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注定会成为一股变革力量,它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遍布沿线各国,也覆盖到了地球上一些生态最为脆弱的地方。
“一带一路”项目难免会造成各种环境影响。作为一个数万亿美元投入的项目,“一带一路”要用公路、铁路和港口编织起横贯大陆的网络,连接起大水坝、矿山、发电站、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场等项目。然而,伴随着它而来的可能还有空气和水污染、水文和地形改变、土壤污染和侵蚀、野生动物和栖息地丧失等影响。
对项目开发商和出资方而言,不解决好这些环境问题可能就意味着监管和声誉风险,因此他们必须认真采取缓解措施。
开发商面临的风险可能包括行政处罚、法律诉讼以及社区抵制,导致项目延工甚至关闭。201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66个国家的“一带一路”项目中有14%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当地的阻力。
问题项目
缅甸密松大坝就让中国开发商和投资商陷入最糟糕的境地。项目建设到一半就因争议被迫停工,导致资金被无限期冻结。当地渔业社区担心项目会危害他们的生计,并导致鱼类无法洄游至上游产卵。面对当地和国际社会的持续反对,密松大坝项目被搁置,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投资方中国进出口银行因此陷入两难。
印度尼西亚巴丹托鲁热带雨林的一座由中国银行提供融资的大坝也遭到当地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并面临诉讼,原因是其威胁到了极度濒危物种达巴奴里猩猩的唯一栖息地。柬埔寨拟建的松博大坝也因为会给湄公河带来环境灾难而面临类似的问题。
国有银行面临的压力
环境风险可能会溢出,进而影响项目融资者。若未能预先审查项目或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进行风险管理,融资者可能面临贷款违约,或被迫撤资。例如,去年中国银行就曾因为环保人士的持续反对不得不重新评估对巴丹托鲁大坝的融资。
据报道,六家中国国有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了90%以上的融资,因此相关环境影响给他们带来了极高的金融风险。
“一带一路”:环境风险在哪里?
- 2014年-2017年,“一带一路”国家获得的能源贷款中有91%流向了化石燃料行业。
- 中国承诺或计划为海外四分之一的在建燃煤电厂提供资金。
- “一带一路”国家(不包括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6%。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会增长到50%。
另一大问题在于,许多“一带一路”项目的商业回报并不高,而且还都位于世界上一些管理制度最为复杂的地区。中国不断投资的都是一些对私人投资者没有吸引力的项目,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系副教授赵敏渊表示,中国这么做是希望“一带一路”带来的整体互联互通和贸易提升,让项目在总体上实现商业盈利。考虑到中国国有银行已经受到不良贷款的困扰,该策略可能会适得其反。
“一带一路”的融资方显然需要建立包含环境保障措施的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框架——世界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已经制定了相关框架来应对类似的风险。
数十年来实施相关保障措施的经验已经帮助多边开发银行总结出了评估和缓解环境影响的良好实践。例如国际金融公司的《绩效标准》(Performance Standards)要求客户制定缓解计划,以确保关键生境受项目影响时生物多样性的净增长。
正面信号
中国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如今愈发重视环境风险管理。例如,中国银监会2012年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第21条呼吁中国各大银行确保客户在开展海外业务时遵循国际良好实践。希望此类准则能推动“一带一路”融资者在风险管理政策中严肃对待环境影响。
中国金融机构与多边开发银行合作共同为项目融资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这么做显然是为了降低声誉风险。但中方应深化此类合作,更严格地采用多边开发银行的风险管理框架。
虽然大多数多边开发银行都获得了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最高信用评级,说明其兑付能力很高,但中资银行的评级大多较低。健全的风险管理框架将大大有助于改善中资银行的信用状况,明确且具有约束力的环境保障措施也将提高“一带一路”项目的债务可持续性,带动此前一直兴趣不高的私人和国际融资进入“一带一路”项目。
翻译: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