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中国减排的严峻挑战(二)

尽管目前经济前景堪忧,但是潘家华主张中国不能够放弃其对节能减排的承诺。本文为全文第二部分。
中文

“十一五”规划的各项指标中,节能减排任务最为艰巨。尤其是2006年至2007年持续两年经济高速增长,使得能源消费快速攀升,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形势严峻。但进入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中国,第四季度经济出现滑坡,节能减排的压力似乎随着经济危机的来临而消失。

2006年初,中国公布“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定量的节能减排目标,并界定为约束性指标。这些目标规定,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化学需氧量(COD)同比在绝对量上下降10%。这些指标完成难度极大,在随后几年,关于“减排目标是否过高”的争论一直不断。

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中国能源消费出现负增长,与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情况类似,减排似乎自然实现。根据中国电力联合会(2009)的数据,2008年9月,全国电力需求急速下滑,发电量增幅仅3.4%。随后,电力需求降势加速。2008年10月,单月发电量出现4%的负增长。成为1999年以来,扣除春节因素,全社会用电量和发电量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59%,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4.42%和5.95%,均超额完成年度指标要求。由于2008年的减排绩效突出,使得近三年累计情况也接近目标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0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6.61%和8.95%。

金融危机帮了中国节能减排的忙。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危机总会过去,长远的挑战并不会消失。尤其是温室气体减排,挑战将更为严峻。

中国的节能减排目标会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下顺利得以实现,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的长远目标会水到渠成。温室气体减排与节能减排并非完全一致,节能减少了能源消费,当然就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也就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从这一意义上,两者具有一致性。但是,二氧化硫、粉尘等大气污染物可以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加以控制,如脱硫设备。尽管温室气体可以通过工程方法捕获并埋存在地下,但目前并无商业可行性。而且,常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在人均收入一万美元左右时,即基本得到控制,而温室气体在人均收入三万美元时,在一些国家仍呈上升趋势。

温室排放与收入水平的关联 


引自潘家华,郑艳 (2009)

图2描述了14个主要经济体1960年至2004年人均收入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有几个特征明确可辨。首先,人均收入水平随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而提高,在人均GDP低于一万美元时,上升较快,达到一万五千美元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趋缓。有的国家如法国、德国,甚至人均收入增加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但总体趋势是人均收入水平与人均温室气体排放呈正相关。第二,在同一发展水平,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可以有很大差异。北美和澳大利亚的人均排放水平,与相同收入水平的欧洲和日本高出一倍。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表面看是北美和澳大利亚资源丰富,欧洲日本资源相对匮乏。但真正原因还在于政策导向。欧洲和日本注重公共交通,强调能源效率,征能源税、气候税,欧洲的汽油价格高出美国一倍。这说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差别,可以导致巨大的排放差异。第三,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目前的收入水平尚低,人均排放水平也较低。南非、韩国、墨西哥的排放水平已接近欧洲水平但人均收入尚有差距。这就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走低碳发展道路,很可能需要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造成威胁。同样,发达国家需要降低排放水平,帮助发展中国家走低碳发展道路。

历史数据表明,发达国家的排放已经趋缓乃至下降,发展中国家排放量随收入增加而上升。那么未来的排放趋势如何呢?国际能源署统计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国家集团1990和2006的实际排放以及2030年的预测排放总量。相对于1990年排放水平,发达经济体几乎没有增加排放量,俄罗斯和其他经济转轨国家和欧盟基本出现负增长。而发展中经济体则大幅增加。发展中国家排放量在这16年间增长了一倍以上。中国更是增长了一点五倍。到2030年,如果不采取强制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将保持稳定,有的国家如日本仍将保持负增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展中国家将加增近一倍,印度甚至净增两倍。2030的排放格局,将是发展中国家占据大半壁江山。中国的排放总量,将可能是美国和欧盟二十七国的总和。

从长远看,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并不会因经济危机而得以缓减。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核电需要大量投资,而且有一定时间周期,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太阳能的商业化竞争力提高也需要时间,中国能源清洁化进程艰苦而漫长。中国的能效技术提高迅速,以同样产出来说,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会大幅下降,但收入的增加将导致生活质量的改善,家用小汽车会更为普及,住房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而且,中国的人口还将有所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是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发达国家,生活水平提高的空间较为有限,人口数量稳中有降。能源清洁化和能效的提高,均会在绝对数量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不采取减排措施,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也微乎其微甚至为负的真正原因。

全球经济危机正在化解中国的节能减排压力,但是这种化解只是暂时的,我们需要从长计议,近期应对金融危机,着眼经济复苏与长远发展,走低碳发展之路,提高能效,改善能源结构,大幅开发清洁能源、防止温室气体限排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硬约束。


潘家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首页图片由LH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