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棕榈油产量创下7700万吨的新高,其中约五分之一获得了行业领先的可持续棕榈油圆桌倡议(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Palm Oil,简称RSPO)的认证。但一方面是棕榈油买家抱怨认证产品供应不足,而另一方面棕榈油生产商则抱怨认证产品的需求不够。在这种情况下,谁也说不清进一步提升认证产品的比例究竟应该是谁的责任。
本系列有两篇文章,本文为下篇。在上篇中,我们详细描述了棕榈油衍生物是如何生产的。在下篇中,我们将探讨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如何处理可持续性问题、它们面临哪些挑战,以及还可以如何改进提高。
棕榈油衍生物行业生产的是食物、燃料、化妆品、化工制品以及塑料等产品的关键原材料。因此,棕榈油衍生物行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让积极变化辐射到整个棕榈油产业的独特机遇。
根据环境咨询公司Efeca的数据,全球使用的棕榈油和棕榈仁油中分别大约有8%和70%被用来生产“油脂化学品”(oleochemical)——即动植物油脂化学衍生出来的化合物。此类增值产品市场有望增长,尤其是在油棕以及大豆、椰子等其他油料植物作为“可再生碳氢化合物”(renewable hydrocarbons)越来越受欢迎的情况下。这与全社会广泛认同必须摆脱化石燃料的大趋势是一致的。不过,棕榈油衍生物在供应链上被频繁倒手,很难确定它们的可持续性——包括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毁林和剥削工人的情况。
溯源与透明度问题
在可再生材料采购过程中,溯源与透明度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前者可以作为企业对自身产品评价的佐证,而后者则展现了企业公开相关信息的意愿。
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嘉吉(Cargill)、金光农业资源(Golden Agri-Resources)等大型跨国企业拥有垂直整合的供应链。这意味着它们的运营可以覆盖从油棕种植到产品制造的整个过程,包括自己经营炼油厂和油脂化学品厂。因此,它们在为油脂化学品的生产采购认证原材料,以及展现可追溯性和透明度方面具有优势。
例如,丰益国际2021年可持续性报告显示,其旗下棕榈油榨油厂已经有98.2%实现了可追溯,并且持续的监督和进度报告也保证了这一过程的透明。不过,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尤其是下游企业,无法做到对自己的供应链了如指掌。它们的原材料来源可能非常分散,来自不同的油脂化学品供应商。它们甚至可能不知道应该从何做起。
自2014年12月开始,欧盟的标识监管规定要求食品必须明确标注是否含有棕榈油,但对于化妆品、清洁产品、塑化剂、药品、油漆、农用化学品和爆炸物等非食品却并无这样的要求。相比食品,这些产品使用的油脂化学品数量更大,但原材料来源却仍然缺乏透明度。这限制了消费者要求获得可持续产品的能力,因为大多数消费者都不知道棕榈油脂化学品是什么,更不知道它们已被广泛使用。类似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对于衍生物和油脂化学品行业缺乏关注很可能也影响了改善供应链实践、完善企业采购政策的进度。
“可再生碳氢化合物”
近年来,工业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来自油棕、大豆、椰子的植物性原材料。它们经常被称为“可再生碳氢化合物”,并可用于合成生物基的“多元醇”(polyol),它们是聚氨酯塑料生产的前驱物,用以生产塑化剂、催化剂以及其他材料。
2020年,韩国最大的化工企业LG化学宣布准备用芬兰炼油企业耐斯特(Neste)提供的可再生碳氢化合物取代化石燃料作为加工原料。而后,耐斯特又在2021年与石化巨头利昂德尔巴塞尔(LyondellBassel)签订长期协议,向后者供应可再生碳氢化合物供其生产生物基“聚合物”(polymer)——即生产尼龙纤维、食品包装和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基础原材料。传统上,这些产品都以石化产品为原料。
随着世界日益重视遵循《巴黎协定》开展减排,这些石化产品的低碳替代品正越来越受到欢迎。但这仅仅是聪明的市场营销手段么?我们必须谨慎使用油棕和大豆等具有毁林风险的大宗商品作为生产碳氢化合物的工业原料。棕榈油曾一度被誉为生物燃料解决方案,但很快人们就明白,从土地清伐和毁林的角度来讲,棕榈油的碳足迹远远大于等量的化石燃料。利用棕榈油制品降低生物塑料生产中对石化产品的依赖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油脂化学品企业与认证
精炼棕榈油与精炼棕榈仁油、硬脂酸和棕榈脂肪酸馏出物均为生产棕榈油油脂化学品的主要原料(详见本系列报道的上篇)。贸易商可以从炼油厂购买这些产品。如果是垂直整合的企业,则可以直接将这些产品从炼油厂运到它们的油脂化学品厂。最终生产出来的增值后的油脂化学品可能经过进一步的化学加工,最终出售给生产商,成为终端产品的生产原料。
油脂化学品市场由几家经手大量棕榈油、棕榈仁油及衍生物交易的企业主导。这些企业深度参与生物基原料的开发,并很早就做出了可持续原料采购的承诺。部分生产油脂化学品的东南亚大型企业包括吉隆坡甲洞集团(Kuala Lumpur Kepong)、金光集团(Sinar Mas)、丰益国际,以及森那美(Sime Darby)。巴斯夫(BASF)、赢创工业集团(Evonik Industries)和禾大(Croda)等欧洲企业也是主要生产商。
对于身为RSPO成员的油脂化学品生产商来说,可以利用其年度进展沟通报告(annual communication of progress,简称ACOP)评估其在多大程度上兑现了使用认证棕榈油的承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很多大型企业都未能完全兑现采购认证材料的承诺。
等到棕榈油已经经过了炼油厂、油脂化学品厂以及下一级生产商的处理,再想追溯其源头的种植园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总部位于德国的巴斯夫是世界领先的化学品生产商,其2021年的收入达到786亿欧元(约合800亿美元)。其生产的化妆品、去污剂、涂料、药物等产品中有800多种成分来自棕榈油。2011年该公司发布了第一份可持续棕榈油承诺,并通过2015年出台的棕榈油采购政策延续了这一承诺。从巴斯夫2020年的ACOP来看,该公司当年采购的棕榈油、棕榈仁油和衍生物差不多达到了50万吨——约占全球棕榈油消费的0.5%,但其中只有一半的来源经过认证。如果该公司想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在2025年前实现采购的棕榈油和棕榈仁油衍生物100%获得RSPO认证,就需要采取更大力度的措施。为油棕种植面积不超过50公顷的小型农户提供支持是它可以采取的一项有助于缩小认证缺口的行动。该公司的棕榈油承诺的确认识到了将小型种植户纳入供应链的必要性,但从其ACOP来看,企业并未开始从独立的小型种植户手中购买RSPO积分。
同为德国企业的赢创工业集团也是一家大型特种油脂化学品供应商,其产品应用于农业、涂料、药品和塑料制品等领域。2020年,该公司采购棕榈油、棕榈仁油及衍生物共101384吨,其中大约40%经过RSPO认证,较前一年略有提高。赢创官网上公布的溯源得分显示,其采购的棕榈油产品有70%以上无法追溯到种植园。这让人很难确定该公司所使用的棕榈油有多少是以负责任的方式生产的。不过,赢创承诺到2023年实现棕榈产品100%获得RSPO认证。虽然该公司似乎不太可能达到这一目标,但它为提高认证棕榈油产品用量所做的任何工作都将表明其致力于支持种植方为提高可持续性所付出的努力,并有可能增强该公司的产品溯源能力。
马来西亚的森那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认证可持续棕榈油生产商,同时也是油脂化学品生产商,或有望在认证油脂化学品供应领域占据领先位置。2020年,该公司生产了236万吨棕榈油,约占全球产量的3%,其中大约64%经过了RSPO的认证。不过,该公司的认证产品供应似乎并未延伸到该公司油脂化学品行业的子公司。
意慕利油脂化学公司(Emery Oleochemicals)是森那美与PTT化学国际(PTT Chemical International)等额出资组成的合资企业。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企业为农业、重工业、消费品等多个行业提供各类特种油脂化学品。根据该公司2020年的ACOP,其当年采购的棕榈油、棕榈仁油和衍生物总量达到142296吨,但其中只有6.5%通过了RSPO的认证。这意味着该公司很难完成到2025年前100%采购RSPO认证产品的承诺。该公司称“客户对RSPO级别的原材料需求不高”是其进展缓慢的原因,但这与下游用户苦于找不到认证油脂化学品供应商的普遍共识相悖。
例如,硬脂酸镁蜡(Magnesium stearate wax)通常就是棕榈油衍生物。用它可以将硝酸铵化肥凝结成更稳定、储存和处理起来都更加安全的小球或颗粒。(硝酸铵高度易燃,2015年和2020年先后发生在中国天津和黎巴嫩贝鲁特的工业爆炸都与其有关。)
棕榈油衍生物还直接用于商用炸药和爆破剂。例如,采矿和采石行业中用到的硝酸铵燃料油中就含有硬脂酸钙等表面活性剂以及硬脂酸锌等抗板结剂。硬脂酸钠等硬脂酸盐还用作乳化剂,改善乳胶炸药中硝酸铵、燃料和水的融合度。 商用炸药最主要的供应商包括澳瑞凯(Orica)、齐默林(Chemring)、马克萨姆(MaxamCorp)和萨索尔(Sasol)。其中,只有萨索尔加入了RSPO,并披露了自己的棕榈油使用情况。2020年该公司棕榈油相关原材料用量为168246吨,其中只有15.6%经过了认证。同年,该公司录得毛利64.57亿美元——他们显然有能力为认证棕榈油支付更高的溢价。
为何企业停滞不前?
参与到RSPO流程之中的企业很容易识别。这些企业公开自己的各项记录,理论上这让它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相比这些企业来说,有为数多得多企业的供应链完全不透明。
尽管油脂化学品行业的企业正在采取行动采购经过认证的材料,但它们一般依赖于RSPO的质量平衡(mass balance)供应链系统。质量平衡体系被广泛视为可持续棕榈油采购的入门级认证体系。该体系允许榨油厂同时使用认证和非认证种植者生产的油棕果,并将它们混合在一起。之所以使用“质量平衡”这个词,是因为榨油厂使用的认证油棕果数量——或者“质量”(mass)——必须与其产出的认证棕榈油总量(考虑出油率因素)相等——或者保持“平衡”。
在这个系统下,棕榈油的采购方很难知道它们采购的商品是否来自没有实施RSPO指导原则所规定的社会和环境保障措施的传统种植园。等到棕榈油已经经过了炼油厂、油脂化学品厂以及下一级生产商的处理,再想追溯其源头的种植园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2019年,部分认识到油脂化学品相关挑战的行业企业共同组成了“可持续衍生物行动”(Action for Sustainable Derivatives,简称ASD)组织,会员企业来自化妆品、家居、个人护理和油脂化工产业,致力于负责任地生产和采购棕榈油衍生物。
该组织近期的年报认为,全球棕榈油生产中仅有约1%做到了完全透明,而在整个基于棕榈的全球油脂化学品市场中,这一比例约为8-10%,以棕榈仁油为原料的油脂化学品市场,做到完全透明的比例则约为10%到20%。这一透明度评估也揭示了ASD成员企业的供应基地的相似性,全世界78%的棕榈油榨油厂处于ASD成员企业的供应链中。在目前的认证可持续棕榈油市场中,买家依赖于RSPO质量平衡认证模式,这让它们面临着与持续的毁林和剥削工人行为相牵连的风险。由ASD和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BSR)共同支持的机构Transitions组织可持续供应链项目经理阿诺德·伯尼索利(Arnaud Bonisoli)告诉中外对话:“尽管我们的成员对认证与非认证分离模式(segregated)的棕榈油需求很大,但市场上缺乏足够的供应。”他补充说,“从质量平衡向分离模式转型的系统性缺口非常大。”
试图通过在生产线中引入油脂化学品来降低化石燃料依赖的企业必须慎重。
RSPO的分离供应链模式将经过认证的和未经认证的棕榈油产品分离,并确保可以将认证产品溯源至认证种植园。不过,分离模式却意味着更高的溢价,而且对企业意味着额外的管理和物流成本。此外,同时生产数百种棕榈油脂化学品的工厂也很难在基础设施上提供对认证油品与未认证油品进行物理隔离的条件。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分离的产品更少,而油脂化学品行业仍然严重依赖质量平衡模式的原因。
2021年12月,几家ASD成员企业连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Transitions代表向RSPO提交了一份决议,质疑质量平衡模式的健全性,尤其是对于油脂化学品使用者来说。它们要求RSPO对这一模式进行加强,并通过更严格的要求推动行业向分离模式转型。2022年7月,RSPO启动了一项关于质量平衡模式的面向成员和利益相关方的问卷调查。这是一项更深入的研究的起始步骤,目的是对这一应用最为广泛的可持续棕榈油认证体系进行重塑。
前路何方?
尽管本文中列举的很多大企业在认证棕榈油采购量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但实际上它们是供应链尽责调查方面的先行者,而下游规模较小的企业则缺乏能力对自身供应链的可持续性风险进行评估。拟议中的欧盟有关无毁林商品的监管规定有可能推动欧洲企业向正确的方向迈进,但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仍未可知。我们有理由怀疑,来自消费者市场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反而可能促使种植者更青睐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以低价作为主要采购标准的棕榈油市场,这将毁掉可持续棕榈油获取溢价的机会。
棕榈油认证体系需要更多地将小农纳入进来。在这一点上,人们的看法是一致的,而这也正是RSPO的工作重心。采购认证原材料的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积分来支持小农获得认证,并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自己缩小认证缺口。考虑到小农的产量占全球棕榈油产量的近40%,这将对增加认证原材料的可获得性发挥巨大的作用。
人们对于棕榈油产品以油脂化学品形式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在非食物领域的使用尚缺乏认识。这拖累了认证和可持续采购工作的进展。试图通过在生产线中引入油脂化学品来降低化石燃料依赖的企业必须慎重。这并不意味着棕榈油不能帮助依赖化石燃料的行业解决问题,但如果没有供应链分离模式所提供的可追溯性,那么就无法在复杂的供应链中确保可追溯性。
翻译:子明
阅读中外对话棕榈油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