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日益升高的危险浪潮

随着沿海低洼地区日益城市化,气候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乔丹•麦克格拉纳汉、黛博拉•巴尔克和布里奇特•安德森认为,现是中国该关注这一问题的时候了。
中文

沿海低洼地区的城市灾害和环境危险地区都多得不成比例。气候变化将加大这两方面的风险。特别是海平面上升将增加洪水的威胁,而更猛烈的热带风暴可能使之变本加厉。冲积平原上的低收入者尤其容易受害。

气候变化的缓和需要很长时间,已经不足以阻止这些风险的增加。况且,其他的大部分措施也都需要长时间才能见效,比如鼓励在环境更加适宜的地区发展城市,或者对沿海城市进行改造,增加抗灾能力。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到这个风险的本质和它的巨大,以便及时采取行动、确定目标。关于气候变化威胁的信息一般只局限在地方。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我们也必须认识它已经开始带来国际性的沿海风险,这很重要。

人类在沿海的定居由来已久,这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贸易机会,但是也带来了各种威胁。在历史上,海岸对于贸易国家和帝国来说尤具有吸引力。比如,在印度尼西亚,马打蓝帝国主要依靠种植水稻的农民的进贡,其城市和遗迹都集中在内陆,而依赖贸易控制的室利佛逝帝国则偏爱沿海城市。在殖民时代,殖民主义和国际贸易的扩张促使沿海地区出现了许多现代城市。

近年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人口向沿海地区移动。随着空中运输相对重要性的增加,海运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至少在运输的重量上,海运仍然占据着支配性地位。美国的进出口货物中,在价值上海运只占不到一半,但是在重量上却占四分之三。而在其他国家,海运地位的下降更加不明显。日本的海运占其货运总价值的四分之三,总重量的99%。尽管有的人可能会说,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是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是有史以来贸易推动沿海发展的最佳例证。

严重的后果

沿海地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后果。城市系统极大改变了水、能源和物资的流动,改变着既有的生态系统。千年生态评估系统对沿海系统作出的结论是:沿海生态系统,无论是陆地还是近海系统,都是世界上最富饶的,但受到人类定居活动的威胁也最大。据估计,有三分之一的沿海红树林和五分之一的珊瑚礁已经消失。世界许多地区的沿海鱼量都急剧减少了。

最近科学家们对亚洲12个主要城市的海港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除了1个之外,其余11个在近几十年里都发生了剧烈的渔业衰退(以及许多其他环境问题)。

许多沿海居民都到洪水的威胁,特别是在高潮位伴随着风暴潮和/或河水高流量时。从1994年到2004年,在全世界发生的1,562次洪灾中,亚洲占了大约三分之一,在12万遇难人口中占了一半,在200万受害人口中占98%。在亚洲,大量人口居住在各大河流(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湄公河和长江)的冲积平原和沿海多气旋地区(如孟加拉湾、南中国海、日本和菲律宾)。

城市发展的一些特点增加了洪水发生的几率。水在建设后的地面上流得更快,加大了洪峰和水灾的风险性,特别是在下水系统没有得到相应改造的时候。在世界许多地方,开发者们抽干了湿地的水,有时这减少了疟疾的肆虐,并且为城市发展开辟出宝贵的土地,但是在海潮引起的洪灾发生时,也失去了一个缓冲地带。特别在三角洲地区,土地硬化、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沉淀、水治理引起沉积率减小,这些因素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增加了洪灾的风险,也带来了其他问题。

经济活动和城市发展经常增加环境压力,带来洪灾,其中,最容易受害的是低收入社区和贫困人群。一方面,洪灾真的发生时,无论采取保护措施,还是适应或逃难,富裕社区和人群的处境都更加有利(这在针对卡特里娜飓风以及新奥尔良的媒体报道和研究中论证得很清楚)。另一方面,低收入国家城市中最贫穷的居民常常被迫(无论是明确地还是暗地里)住在冲积平原以及其他有潜在危险的地区,因为他们没钱住在更适宜的地方。

气候变化会在沿海地区增加洪水泛滥的风险,还会引起其他环境破坏。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估计,从1990年到21世纪80年代,全球海平面将平均上升22到34厘米。海平面上升(每个世纪超过1米)比原来快了很多,这会加速格陵兰岛冰川的融化和南极西部冰盖的崩溃,尽管大家认为本世纪内上述情况还不会发生。据估计,如果没有其他变化,海平面上升38厘米,由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受灾人数就会增加五倍。

如果鼓励人们和企业从沿海搬走,至少离开危险最大的海岸地区,人类定居地区面临的威胁就会减少,同时也能减小人类定居给沿海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压力。但是目前的人口流动方向恰恰相反。由于人们对城市发展的特征和涌向沿海的移民的动因很不了解,要逆转这个人口流动方向,似乎会很费时间,也很费钱,或者既费时间又费钱。特别是将人口从沿海地区转移,如果考虑不周或者政治短视,会给关键的沿海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无法为内陆或者沿海地区更适宜的新址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很危险的。我们亟需采取更适当的措施,越早越好。

为了给最易受害城市的迁移寻找有效而公平的方法,我们需要对城市在沿海地区的发展为什么(在有些情况下是否)比内陆要快有更好的认识。要避免沿海发展的倾斜政策(比如中国的经济特区,下文将提及那里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沿海地区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从长远来说,这会使情况有所改观。在城市选址时,从沿海平原改到海拔较高的地方,进行较小的调整,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但是,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中,20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无家可归,这次经验说明,除非最容易受害的居民的生命和生计遭遇更大的危害,要制定更加有约束性的沿海定居政策,还面临很多困难。

我们也可以鼓励沿海的发展去适应气候变化。迄今,由气候变化激发的适应行动还非常少。但是,那些可以减少现存的与天气相关的风险的措施,同时也可以用于适应气候。在城市基础设施中采取适应措施同样非常费钱或费时间。如果进行新区域开发的时候就采取类似行动,似乎要比基础设施到位之后再做要容易一些。有人建议,应该在发展的辅助项目中引入有助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更笼统地说,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行动、其他形式的抗灾准备以及地方环境性健康事务的应对措施之间,存在着重要的重合区域,比如得到改善的用水、公共卫生、废物处理和排水系统。尤其对于城市贫民来说,如果那些将人们驱逐到洪水易发地区的土地问题能够得到公正解决,他们的境遇将大为改观。

中国和孟加拉

低海拔沿海地区(LECZ),在这里指的是靠近海岸线、海拔10米以下的地区。据2000年的估计,这一地区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却集中了10%的人口。在这一地区的6亿居民中,由3.6亿住在城市。与全世界不足50%的城市化水平相比,LECZ的城市化高达60%。

中国是低海拔沿海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孟加拉国占第三位。而且,中国是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沿海的城市发展尤其之快;孟加拉国有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三角洲,全国有将近一半的人口(46%)都居住在低海拔沿海地区。这两个国家的城市发展模式引起了高度注意,人们认识到必须尽快开始适应气候变化。

1990年到2000年,孟加拉和中国低海拔沿海地区的人口增长都是全国人口增长率的两倍左右,而且,两国低海拔沿海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都特别快。据“全球城乡绘制计划”(Global Rural-Urban Mapping Project)的估计,这一时期中国低海拔沿海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超过了全国增长率的三倍,但是联合国以及中国人口普查的估计比这个数字还要高。

就这样,尽管气候变化给沿海地区带来的危险在不断增加,但这些最受威胁地区的人口增长却格外迅速。其中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城市化,尽管孟加拉的洪水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关注点,而且低海拔沿海地区的农村人口增长明显快于全国城市的平均水平。中国涌向沿海的移民潮同样和城市化有关,但贸易导向的经济战略和沿海城市发展的倾斜政策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国在迅速城市化,人口向沿海移动,经济自由化和经济增长推动了这些人口统计学上的趋势发展,这些都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的地理优势,由于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而更加突出。人们估计,(沿海地区的发展)地理优势的作用和优惠政策的作用差不多一样大。通过经济特区增强沿海地区的优势,中国不仅现在正把越来越多的人吸引到沿海,而且还在建立起一个城市架构,未来也会继续吸引人们前往。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遏制这个趋势了,否则,住在低海拔沿海地区的人和中国的经济成就都可能面临危险。

总的来说,气候变化给孟加拉国带来的威胁和麻烦要比中国多得多。中国的低海拔沿海地区只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而孟加拉则占五分之二还多。但是,由于中国发展所依靠的政策还没有把气候变化当作一个严重的问题,也面临着潜在的严重威胁。

乔丹·麦克格拉纳汉,国际环境与发展学会(IIED,位于伦敦)人类定居集团(Human Settlement Group)主任。

黛博拉·巴尔克,纽约城市大学(CUNY)人口统计研究所副所长,巴鲁学院副教授。

布里奇特·安德森,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CIESIN)副研究员。

首页图片yunmeng

注:本文是一篇报告摘要,该报告刊登于《环境与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