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哥伦比亚的外交平衡术:中国机遇与美国压力

哥伦比亚似乎即将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这一举动一方面有望促进贸易、投资和能源发展,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其与传统盟友美国之间产生摩擦。
<p>2023年10月,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和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北京签署双边协议,重点合作领域包括农业、可再生能源和制造业。图片来源:<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197399771@N06/53286360180/in/album-72177720312195412">Mauricio Velez</a> / <a href="https://www.flickr.com/people/197399771@N06/">Presidency of Colombia</a>, <a href="https://creativecommons.org/publicdomain/mark/1.0/">PDM</a></p>

2023年10月,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和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北京签署双边协议,重点合作领域包括农业、可再生能源和制造业。图片来源:Mauricio Velez / Presidency of Colombia, PDM

1月26日,哥伦比亚和美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外交争端,起因是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Gustavo Petro)拒绝一架载有被美国驱逐的哥伦比亚公民的飞机在其国内降落。佩特罗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在我们接收这些移民前,美国必须制定一项协议,确保移民获得有尊严的待遇”,暗示机上移民受到了罪犯般的对待。

佩特罗的声明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应。美国随即暂停了在哥伦比亚的签证申请办理,并威胁将对该国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仅仅一天后,佩特罗做出让步,同意这些载有被驱逐者的飞机落地,以避免被征收25%的关税。这一事件表明,在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内,两国关系可能日趋紧张。作为哥伦比亚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的任何贸易威胁都可能给哥伦比亚经济带来不小的麻烦。

一些专家和政治反对派对佩特罗处理这一事件的方式提出了强烈批评。有人指责他的行为“不负责任”、“危及了哥伦比亚的稳定”,也有人认为他对此次事件的处理属于“误判”。

在这种动荡局势下,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引发诸多疑问,包括哥伦比亚是否应当推动贸易伙伴多样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尤其是在与中国的关系方面,中国可能成为哥伦比亚在贸易、投资、能源等领域更为紧密的盟友。

中哥关系

尽管到今年2月7日,哥伦比亚与中国已经建交45年,但直到21世纪,特别是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执政时期(2010年–2018年),中国才逐渐成为哥伦比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据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是哥伦比亚第二大出口目的国,也是其主要的进口来源国。

Gustavo Petro meeting with people around a table
2023年10月,佩特罗(Petro)总统在访华期间会见了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高管,讨论了重振哥伦比亚国家铁路网的计划,希望到2050年将铁路里程扩展到5400公里。图片来源:Mauricio Velez / Presidency of Colombia, PDM

哥伦比亚埃克斯特纳多大学(Externado University of Colombia)研究中美对外政策及其对拉丁美洲影响的教授戴维·卡斯蒂隆·克里根(David Castrillon Kerrigan)表示:“十年前,中国就已经是许多拉美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而从那时起,中哥关系进一步深化。”  

根据哥伦比亚国家统计署(N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的数据,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期间,哥伦比亚对华出口额仅略超过4亿美元,到2024年,这一数字已升至23亿美元以上。2024年1月至8月期间,哥伦比亚对华出口同比增长14.8%。

2024年,哥伦比亚从中国进口商品总值超过147亿美元。根据经济复杂性观察站(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的数据,截至2022年,进入哥伦比亚市场的中国商品品类繁多,涵盖电子产品、轮胎、化学产品及纺织品等多个领域。

不过,致力于提高哥伦比亚企业全球竞争力的“私营企业竞争力委员会”(Private Competitiveness Council)副主席丹尼尔·戈麦斯(Daniel Gómez)认为,中国市场尚未被充分开发。他在接受对话地球采访时表示:“我们未能充分把握住来自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他指出,尽管哥伦比亚已与主要贸易伙伴签订了近20项自由贸易协定,扩大了全球贸易网络,但在拓展亚洲市场方面一直“太谨慎保守了”。

进入哥伦比亚市场的不仅有中国的产品,还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朱京阳指出,目前有110多家中国公司在哥伦比亚开展业务,涉及基础设施、能源矿产、可再生能源、电信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报告称,中方在哥伦比亚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领域已参与了62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8亿美元。知名投资企业包括:牵头成立企业联合体承建波哥大首条地铁线的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里蒂卡(Buriticá)金矿的紫金矿业,以及承建了Bosque de los Llanos太阳能电站的天合光能。

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与全球发展倡议(Global China Initiative)研究员朱莉·拉多姆斯基(Julie Radomski)解释说,其中一些项目也带来了风险,尤其是那些涉及复杂环境和社会背景的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项目最终产生了复杂的连锁反应,”拉多姆斯基告诉对话地球。这种情况在波哥大就很明显,地铁建设据称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居民日常生活,而且付款问题也成为市长办公室和总统府之间争执的导火索。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缘政治

最近几个月,哥伦比亚高级官员释放的信号表明,哥伦比亚将很快成为最新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扩大其全球投资和基础设施项目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2024年10月,时任哥伦比亚外交部副部长豪尔赫·罗哈斯·罗德里格斯(Jorge Rojas Rodríguez),在双方就各自需求和优先事项进行进一步的谈判和讨论后,哥伦比亚将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尽管之后并未正式公布相关细节,但外界猜测,总统佩特罗原计划将于2025年2月发表声明,却因内阁危机而被迫取消。

2013年以来,已有近150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2023年,中国通过该倡议承诺的资金总额已超过1万亿美元。迄今为止,包括秘鲁、智利和阿根廷在内的21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已加入这个由中国发起的倡议。加入该倡议往往预示着由中国支持的大型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的到来。然而近年来,“一带一路”的重心已经逐渐转向投资规模较小的项目。

machinery at construction site
秘鲁钱凯港(Chancay port)施工现场。秘鲁于2019年加入“一带一路”倡议,钱凯港项目由中国国有企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支持建设。哥伦比亚一直在就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条件进行谈判。图片来源:Flor Ruiz / 对话地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壮大,其投资模式在不断转变,各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也日益深化,它在许多方面重塑了全球南方的地缘政治格局。

拉多姆斯基称“一带一路”是“一个概括性术语”,其内涵已经超越最初的互联互通,变成一个“在不断演变的概念,涵盖了基础设施的扩张以及中国国家影响力的提升”。

在哥伦比亚与美国关系紧张之际,哥伦比亚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这可能不仅代表着两国将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结成新的联盟,还可能成为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外交举措。拉多姆斯基指出,尽管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是象征性的,但“加入该倡议的地缘战略意义却非常重大”。

美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美国、中国和全球事务未来研究所(Institute for America,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Global Affairs)常务董事玛格丽特·迈尔斯(Margaret Myers)表示,哥伦比亚历届政府都在尝试与中国建立更加牢固的关系,部分原因在于该国与美国长期以来的密切关系。

如果特朗普一上台,哥伦比亚就加入‘一带一路’倡议,那美国肯定不乐意。
戴维·卡斯蒂隆·克里根,哥伦比亚埃克斯特纳多大学教授

此外,美国新一届政府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表现出明显的敌意。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期间承诺征收的关税已对某些国家实施,并且这些关税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扩大到汽车、电子和制药等行业

卡斯蒂隆·克里根说:“特朗普政府把中国视为威胁。如果(特朗普)一上台,哥伦比亚就加入(“一带一路”),美国肯定不乐意。”

他还指出,哥伦比亚和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不容忽视,这种依赖不仅体现在贸易问题上,也体现在移民管理等领域:“特朗普肯定会惩罚哥伦比亚。”

即便不考虑中哥关系,特朗普政府的议程也可能会在援助、发展等其他事务上引发更多紧张局势。例如,今年1月下旬,美国总统下令要求所有对外援助暂停90天。仅在2023年,哥伦比亚就在食品、军事、甚至是移民相关的项目上获得了美国政府超过7.38亿美元的援助。

哥伦比亚将获得什么?

私营企业竞争力委员会的戈麦斯认为,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让哥伦比亚有机会与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加强联系。“中国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对食品、动物蛋白或能源的需求巨大,”他说。

卡斯蒂隆·克里根对此表示赞同。他指出,近年来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政策,增加从全球南方的进口,以减少对欧美的依赖。

2023年,佩特罗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晤期间签署的协议,涉及农业、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和科学等多个行业和领域,这些都是两国寻求加强合作的重点方向。

佩特罗政府对能源转型的关注和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承诺将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关键。哥伦比亚的环境议程与中国在海外基础设施项目中日益关注可再生能源的趋势形成天然的契合点。

目前中国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卡斯蒂隆·克里根和拉多姆斯基认为,就基础设施而言,中国是协助哥伦比亚实现能源转型的不二之选。“就可再生能源而言,很难想象还有其他国家能与中国企业相提并论,”拉多姆斯基说。

经济复杂性观察站的数据显示,2023年哥伦比亚对华出口商品中,原油占比接近43%,炭块(煤炭压块)则超过18%。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与中国展开合作,并获得其对现任政府公正能源转型计划的支持,将是帮助哥伦比亚扩大对华出口品类的关键所在。

专家认为,哥伦比亚另一个能够受益的领域是农业部门的现代化。这是总统佩特罗的目标,也是中国拥有大量技术知识和基础设施的领域。“哥伦比亚看到,中国已经通过技术消除了极端贫困并改善农村条件,他们希望复制这些经验,”卡斯蒂隆·克里根说。

两国其他潜在的合作领域还有:把中国的制造业务迁至哥伦比亚(戈麦斯认为这可能是“一带一路”谈判议题之一),以及佩特罗访华期间向中国公司推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