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美国满意了?

中文

年初布鲁金斯学会专家曾传言,将要出任奥巴马任内美国驻华大使的李侃如到中国来推销中美气候变化合作时提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好模式是:中美合作,定基本的标准,然后OPEC国家加入,然后欧盟加入,然后扩大到全球范围。

这个做法在中国学界不是没有市场。

我记得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一个会议上,胡鞍钢教授就说联合国根本干不了应对气候变化这事。

今天看来,事态越来越像李侃如和胡鞍钢说的那样。各方努力了2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却没有真正通过一个有执行效力的协议。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和美国的态度对议程和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可能也包括苏丹和委内瑞拉。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明年COP16,先在波恩,然后是墨西哥城,会发生什么?

如果按照两位中美专家的观点,显然美国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赢家。首先,美国不减排没有成为攻击目标,当然大家也相信因为国会的影响,奥巴马没办法做出更多承诺,承诺了也很难实现。其次,大会失败到这个地步,联合国的确没法交代。

中国呢,坚持强硬的立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看上去也没什么损失。某谈判代表在18日凌晨12时还私下说很快要开中国代表团的新闻发布会,可是后来却没了消息。半夜的全体缔约方大会上,中国代表团一直一声不吭。看上去,没什么对中国不利的局面出现。

其实,25个国家先定出协议草案的模式已经和中美合作再扩大的模式类似,只不过一个在联合国范围之外,一个在之内。而决定这一点的,可能还是在京都议定书。发展中国家明确坚持这个,美国不能接受,联合国模式似乎很难有结果。

也许,双轨并一轨,真的是唯一解决方案。当然,各方需要台阶,需要妥协,更需要不能在名义和内容上否定京都议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