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尼罗河之死(2)

对于埃及而言,气候危机势不可挡。所有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都充满了犬儒主义和宿命论的观点。三角洲地区或许已经被推向死亡。杰克•申科报道。
中文

拉斯巴尔是位于尼罗河支流达米耶塔入海口的一个小小的度假胜地。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埃及小说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的笔下,这里是那些富人们为了躲避开罗那令人难捱的酷暑的夏日天堂。今天,这里矮矮的、粉红色的灯塔以及大街上不计其数的、低矮废弃的度假屋让人们隐约地感觉到这里像是一座19世纪50年代的迪斯尼乐园。

尽管七八月份的拉斯巴尔依然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作为一个海滨胜地,拉斯巴尔的地位已经被那些受到消费者热捧的新一代度假小镇所取代,比如沙姆沙伊赫马利那、以及赫尔格达等。然而,取代旅游业的是许多新建的工厂,其中包括一些附近居民认为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工厂。环境部在最后一分钟做出决定,没有将达米耶塔地区认定为自然保护区。而恰恰与此同时,一个工厂便来到了这一地区。众人皆知,这是一个引发众怒、强奸民意的后门交易。

这次事件中,当地的民众设法推迟工厂的修建。然而,其他的工厂仍然存在。“早晨在这里,你除了浓烟,什么也看不到。”正在河边钓鱼的穆罕默德·法兹亚告诉我。这条河紧邻一个由国有Mopco公司运营的工业综合企业。“替我们给它照张相吧,这样我们就能证明是谁正在扼杀我们的孩子。我们希望工厂都搬走。”

然而,许多驻开罗的专家都坚持认为,由于像穆罕默德这样的普通民众对于情况缺乏了解,这使得应对尼罗河三角洲所面临的重大的生态变化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声称,农民们所受的教育非常有限,因此很难改变他们。但是,这些专家却错了:在尼罗河水仍然相对充裕的三角洲南部地区,那里的农民对气候变化所知甚少。而那些北方的农民却已经痛苦地意识到隐藏在他们的土地死亡背后的科学道理。

但是,他们没有时间去听一个一边大肆宣扬环保言论,一边却迫不及待地将环境,连同当地民众一同出卖的政府的喋喋不休。

在埃及,金钱决定一切。一旦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比如说建在达米耶塔的工厂,或者是在代盖赫利耶省很有势力的拜德拉瓦伊族——的利益受到威胁,可持续发展便会被他们置之脑后。在环境保护这个问题上,胡斯尼·穆巴拉克总统的核心团队的欺压百姓和利己主义作风已经使他们在群众中丧失了道德威信。

虽然科学家、学者、社区组织者们都在共同努力,告诉埃及的民众气候变化的危险。但是,让人感到困惑的是,这些项目的重点究竟是应该落在推广对付气候变化的方法上,还是应该落在将气候变化看作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实,从而接受它并鼓励人们找到适应国家未来生态不确定性的新的方法上。

由于公众普遍认为导致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是西方社会,因此这些努力都举步维艰。“气候变化不是我们的责任。”亚历山大大学的萨拉哈·索利曼教授说道。他指出,埃及在全球碳排放量中仅仅占到0.5%,还不到美国人均碳排放量的九分之一。“可是,不幸的是,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后果却是不分国界的。”

越来越多的人口、逐渐减少的土地、不断匮乏的水源、日益降低的粮食产量,这场危机势不可挡。这场危机使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在谈论气候变化时语气中充满了犬儒主义和宿命论的观点。有些主管环境问题并且从事高端科研工作的高官甚至不相信气候变化的真实性。还有一些人则认为,这个问题太大了,人类的介入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听天由命吧,”一位三角洲地区重镇的环境官员告诉我说,“如果三角洲消失了,我们还会找到新的居住地。如果埃及对于玛利亚和约瑟来说足够大的话,那么对于我们所有这些人来说,也够大了。”

当然,如果海平面的确大幅度升高,“那么,争论就结束了,”开罗美国大学的瑞克·塔特维勒说道,“陆地将会沉入水下,粮食生产就结束了。”

因此,许多人现在将埃及的未来寄希望于远离三角洲的地区,一片刚刚从沙漠中争取回来的土地。自从法老时期,人们刚刚开始开垦三角洲地区时起,埃及的政治领导人们都以是否有能力通过治理尼罗河来灌溉这片土地来确立他们的统治地位。穆罕默德·阿里克罗默勋爵 、以及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都曾启动大型项目来控制和治理这条河流的季节性洪水。如今,穆巴拉克也跟随着这些前人的脚步。但是,他却不是为了拯救这条河流,而是建起一套复杂的运河网络和抽水站,将尼罗河水抽出,输送到东部和西部的沙漠峡谷。因此,那里的沙漠正逐渐染上了绿意。

你能够在三角洲的边缘地带看到这些新大陆的身影。开罗-亚历山大沙漠大道的巨型广告招牌背后是农业综合企业所拥有的田野,这些田野连绵数英里。而广告招牌上的豪华别墅和休闲住所是埃及上层中产阶级梦想的世外桃源。

这些广告牌背后的新大陆是另外一种避难所。这回它成为了整个国家的避难所。这些新大陆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因此他们的存在只会加速三角洲的灭亡。三角洲曾经是埃及颈上熠熠发光的珠宝,也是其生存的基础。然而,今天,这一地区或许已经被推向了死亡。

来源:www.guardian.co.uk/

卫报新闻传媒有限公司2009年版权所有

首页图片来自 World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