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碳信息披露项目(CDP)都会要求亚洲(不包括日本)的公司发布其碳排放和防止气候变化行动的信息。CDP最新的报告今天出炉。Trucost公司研究小组的黄超妮和CDP的安提戈涅·特奥多罗对他们的研究结果做了以下说明。
碳信息披露项目(CDP)最近要求亚洲的企业披露气候变化信息。在接受调查的公司中,有一半以上期待受惠于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这是《2012年CDP亚洲(日本除外)气候变化报告》中一个重要的研究结果,这份报告由CDP和自然资本研究公司Trucost共同分析和撰写,涵盖除日本以外的亚洲所有国家。
CDP选出了他们认为与投资活动关系最密切、在该地区的经济规模和重要性方面有可比性的400家亚洲公司进行了调查。今日公布的报告显示,这400家公司中有32%做出了回应——比2011年的27%增加了近20%。23家总部设在中国的公司给出了回应,比2011年的10家有所提升。设在韩国和台湾的公司回答问卷或提供信息的比例最高。
从这些宝贵的答复中,可以深入了解企业如何应对当地出台的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的法规。
117家回复问卷的公司中,约30%从近期出台的监管法规中看到了机会。预计在未来五年内,拟议中的“限额与交易”计划和其他碳排放相关的政策将促进公司收入增长。例如,韩国推出的《温室气体排放权配额和交易法》将建立亚洲第一个全国性的排放权交易机制。上个月,为了在“限额与交易”计划开始之前提升竞争力,韩国将地方工业和电力行业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增加了一倍。
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产生碳信用额度出售给碳交易计划所涵盖的公司。预计韩国和澳大利亚的排放交易体系将在2015年启动和运行,这将使公司放弃数量有限的国际碳信用额度,在《京都议定书》下自愿承诺的国家中用于节能减排项目。为了实现“十二五”规划中公布的到2015年全国单位GDP碳排放量削减17%的目标,预计在中国进行的区域碳交易试验也需要碳信用额度。
根据联合国《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的规定,许多亚洲国家的公司将从销售碳信用额度中获利。目前,全球范围内在清洁发展机制下符合碳信用额度条件的项目,多数产生在印度和中国。
担心损害品牌
约有28%的受访公司认为他们能够利用低碳机会,大多数与低碳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商机都能带来收入增长。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企业认为低碳品牌的经济利益与迟迟不转向环保消费者的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相当。尚未转向低碳经济的企业面临的最常见的风险驱动因素是:对品牌的损害或绿色消费者的选择。
各国政府认识到,引导高碳、资源密集型企业认可低碳和资源节约型企业获得的好处,就会创造出适应性更强的“绿色”经济。许多亚洲国家正在应对食品、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企,它们面临的风险和机遇是绿色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资源密集型的增长使得亚太地区极易受到资源限制和价格波动的损害。
在上述背景下,有远见的公司正在寻找机会和为自己的品牌定位,以便在不断扩大的绿色产品市场上盈利。特别是金融和信息技术企业意识到政策法规向减碳方向转变带来的潜在利润。而金融和信息技术部门也是最有可能在被调查地区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的行业。
IT行业对答卷的答复中,主题是能源效率,而在许多金融服务公司对问卷的答复中,主题是可再生能源的融资和绿色产品的开发。CDP的碳信息披露领袖企业榜单列出了在透明度和碳减排方面领先的企业。在今年的榜单上,IT企业联想集团是唯一跻身其中的中国公司。
低碳认证需要高质量数据的支持
随着企业和消费者在采购时越来越挑剔,公司需要确凿的证据支持其在供应链、运营、产品和投资方面碳效率的说法。在回答碳信息披露项目询问时,54%的企业核证了其碳数据或保证其数据的准确性,或正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如果这些公司有更加稳定、可靠的碳计量和报告措施,他们就会在提高强制和自愿行动方面做更好的准备,鼓励该地区的上市公司更好地披露环境业绩。
由于韩国参与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公司每年都必须向监管部门报告核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能源使用信息,韩国受访者最有可能评估其数据的准确性,并核证他们的经营和外购电力的排放量。
72%的受访公司向碳信息披露项目报告了在经营、电力采购或价值链方面的排放数据。报告称,营运中的碳排放量为3.25亿吨,用电碳排放量4600万吨。报告的总排放量(以上两类之和)等于2008年韩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0%。33家企业坚信他们的碳数据是准确的,误差不超过2%。但是,许多公司认为,数据差异、测量制约或数据管理是提供可靠数据面临的主要挑战。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有更高抗差性的排放监测和报告。
百分之四十五的受访公司披露的排放量数据来自价值链,如供应商和使用中的产品。在气候风险管理和低碳产品开发过程中,为了针对能源效率和碳效率改进其可说明性和发展前景,许多大型上市公司开始监测这些排放。15%的受访公司报告的数据来自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和/或上游的运输和配送,很多被分析的公司打算将来说明这些内容。
因为证券交易所投资者的经营战略中需要环境、社会和管理信息,为了吸引企业、消费者和金融资本,企业应该报告符合国际标准的、可靠的碳数据等信息。
碳排放强度降低了?
亚太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最快的地区,创造单位GDP所用的资源比世界其他地区多三倍。该地区资源耗用强度的增高与世界其他地区强度的降低形成鲜明对照。以相对于收入的排放量来衡量,受访公司在碳排放强度方面有增有减,结果是与一定范围的基准年相比,总体碳排放强度降低了6%。42%的受访公司称碳排放强度降低了,而15%的公司称强度升高了。
然而在中国,尽管国家有碳排放政策,仅有一家受访公司报告碳排放强度降低了,仅有两家受访公司制定了减少排放的目标。
相对于收入而言,在以削减碳排放强度为目标的41家公司中,71%的公司报告排放量有所降低。在以完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38家公司中,67%的公司称他们已经减少了碳排放。
可信的、标准化的碳排放数据将使投资者更易于评估目标的进展情况,更易于理解受碳排放成本影响的风险。CDP促进了对气候变化商业含义更普遍的报导。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公开信息,投资者和客户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数据,从而可以对风险和机遇做出更具战略性的及时响应。
黄超妮是Trucost 公司亚洲业务发展总监。安提戈涅•特奥多罗是碳信息披露项目除日本、印度、中国大陆和韩国外的亚洲地区业务发展经理。
翻译:艾庆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