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23:30左右,紧邻北京的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一个危险品仓库发生两次爆炸。
天津市13日下午4:30召开发布会,确认爆炸事故致44人死亡,其中包括12名消防官兵;住院521人,其中重症伤员52人。
发布会上,滨海新区区长张勇说,先起火后爆炸,起火原因正在调查。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观测纪录,第一次爆炸发生在8月12日23时34分6秒,震度约2.3级,相当于3吨TNT(黄色炸药);第二次爆炸震度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
第一次爆炸喷发火球引起周围多家工厂二次爆炸。因为该区域内化工产业密集分布。
在爆炸发生地,化工厂、民居、学校等相互交错。目击市民称,爆炸引发的火球高达“20多层楼”。
距离爆炸点大概1.1公里处的天津滨海东方直升机场受损, 4架直升机严重损坏。距离爆炸现场南侧不到400米处,新京报记者看到,四五个约足球场大小的停车场上,上千辆全新汽车几乎全被焚毁仅剩框架,仿佛一片汽车坟墓。
中国青年报引述匿名资深专家说,爆炸物可能是高浓度醇类,但二次爆炸所引起的化学品爆炸或燃烧就不好判断了,尚不能确定是否有氰化物爆炸。
新华社报道说,爆炸发生后,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第一时间在事故现场周边设置了12个空气质量应急监测点,并于13日下午发布环境应急监测情况。监测显示,截至上午11时,周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主要常规指标无异常。目前入海排水口已经关闭,正在组织开展水质应急监测。
天津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吴强介绍,得益于天津地区目前盛行的西南风,污染物将向东偏北方向扩散,以海上扩散为主,污染物对天津市区影响不大。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徐文帅说,目前北京空气质量状况未受到天津爆炸事故影响。
但是,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副经理程茜告诉中外对话,现在的空气质量监测并不包括氰化物这类指标,因此若爆炸仓库里含有剧毒的氰化物,那么此刻天津的空气质量指数恐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她说,截至目前,仍未有消息确认事发仓库具体储存的是何种危化品。仓库中可能再次引燃引爆的危险化学品有极毒氰化钠、灼伤皮肤的电石、损害呼吸道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和无色可燃的甲乙酮等。
目前已有天津、北京等公安消防总队1000多名消防官兵、130多部消防车投入救援。针对今天微信中传播的“火情再次蔓延,随时有可能再爆炸”的消息,在救援现场的天津市消防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前火情已得到控制,应该不可能发生再次爆炸。
爆炸涉事企业是一家名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2012年成立,主要经营危险化学品集装箱拆箱、装箱、中转运输等业务,年货运吞吐量100万吨。仓储业务分为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毒害品、腐蚀品等7类。
中国之声记者今天在现场遇到一位瑞海公司装卸工人,他告诉记者,爆炸前,他出门替6个工友买夜宵,躲过一劫。他说,此前没有经过危化品培训。
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化工则成为这个港口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早在3年前就有媒体称渤海湾被“化工围港”。
爆炸发生后,网上传出关于瑞海公司的一份环评报告。报告由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于2013撰写。该环境影响报告书说,瑞海国际物流仓储项目“涉及的物料大多为危险、易燃物料,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但事故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这份报告介绍说,项目环评公示期间,发放调查表130份,收回128份,发放的主要对象为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调查结果表明,100%的公众认为项目位于北疆港区内,选址合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51.6%的公众对拟建项目持支持态度,48.4%持无所谓态度。这就说明公众在了解项目的基础上,支持项目的建设。
但是爆炸发生后,多名周边居民称从未见过相关问卷。在中国很多城市,发生过市民抵制化工厂事件。
距离爆炸地不远的天津临港工业区,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国家级石化基地。
化工产业为天津港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也有媒体认为,对港口的产业布局造成了巨大的隐患。2011年,有媒体曾质疑“渤海湾遭遇化工厂围港”,并对天津市工业园附近过于密集的危险化工品项目也提出了质疑。
据《每日经济新闻》,2010年,天津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项目投入商业运行,天津建成了天津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当年,仅南港工业区仓储物流组就已经拥有了中石化、中石油、泰达蓝盾、北方石油和京海石化等5个项目。
到2011年,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之一和华北地区最大的炼油及深加工基地,并致力于打造成世界级生态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一位牵头参与天津城市规划的匿名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天津开发区的化工产业发展,已经偏离的当初的规划。近些年开发区用地紧张,但是化工厂密集布局,这和起初的规划是不相符的,
他说:“为什么在后来的发展中有这么多化工厂,我们也非常疑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认为,在危险品仓库与民居等距离方面,中国的规划标准比较模糊,在标准的编制上缺乏进一步的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