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时代》
埃里克·罗斯顿
沃克出版公司2009年版
“生活要素为何成为文明的最大威胁?” 埃里克·罗斯顿的《碳时代》这个颇有噱头的副标题,告诉读者围绕目前的碳排放危机将展开一场激烈争论。这部著作洋洋洒洒,不仅原因所有相关情况详细阐述了气候变化的主题,在进入主题之前还不厌其烦地介绍了一大堆关于能源和火电的历史掌故。
最近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的各种创新观点,都可以在本书详尽的附录里找到技术证据作为支持。本书的简装本已经广为流传,似乎比之前的所有作品都更切中要害。
作者罗斯顿是一位科普作家,目前任职于华盛顿的一家智库。他的经历非常丰富,从研究实验室到学术建档、工业流水线再到外太空全都干过,这使得他对碳在从大爆炸理论到自行车等各个方面的基本作用有了深入的了解。罗斯顿强调的重点是出于保护和绿色责任,要加强对碳捕获与存储所需新能源和新材料的投资,但他也指出了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科学家们提出的标准都是有所保留的,而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则把这些当作可以实现的底线。”
这些学术上的分裂威胁到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特别是由于地球本应遵循地质时间的活动变化“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屈从于人类的速度”,我们进行彻底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现在工业对地球的重塑作用已经赶上火山和天气因素。现在重新考虑已经来不及了。
对基础科学的无知常常阻碍关于如何遏止气候变化的讨论,考虑到这一点,罗斯顿敦促决策者、经济学家、活动家和哗众取宠的传媒“主播”们(不管他们的态度是煽动性的还是无礼的)都不要再胡言乱语,要把眼界放得宽一点。当然,比起掌握气候变化趋势和天气模式之间的区别、计算出美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是中国的4 倍,这一点做起来要更加复杂。罗斯顿试图厘清地球碳循环的工作原理,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他还努力用进化论揭示人类在后工业化时代的不适。
这本226页的著作阐述了系统的复杂性、综合性和相互关联,引经据典,脚注无数。行文中有很多双关语,罗斯顿在努力厘清“碳循环的来龙去脉”的同时,也努力让文字变得生动有趣。有时,罗斯顿想让某些焦头烂额的问题显得轻松的方式似乎有点蹩脚。比如,他写道:“银杏在生殖方面还保留着藻类老祖宗的特性,它们的精子游着泳去寻找卵子,只不过这一切发生在离地面70英尺高的空中。至于尺寸嘛……银杏拥有地球上最大的精子。”
这类题外话还包括被当作活化石和神圣植物的“原始”银杏如何适应并经受住极端环境的考验。1945年的广岛原子弹爆炸中,一棵离爆炸中心只有几米远的银杏树遭到了辐射的浩劫。但就在第一个核冬天过去之后的1946年早春,它竟然又长出了嫩绿的新芽;而远在8公里外的竹子却和这个城市的8万人一起化为灰烬。对此,罗斯顿感到惊异无比。
“只有技术才会把非自然的选择强加给生物,”罗斯顿在采访几十位科学家并翻阅大量学术专著后得到这个结论。他从光怪陆离的真实科学记录中挑出了形形色色的材 料,引人入胜而且非常有用,并且非常注意去伪存真。因此,这是一本值得认真研读并一读再读的资料著作,并非走马观花的肤浅消遣。
《碳时代》是对科学文献的一次全面概括,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引用来自90年代中期的一本科幻小说。德国作家温弗里德·格奥尔格·泽尔巴德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这些依靠燃有机物生活的动物所面临的困境:
“我们之所以能遍布全球,靠的就是把高等些的植物变成木炭,不断烧掉所有能烧的东西。从第一个取火工具开始……它一直都在燃烧。和我们的身体及欲望一样,我们 发明的机器拥有一颗正在慢慢变成灰烬的心脏。从最早开始,人类文明就只不过是一团越来越亮的奇怪冷光,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衰弱,什么时候将消散如烟。 眼下,我们的城市仍然彻夜通明,这场地域之火仍在蔓延。”
罗斯顿担心涌入大气的碳排放给下一代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里查德·斯马尔利告诉他,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的驱动力更可能来自灾难性事件而非英雄的领导,因此罗斯顿的叙述有些虎头蛇尾,并没有给出一个原创性的解决方案。
简·麦克贾克,曾任英国《独立报》通讯员,致力于亚洲、拉美和中东环境问题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