自己公司的环评。”向春说。

环保部一位环评官员亦承认,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下,央企所在领域内的资源过度集中。“他完全可以做到自己制定标准,自己审批,自己验收,自己监管。”

 “我们既无法影响决策,连找权威专家论证也很难。”自然之友前总干事李波说。为了论证不久前云南炼化项目环评报告是否有问题,他曾找过十多位专家,但最终大多数仍是石油系统内部人士。

央企顽疾

不少石化业内人士提醒应客观理性看待两桶油的履职。“要说两桶油社会责任不够,你看跟谁比。他们体量大、影响大,出点问题就容易形成焦点。”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石化轻纺处处长郭琛说。

“中石油和中石化作为世界500强,技术水平非常高,一年在环保工艺上有几十、上百亿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一位官员也鸣不平。

单看内部制度和规范,两桶油这些年确实着力甚多,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后,中石油就要求全系统地建立环境委员会和环境管理部门,甚至对级别、人力配备、培训时间均有细致的要求。而行业内公认的HSE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石油更是早在1996年就引进建立。

但纸上制度往往在执行中屡屡失效。从环境管理上,层层分包,导致环境责任悬空。大连爆炸事故,两家承包商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的不专业正是重要原因。也正是在此之后,承包商安全管理被纳入到HSE体系。

近年来,两桶油不断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实现权力集中,却也导致系统反应迟缓,下属公司几乎丧失了应对自主性。

在过去,NGO在监督央企项目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就是被扣上影响国家利益、破坏国家战略的大帽子。“一开始,他就将自己置于道德和正义的高地,根本不跟你讨论。”

本文原载于9月12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