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通向哥本哈根之路的全球减排路线图之二

为了实现低碳发展,中国必须完成并改善它的节约能源计划,胡鞍钢在他的三篇连载文章中的第二部分提到。
中文

[本文由本网站和美国鲁特格斯大学的气候变化和社会政策行动合作刊发]

目前中国实施了最积极的节能减排政策,其目标极具挑战性,难度非常大。中国“十一五”规划(2006-2010)目标是5年内单位GDP能耗下降20%,即达到单位GDP能耗从1.22吨标准煤下降到0.97吨标准煤的水平。根据十五时期中国GDP增长速度,即便“十一五”期间中国GDP增长率平均按10%的速度增长,那么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不能超过5.2%。2006和2007两年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和GDP增长速度已经显示,这一调整幅度太大,不容易完成。相比之下,欧盟只承诺到2020年用15年的时间使单位GDP能耗下降20%。

但中国能源消耗与主要污染排放出现了拐点,开始下降,这为下一届政府奠定了基础。2006年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3%,2007年进一步下降3.2%,这是近几年来能耗首次下降;2007年两类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与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也分别下降4.66%与3.14%。

一般来说,从政策的制订到实际效果显现需要较长时间。而由于存在基础设施惰性,从节能降耗政策措施的出台实际效果的显现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十一五”头两年未能完成预定目标也是正常的。

中国大幅度降低能耗是有历史借鉴的。中国在“六五”期间年均GDP能耗下降5.2%,“八五”年均下降5.7%,“九五”年均下降8.0%。因此,2008-2010年实现年均单位GDP 能耗降低5.4%的目标是可能的。需要指出的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工业结构、城市化水平、贸易结构等与以往不同,这给节能减排带来很大难度。但“十一五”期间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政府政治意愿、经济投入和行政推动力也都是空前的。因此,“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国是有可能实现较低能耗目标的。

实际上,“十一五”期间降低能耗20%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目标,而且成为中国政府对世界和本国人民做出的政治承诺,它显示了中国政府推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治意愿和决心。这一目标是中国迈向低碳经济之路的第一次大规模尝试,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

但中国在减排方面的国际政策并没有与世界同步。中国至今仍以发展中国家的资格,不承担具体减排任务,没有做出公开承诺,没有为全球减排协议的达成做出贡献。

如果公开对全世界做出减排承诺,并由中央政府设定减排的国家目标,将极大推动中国国内的减排进度。中国参与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和全球治理,接受某些气候规则可以成为实现能源政策和环境政策良治的推动力和契机。更重要的是,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将加剧各国在减排上的压力。不积极主动加入全球减排行列意味着选择一场公共资源战争,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黑色战争。

从长远来看,公开承诺减排与中国中央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一致的,其内涵、目标和过程也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目标和过程是一致的。

目前,全球减排的路线图已经非常明确,即:
•到2020 年 – 二氧化碳当量应达到峰值。
•到2030 年 – 年排放量应低于350 亿吨。
•到2050 年 – 年排放量应低于200 亿吨。

我认为,中国减排的路线图应当与全球路线图同步,并分为“三步走”或三个阶段:
•到2020 年 – 二氧化碳当量应达到峰值。
•到2030 年 – 年排放量应低于22亿吨。实现碳排放的大幅度下降,达到1990年的排放水平。
•到2050 年 – 年排放量应低于11亿吨。实现碳排放总量下降到1990年排放水平的一半。

中国是否公开承诺减排并公布减排路线图,涉及到中国未来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本质是中国国家利益是否与人类发展的利益相一致。

中国承担这样一个严肃性的减排任务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步是承诺,第二步才谈如何做。现在中国领导人的决策将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1987年根据邓小平的指示,提出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现在看,三步走的目标基本实现,特别是小康目标已经基本达到。面对质疑,邓小平说,也许下一代比我们更聪明些,会找到实际解决的方法。

在这样的重大决策面前,中国现在的领导人应当向邓小平学习,明确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相信后代比我们更聪明。在减排承诺问题上,现在的领导人在任至多10年,不可能在任期内完成减排承诺,他也没必要做到。但是,他提出这个设想却是需要几代人不断的持续努力做到,他只需承诺就够了。

从1750年以来,世界进行了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就是英国工业革命,中国失去了机会。第二次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工业革命,中国也同样失去了机会。第三次工业革命,是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信息革命。当时中国的领导人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重大历史变化,中国抓住了这次信息革命的重大机遇。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可以说这一次全球减排,就是绿色工业革命的标志。如果说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失去了机会,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是追随者的话,我们希望这一次工业革命要成为领导者、创新者和驱动者,和美国和欧盟和日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领导这场革命。

可以预见,今后中国发展的最大国际和国内背景就是气候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领导人面临两大迫切问题:一是如何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即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二是如何参与全球治理,即从国家治理转向地区治理、全球治理。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国现在的领导人要意识到这个历史的趋势,与世界同步,与人类同步。因此,中国的减排路线图就应当是世界的路线图。

下一篇: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胡鞍钢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任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教授、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是一流的政策智库成员。他同时任供政府高级官员阅读的参考刊物《中国国情研究报告》主编。

本文由本网站和美国鲁特格斯大学的气候变化和社会政策行动合作刊发

首页图片由kongha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