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峰会本周一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召开。然而,重量级的国际会议中很少有像这次一样,在各方的相互指责声中拉开序幕。自从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谈无果而终后,去年召开的坎昆会议中,人们所做的重拾全球气候谈判的努力,如今也面临着终止的危险。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简单。应对全球变暖的问题就需要对碳排放加以控制。而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很明朗,那就是,富裕国家必须承担主要责任。毕竟,自工业化时期以来,大气中增加的碳绝大部分都是由富裕国家造成的。而富裕国家却同样认为,就新兴经济体国家目前的碳排放增长速度而言,任何单边行动都不足以解决问题。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排放国,印度位居第四。但是,就人均排放而言,这两个国家却只是第二大排放国美国的一小部分。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展开的谈判已经持续了17年之久,并且还将继续下去。目前,这些谈判取得的一个显著成果就是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对富裕国家的减排义务做出了法律规定,要求他们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碳排放。议定书的第一个承诺期将于2012年12月到期。而哥本哈根峰会后,发达国家却拒绝就第二承诺期做出承诺。
各种迹象表明,这些国家将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美国自始自终就未曾批准该协议。而曾经在推进协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日本如今却拒绝进入第二承诺期。日本全球事务审议官平松贤司表示,“我们呼吁建立一个包括所有国家的全面的新的全球框架。”
2009年中旬以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大国一直试图打破僵局,承诺对各自的碳强度进行消减。虽然他们明白,要想赶上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他们的工业化水平还差的很远。也多亏了他们做出的这些努力,联合国才不至于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颜面扫地,才能够宣布坎昆峰会圆满成功。可是如今,发展中国家的观点似乎也在改变。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再做出让步了。因为,无论怎样,富裕国家依然不同意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做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承诺。
因此,发展中国家开始拒绝做出退让。印度环境部长嘉彦缇·纳塔拉吉近期就表示,“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它是其它一切问题的先决条件。”然而,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俄罗斯等国却宣称,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如果不做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承诺的话,他们也不会采取任何动作。就这样,在相互的指责中,谈判陷入了僵局。
这种情况下,今年峰会的东道国南非的处境就非常尴尬。因为,没有一个东道国希望会议砸在自己手上。可是如今,大概也只有像纳尔逊·曼德拉那样,独具政治风范的领导人才能令气候谈判重整旗鼓。根据联合国的规定,每份协议都必须在193个成员国之间达成共识。UNFCCC执行秘书长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还是指望能够克隆出193位纳尔逊·曼德拉吧。
当各国互相推诿踌躇不前的时候,人类行为所导致的气候变化也愈加证据确凿。世界气象组织(WMO)不久前刚刚公布的报告显示,温室气体所导致的热效应在1990年至2010年期间增加了29%,其中二氧化碳占80%。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经从工业化时代初期的不足250PPM上升到如今的389PPM。WMO总干事米歇尔·雅罗在公布报告时表示,“即便我们从今天起就停止排放温室气体——尽管事实远非如此,这些气体依然会在大气中逗留数十年,因此,还会继续对地球和气候的平衡造成影响。”
早在2007年,由气候科学各领域的所有杰出专家所组成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就曾警告说,各国政府应尽一切力量,将全球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上的2摄氏度以内,因为任何超出这一幅度的温升都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然而,各国政府却罔顾这一警告,依然踌躇不前。国际能源署(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最近就表示,“如果我们无法达成一份能够在2017年之前生效的国际协议的话,(将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大门就永远地关上了。”
这么说的原因就是,平均温升并不等于世界各地有着相同的温升幅度。如果温升幅度一致的话,情况相对就简单得多。不仅如此,实际上,世界很多地区还会乐于如此。然而,正如IPCC在上周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温度升高就意味着暴风雨、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不仅会愈加频发,而且其程度也将更加剧烈。该报告还预测,高温和强降雨的侵袭也将更加频繁。目前,变化已经开始。100多位科研人员和政策专家在经过两年的研究后认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候发生极端改变的可能性至少为66%。
菲格雷斯表示:“ IPCC新发布的报告非常明白地提醒我们: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已经导致了洪水和高温的频发。而且,如果我们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置之不理,那么洪水和高温的发生将更加频繁,程度也将更加严重。我们的世界是否具有更强的气候适应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降低排放的速度,同时也取决于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发展中国家中那些贫困、脆弱的人们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应对不可避免的情况的发生。”
“因此,参加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国家必须敲定去年在墨西哥达成的制度框架,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可怕后果、并控制其排放。而且,为了控制全球排放,各国必须对《京都议定书》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并且找到一个合适的途径,达成一个范围更广、标准更高、约束力更强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
她的话得到了环保主义者的响应。绿色和平组织国际气候政策协调员托芙•玛利亚•莱丁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明确指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气候变化不仅引发了极端气候现象,还使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冲击不断升级,而发展中国家正在越来越多地承受着这种冲击。”
“以减排为宗旨的国际气候磋商持续了20年。而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我们不再需要报告或者研究来证明采取行动的必要性了;依赖于化石燃料已经使我们盲目地走向了悬崖边缘。”
现在,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清楚地认识到人类正在引起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已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这种不良影响很有可能日趋恶化。然而,尽管如此,那些参加主要经济体论坛的官僚主义者们于11月中旬在美国开完会之后,并没有就各自政府将采取何种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达成任何协议。
事实上,有报道称,对于在2020年之前就气候问题达成任何有意义的全球协议,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彻底不抱任何希望。而一些相对乐观的国家则将希望放在了2016年。
针对这类报道,小岛屿国家联盟称:在这一问题上,任何一丝耽搁都是“不计后果和不负责任的”。小岛屿国家联盟中不乏那些深受全球变暖所致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国家。但是,各种迹象表明,各国政府都打算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报告称2010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上一年增长了5%以上。
乔伊迪普•格普塔,中外对话第三极项目总监(南亚)
图片来源:UNclimate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