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柬埔寨“绿色”经济特区有几分绿色?

经济特区概念本不是绿色的,但柬埔寨正在尝试重新定义“经济特区”。能否取得成功,尚有待观察。
中文
<p>齐鲁经济特区集供水、污水处理、水循环利用和清洁能源发电等系统于一体,被寄予为柬埔寨树立行业标杆的希望。图片来源:Samrang Pring/Alamy</p>

齐鲁经济特区集供水、污水处理、水循环利用和清洁能源发电等系统于一体,被寄予为柬埔寨树立行业标杆的希望。图片来源:Samrang Pring/Alamy

柬埔寨东南部城市柴桢(Svay Rieng)不仅是通往越南的门户,过去十多年间更是柬埔寨工业发展的热土。然而,未能很好地贯彻环境和劳动法规引起了当地社区的不满。

柴桢当地有十余个工业园,其中很多都是中柬两国日益紧密的工业合作的直接产物。去年十一月,齐鲁(柬埔寨)经济特区有限公司与一家中国投资协会签订了一项价值10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共同在柴桢建立“绿色”经济特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更富希望的先例。

54

柬埔寨共有54个经济特区。

新近成立的柬埔寨环境保护产业协会(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s in Cambodia,简称“EPIAC”)将齐鲁经济特区项目奉为柬埔寨首个环境友好的经济特区,称它是“首个、且是目前唯一一个环境友好的工业园区”。负责规划和设计园区环境保护方案和体系的该协会执行会长郭衍平说,EPIAC的作用就是确保园区遵守柬埔寨的环境法和投资监管要求。

郭衍平表示,柬埔寨很多环境法规都达到了国际标准,但在柬埔寨建厂经营的中国企业能够达到这些法规要求的却没有多少。如何保护柴桢的环境免受近期制造业迅猛发展的影响?应该制订哪些新规?目前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EPIAC与合规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淄博市市长于海田在接受《高棉日报》(Khmer Daily)采访时表示,淄博市将利用齐鲁经济特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郭衍平表示,柬埔寨“毫无疑问看重的是中国市场。一方面是因为有‘一带一路’的政策,另一方面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很多企业都寻求在东南亚建厂,而柬埔寨是他们的首选。”他说,这个趋势的一个驱动因素就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使中国本土企业生产出口变得困难。

柬埔寨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立于2020年11月,旨在制定柬埔寨环境保护产业的规划和政策。该协会希望,齐鲁经济特区能凭借其集供水、污水处理、水循环利用和清洁能源发电等于一体的系统,为柬埔寨树立行业标杆

郭衍平表示,“齐鲁经济特区是先驱。我们希望让这个项目成为一个在柬埔寨有目共睹的优秀项目,并基于这种形式或者方式帮助更多工业园区和工厂实现绿色发展。”柬埔寨发展理事会(Counci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mbodia,CDC)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柬埔寨共建立了54个经济特区。

人们还希望齐鲁经济特区能为解决柴桢地区随着工业扩展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提供思路。外资企业非法向溪流和运河中排放废水等问题,引起居住在经济特区附近的当地居民的日益担忧。

2016年,由中国台湾商人支持建设的柴桢省曼哈顿经济特区的一家服装制造厂被发现向运河中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疑导致鱼类和牲畜死亡。同年,柬埔寨环保官员发现,台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冠德科技(Kuan Tech)在柴桢以西的茶胶省(Takeo)向溪流中排放废水。一年之后,茶胶省的一家中国服装企业因向当地溪流中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被罚款7500美元

river in Takeo province, where Chinese electronics manufacturer Kuan Tech of a nearby SEZ dumped sewage into a stream
人们还希望齐鲁经济特区能够顾解决外资企业非法向溪流和运河中排放废水的问题。图片来源:Leroy Francis/Alamy

齐鲁经济特区的污水处理系统在2022年之前可达到其2万立方米的设计日处理能力,并能对园区的工业废料和废水进行回收利用。郭衍平对此大加赞赏并表示,齐鲁经济特区最终会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虽然这方面尚无进一步细节。

山东省商务厅数据显示,齐鲁经济特区占地面积450公顷,能容纳50家企业。根据齐鲁经济特区提交给柬埔寨商务部的月度报告,截至2020年12月,共有9家中国企业在此建厂,行业领域涵盖纺织品、制鞋、旅行用品、自行车和大米加工。

更多企业将入驻齐鲁经济特区。今年二月,Cart Tire Co.获准兴建总值1500万美元的轮胎生产厂——尽管轮胎生产本身很难环境友好。

中资工厂

柴桢省副省长罗帕乐(Ros Pharith)告诉中外对话,自2005年首个经济特区成立以来,该省中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来自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的企业。他表示,柴桢总共有11个经济特区,目前只有八个投入使用,三个仍在建设当中。

尽管疫情席卷全球,柴桢2020年第一季度出口总额仍然同比增长2.37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现有经济特区的产量增长。柴桢曾是柬埔寨最贫穷的省份之一,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中国企业的生产基地。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仍有多个投资项目在等待柴桢省的官方批准。罗帕乐补充说,“有了基础设施,我预期企业数量会进一步增加”。

Workers at Chinese enterprise HoDo Group in the Chinese-operated Sihanoukville Special Economic Zone in Cambodia
西哈努克经济特区的制衣厂。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将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包括柬埔寨在内的国家。图片来源:Alamy

中国还提供贷款建设了一条连接首都金边和柬越边境城市巴域(Bavet)的115千伏输电线。这个关键的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7500万美元,预计将为一号国道沿线的波萝勉(Prey Veng)、干丹(Kandal)和柴桢三省提供电力。

“现有的经济特区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者,只不过来自中国的工厂占多数。目前,园区内的用工人数达7万名,” 罗帕乐说。随着投资涌入柴桢省,更好的电力供应、更好的道路和住房条件也吸引着乡村地区的劳动力来到城市。但是,城市生活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例如恶劣的工作环境。2015年,在柬台资企业大成集团(Tai Seng)旗下工厂的工人因工资待遇低而举行抗议活动,并与警方发生冲突。2019年曼哈顿经济特区一间工厂有40名工人在工作中昏厥,另有一人死亡。

“中国在一些环境法规不健全或者执法不完善的国家进行投资引来很多批评,这导致中国企业更加重视,至少在口头上更加强调其项目的环境形象,”包容性发展国际(Inclusiv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中国全球项目主任马子砚(Mark Grimsditch)表示。“这对于以西方市场为目标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西方买家更重视履行自己的绿色供应链承诺。重要的一点在于,这种口头上的重视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马子砚说,中国企业之所以把目光投向柬埔寨,是因为其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从而促使它们优先将低端制造业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这是促使中资企业在全球很多经济特区投资的动因。柬埔寨之所以格外具有吸引力,因为柬埔寨与欧洲美国签订了特惠贸易协定,取消了柬埔寨制造的某些商品的关税和进口配额。”

在柬中资工厂带来了现代化和富足的生活,但代价却是环境污染和较差的工作环境。虽然绿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了一种颇具潜力的发展思路,但目前真正能帮助柬埔寨在得失之间找到平衡的还是环境和用工制度方面更严格的监管和执法。

翻译: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