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否已经名存实亡?中国是否在寻求替代这个摇摇欲坠的区域自贸协议,并取代美国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自由贸易引领者?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亚太自贸区(FTAAP),我们该怎么理解环太平洋区域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贸易协定?
当中国高层代表团前往智利城市比尼亚德尔马,与12个TPP成员国及韩国就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未来进行探讨时,人们脑中不禁萦绕着以上诸多问题。中国拉美事务特别代表殷恒民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在贸易问题上的立场:“中国力促亚太经济一体化,同时也坚定地支持全球一体化”,并否认中国代表团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替代TPP寻求支持。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一上台就发布行政命令宣布退出TPP,这激发了人们对于中国或亚洲国家主导成立新的自贸区的猜测。美国新的保护主义将给全球经济带来何种影响,诸多太平洋贸易倡议中哪个会拔得头筹?在种种不确定因素之上,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悬而未决:这一切对于TPP成员国的社会和环境标准将意味着什么?
TPP、RCEP、FTAAP分别是什么?
在经历7年谈判之后,12个成员国于2016年2月签署了TPP最终协议。除了经济增长和减贫外,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还声称TPP将“提升透明度、促进良好治理以及更好的劳动和环境保护”。该协定涵盖了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等主要经济体(不包括中国),约占全球GDP的40%,但如今却由于美国尚未批准而陷入瘫痪。
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是由亚太经合组织(APEC)提出的一个比TPP更加简单、包容的倡议,并得到了中国外交部的大力支持。实际上这一倡议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但进展缓慢,各国将在2020年评估其成立进展。
最后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这是一个由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 十国主导的倡议,也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印度。该协议涵盖了全球24%的GDP和46%的人口,美国并不在其内。
奥巴马曾经这样 评价RCEP:“它当然不会为了工人利益和环境考虑而制定和执行高的标准”,直指该协议缺少这些保护条款。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教授郑宇对此表示赞同。他在接受中拉对话访问时说,至少在理论上,TPP在劳动和环境方面的标准的确更高,“但成员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遵守这些标准又是另一回事”。
有人暗示说RCEP将陷入一场恶性竞争,或者那些被视为不完全遵守市场规则的成员国之间会进行标准上的“和谐”。但郑宇认为,标准的兼容性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能够增加国际条约的参与度和遵守度。他说:“毕竟,对条约的遵守比条约本身更重要。”
TPP:矬子里面拔将军?
尽管TPP的环境和劳动保护标准更高,但到底能够落实到什么程度仍然远不明朗,独立研究者兼“秘鲁人反对TPP”负责人西罗·萨拉查·瓦尔迪维亚如是说。
萨拉查认为,TPP协议中的“灵活”表述只是要求各国表达对落实国际环境协议的“承诺”,而非义务。他说:“众所周知,在国际贸易协议中,每个字都很重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份报告认为,通过多边贸易协议实现更广泛的贸易一体化会导致高碳货物的贸易增长,从而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但该报告又说,扩大贸易开放度有助于推广那些能够降低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强度的技术,并引导生产方式朝能源强度更低的方向转型。
近年来,中国与秘鲁等拉美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不断增强,采矿行业在其中占了很大比重,但这一产业的环境标准却很薄弱。郑宇承认,东道国负有要求外资遵守自己国内法规的责任,但执行起来会是一大挑战。
郑宇说:“不管来自哪里,国际资本都有一个习惯,即压制东道国,要求东道国改变国内法规来服务外资。”
尽管环境标准看起来不算很高,但中国已逐渐走出了不计一切求增长的旧发展模式,这一点值得其他国家学习。郑宇说:“这其实就是在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间的一个权衡,中国高增长带来的一个最大的副作用就是环境破坏。这也是包括秘鲁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吸取的一大教训。”
英文原文首发于中外对话子网站中拉对话
翻译: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