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将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热议话题”。亚投行从创建之初就引发了美国政府的不安,其组织运营也不够公开透明。尽管亚投行能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国际政治和气候局势的稳定,人们对于其创始成员国明年将要做出的决策却知之甚少。
国际社会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不断变化。面对这一状况,布雷顿森林机构(BWI)却拿不出有效的措施对自身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与此同时,众多国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融资严重不足的局面。亚投行在这种局面下应运而生。
据最新报道,中国牵头成立的亚投行将于今年年底开始运营。对于一个以改变全球经济未来走向为己任的机构来说,这绝非易事。如今已经有50多个国家签署了协定,因此亚投行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全球性的金融机构。亚投行的成立很有可能是为了呼应中国的 “一带一路”政策,各成员国的投资也主要集中在能源、电力、交通、电讯、农业、供水、卫生、环保、城市发展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主动建立多边机构的尝试,因此备受媒体的关注。同时,其成立进度及投资决策也会在某种程度上给中国带来信誉风险。众多观察人士将会关注的问题是:亚投行在项目融资过程中如何将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纳入其中?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又将承担和面临什么样的宏观风险?
高效、廉洁、绿色?
亚投行的投资项目非常复杂,地域分布也十分广泛。中国国内经济改革决策过程中开始采用一些较为复杂的风险评估方法,这些方法同样也会应用到新成立的国际金融机构之中。随着气候影响愈发严峻,以及各项发展目标的落实,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日益匮乏。而亚洲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资源最为稀缺的地区之一。好的消息是,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表示,亚投行将会成为一个“高效、廉洁、绿色”的金融机构——“高效即成本效益高,廉洁指的是亚投行将对腐败持零容忍的态度,绿色则意味着亚投行将会促进经济发展”。
同今后十五年里做出的任何一项投资一样,亚投行的贷款项目将决定世界气候系统的未来。新气候经济委员会(the New Climate Economy Commission)指出,现代经济管理机制下的投资决策都会对风险进行考量。当然,考察项目风险不仅仅是中国以及支持亚投行的国家的责任,那些接受资助的国家也应该证明,他们所建议的投资项目是可靠的、对环境具有修复性,同时也具有可持续性。对亚投行来说,如何推动这方面的发展也是对其可靠性的一场考验。
“暗箱操作”
中国将协助引导亚投行通过制定先进的政策和措施,减少借贷双方的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随着气候政策的不断强化,20国集团正委派其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对金融行业面临的气候相关风险展开公私调查。此前,英格兰银行已经针对本国银行业化石燃料投资的相关风险展开评估工作。这是金融领域里的一项开拓性举措,也是亚投行需要考量的重要方向。
长期以来,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动荡,全球一直没有机会塑造基础设施融资的未来。尽管亚投行及其创始成员国在制定决策时犹如身在“暗箱”之中,缺乏公开透明,但它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亚投行将有利于双边关系的发展,并从过往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将精确可靠的风险评估方法纳入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途径。
翻译: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