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高温的夏天、气象灾害频发、新冠大流行放开后的 2023 年,健康议题从未这样重要。
即使是以化石燃料和能源目标唱主角的 COP 大会,今年也把“健康”作为重点。主席国首次设立“健康日”,举办了高级别的气候和卫生部长会议,把健康议题纳入议程;在现场,气候与健康主题的活动数量在两周内至少有 90 场,为历届之最。
12 月 2 日,中国、美国等 143个重要经济体签署了《气候与健康宣言》(下简称《宣言》),称“将健康置于全球气候行动的核心”。这也是各国第一次达成共识,要为应对高温热浪、空气污染、传染病以及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粮食和营养危机做好准备。
一项在本届COP开幕前发表的研究指出,全球每年因空气污染死亡的人数约830万,其中约510万与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淘汰化石燃料使用并没有写入《宣言》。
此外,根据大会官方新闻所引用的数据,与高温相关的疾病和死亡人数正在增加,每年有已1.89亿人暴露于极端天气相关事件。
COP28 对于健康议题的关注达到高位,有什么原因?提出气候健康相关的目标,如何落实成国家行动?
时机:危机下的气候适应
要解答上面的疑问之前,首先来看《宣言》是如何解读气候与健康议题的。
目标部分,以适应为主,主要以增强卫生部门对于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为目标。例如与最易被影响的不同人群合作,以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政策的开发和实施;提高卫生系统预测、干预气候敏感疾病的能力;将心理健康、气候移民等气候变化对人群福祉造成的其他影响也纳入健康考量;强化对动物外溢疾病的早期检测等。
另外,降低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消除贫困与饥饿、提高食物营养与安全,加强农业、住房、交通、能源等部门的气候适应也被纳入《宣言》目标。
从这些目标可以看出,健康议题与其他气候议题交织在一起,其内涵不仅限于卫生部门,也涵盖了与人类福祉相关的许多方面。这同时也意味着,气候变化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已经无法忽视,卫生部门的气候适应问题已经不可避免。
医疗卫生部门的气候适应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化石燃料燃烧才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袁雅婷,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助理分析师
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蔡闻佳认为,COP28 对健康议题的高度关注,体现了人们在新冠大流行结束后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同时也是科学证据不断丰富后自然出现的结果。
蔡闻佳还指出, 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预计到 2100 年,全球每年因气候变化死亡人数将增加 250 万。
“这几年,全球对于用于健康的科研投入也大幅增加,如美国,2023年在气候与健康议题上的投入是 2.6 亿美元,是上一年的8倍。主要经济体对气候与健康议题的关注度也大幅提升。”
资金:27亿美元涌入健康领域
资金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核心。在《宣言》发布的同一天,英国、亚洲开发银行以及9家慈善基金会承诺将投入10亿美元用以解决气候健康危机的需求。“健康日”上,主席国阿联酋及几个慈善基金会宣布投入7.77亿美元用来消除被忽略的热带疾病。短短两天时间,对健康领域的承诺投入合计就达到了17.77亿美元。
而在12月4日的主席新闻发布会上,这一数字进一步增加:COP28主席苏尔坦在回顾大会前4天取得的成绩时称,已经有27亿美元被承诺用于医疗健康领域。不过苏尔坦并没有明确新增的近10亿美元的来源。
对于资金在帮助医疗系统应对气候变化上将会发挥多大的作用,长期关注绿色医疗的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助理分析师袁雅婷告诉中外对话,目前还缺乏资金将如何被使用的细节。
“各国参与气候适应和减缓行动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财政能力,但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如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国家)通常需要依靠国际财政支持开展气候行动。如今,只有2%的气候适应资金和0.5%的多边气候资金可用于健康领域。”袁雅婷说。
她还说:“如果是用于发展中国家医疗系统节能降碳的话,作用还是很大的。医疗卫生部门的气候适应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化石燃料燃烧才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路径:健康加入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宣言》特别提到在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下简称 NDC目标)的设计中,要以合适的方式将健康考虑进长期低碳排放发展策略、国家适应计划和适应传播中。
如何将健康议题纳入 NDC目标?蔡闻佳认为合适的路径可以分为三步:“进原则,进行动,进目标”。
首先是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和身体健康作为一个“大原则”写进 NDC目标中。然后是写进行动——“以健康为中心的气候行动”,“假如有三个气候行动项目,也许投资数额都差不多,可是某一个它带来的健康效益更大,就可以把它放到更高的一个优先级上。”最后一部分是“进目标”,就是在设定减排目标的数值时,把健康影响考虑进去。“如果将公共卫生的影响纳入减排目标考虑,也许就会发现把温升控制在 2 摄氏度以内依然不够理想,应当向1.5 度目标努力。”她说。
卫生部门减排提上议程
值得关注的是,适应之外,宣言也包含了减缓的目标,即减少卫生部门自身的碳排放。
卫生部门贡献了全球约5%的温室气体排放,而且如果维持当前的发展态势,到2050年的时候,来自卫生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能会增加三倍。这一不可忽视的数字由三个来源组成:医疗设备的直接排放(如急救车);维持医院设备运转的非清洁电力;以及来自医药设备供应链等非直接的碳排放,而这一部分是卫生部门碳排放的绝对大头,占了约71%。
《宣言》提出要“推动卫生部门抑制排放和减少废弃物的举措,例如评估健康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开发行动计划、国家自主脱碳目标以及包含供应链的国家医疗系统采购标准。”
2021年,国际无害医疗组织(Health Care Without Harm,简称HCWH)发布了《全球医疗部门脱碳路线图》,其中提出了三条全球医疗卫生系统的核心减排路径,包括基础设施和服务运营脱碳、医疗卫生部门供应链脱碳,以及经济和社会环境脱碳。
“如果按照HCWH路线图中描述的三条路径去规划落地项目,能帮助全球医疗卫生部门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4年至2050年间,医疗卫生部门潜在的减排总量将达到448亿吨二氧化碳。”袁雅婷告诉中外对话。
对健康的关注远远不够
就在《宣言》发布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执行总干事谭德塞说:“气候危机是一场健康危机,但是长时间以来,健康都只是气候讨论的脚注。”这句话似乎印证了气候与健康议题的处境。
从议程活动数量和规格看,气候与健康“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我们留意到,气候与健康议题在中国与会者的私下谈话中很少被谈及。打开国际主流媒体的网站,关于这届COP气候与健康的报道依然不多。
蔡闻佳认为气候与健康议题受到的社会关注度并不理想。
“在我们关注的几个微博主流媒体上,大概每年平均有 1400 多篇的帖子讨论气候变化,其中只有8.5%跟健康有关系。各省的官方纸媒只有 6% 会在讲到气候变化问题的时候提到健康,比重比较低。”她引述《柳叶刀人群健康和气候变化倒计时中国报告》中的数据说到。
她认为,就中国而言,气候健康的科研投入也需要继续增加。目前该议题科研项目中,只有两个属于中国最高级别的“重点研发级计划项目”,“投入可能不超过三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