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突破气候新闻极限

气候报道记者陆振华认为,虽然气候大会接连让记者们失望、落寞,然而这一领域仍旧有好题材可报道。最重要的是选好报道的角度。
中文

对于气候新闻记者来说,每年年底的联合国气候谈判缔约方大会(COP)都是一次聚会。然而,在下周举行的德班会议前,据我所知,前往德班的中国记者寥寥无几。

这与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COP15时的情形形成的强烈反差,多少让人感到一些落寞。哥本哈根会议时,毋庸说中央媒体或主流市场化媒体,就是中国很多城市的地方报纸都派了记者前往。

我们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似乎没有哪一领域的新闻像气候新闻一样,因为政治谈判的艰难时局而影响到媒体的积极性的。比如马拉松式的欧洲债务危机解决方案的谈判,欧洲、乃至全球国家领导人在欧盟峰会和G20会议时悉数登场,无论就此问题取得进展多么微小,宏观经济和金融条线的记者都可以从镁光灯下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那里找到安慰。

但是气候谈判已经成了领导人们遗忘的角落。不管哥本哈根会议时的首脑峰会如何波诡云谲,包括德班会议在内,今后四、五年的谈判会场想要重现丹麦式繁华,似乎已经注定是奢望。这从墨西哥坎昆会议(COP16)就已经显出了端倪:没有主要国家的政府首脑前往参加。

当然,联合国气候谈判本身就是部长级会议;哥本哈根之所以引人注目,与丹麦政府大力推动邀请,成功举行首脑峰会直接相关:领导人密室谈判、外交对攻、丹麦文本······政治是最好的“春药”,不是吗?

自从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气候领域就缺乏大新闻。气候记者早已审美疲劳。即便欧盟现在将中期减排目标从20%提高到30%,如果没有美国或者中国的跟进,那么欧盟的动作也只是独角戏,何况这在目前的局势下是不可能发生的。

中国做出更大动作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去年有一位碳市场领域的资深人士拜访国家主管部门后与我交流。他说,官员们私下、非正式地对他讲,中国顶住国际谈判的压力,实施国内自主减排而不接受强制减排,坚持住这一底线到2013、2014年也没有问题。

再回到2009年哥本哈根会场。我与一名来自NGO的气候项目官员在中国代表团办公室遇到了一位中国谈判代表。当时,中国正受到欧盟、尤其是美国强大的谈判攻势。他轻松地对我们说:我们还有很多牌没有出。

所以,气候谈判就是政治博弈,这没有任何疑问。美国又何尝不是。国会两党就美国环保署(EPA)监管温室气体排放权力的斗争持续发酵,甚至看到主张取消EPA权力的一方力量占上风的几率大大高于支持EPA的一方。国内政治决定外交政策,这是显而易见的。

我想,没有人会否认,气候新闻将经历数年的低潮期。现在,即便是中国的一些主流媒体也已经削减气候报道的数量和篇幅,而重点关注国内环境问题的报道;或者把目光聚焦在由气候谈判而应运而生的碳市场、新能源、清洁技术和地方政府低碳建设等商业新闻。

这是媒体对于气候新闻极限的一种突破。谁说没有新闻呢?比如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日本在坎昆会议更加明确地抛出放弃《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立场,全球媒体立刻展开疯狂批评。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日本却在国内自主减排并大力发展碳市场,还要与韩国的碳市场进行对接。我们应该客观地报道日本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一样。在20%的法定减排目标下,欧盟碳交易机制(EU-ETS)必将存在到2020年。美国洲际交易所欧洲期货排放市场的总监沃尔夫格在伦敦对我说,他对EU-ETS存在到2050年也是非常确信的;同时,国际碳价格的浮动与气候谈判没有关系,因为有欧盟的法律保障,进行期货交易的 EU-ETS中,一半以上的交易者都是通过其协调的。

有加利福尼亚州作为先锋,美国碳市场也呈现出从地区性的RGGI、WCI市场走向区域性的联合市场。伞形国家中的加拿大——同样是倍受国际舆论批评的国家——做出承诺说,如果美国通过有关碳市场的联邦法律,加拿大也将跟随。如此一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广大的北美市场。

中国也同样有所动作,宣布将在七个省市进行碳交易的试点。所以,虽然“国际谈判陷入僵局”这样的字眼已经不新鲜了,但是应对气候变化、自主减排以及从中挖掘本地化的商机,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也正因为如此,自由派的媒体评论可以呼吁各国就气候谈判增加政治意愿,但不能将“罪魁祸首”之名加之于上。准确、客观和平衡总是第一原则。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德班会议也肯定会有新鲜的谈判新闻,而后我们可以期待2012年的仁川会议。之后还可以观察时局的发展,是否如英国外交部气候变化特命大使约翰·阿什顿(John Ashton)所说——2015年左右达成单一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2020年左右得到缔约方的批准签署。这是我在11月拜访英国外交部时,阿什顿就英国立场做出的表态。虽然阿什顿称,这样的协议同样将尊重“共同而又区别的责任”原则,各国也不一定要在同一时间做出有法律约束性的国际承诺,但这势必将发展中国家也纳入到单一协议中。而较之于早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摆脱“雾都”之称伦敦来说,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仍有发展和排放的需要。

有矛盾就有戏剧冲突。对气候新闻极限的突破,可以从碳市场、低碳经济等商业领域入手,也可以仍从谈判本身入手。我相信,再怎么看淡德班的最后成果,南非这个海边城市仍会有好戏可看。

陆振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主页图片来自UNclimate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