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联合国多哈大会:气候谈判的十字路口

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于本周在多哈举行,在194个与会国再度就富裕国家和贫困国家应该履行的义务比例争论不休的同时,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让全球的温度上涨逼近创记录的幅度。
中文

当参加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的194国政府陷于南北争论的同时,大气层中使地球升温的温室气体含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是,会议上还达成没有任何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或是援助贫穷国家转向环保发展途径的计划。

本次气候大会于11月26日到12月7日举行,数周后便是目前为止唯一具有全球效应的对抗气候变化的法律协议《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结束的日子。《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应在2008-2012年度内完成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目前第二承诺期临近,(会议却面临着)加拿大终止履行约定,俄罗斯,日本及新西兰等国家拒绝在第二阶段做出任何减排承诺的困境。此外,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至今仍未签署京都议定书。

美国及其他富裕国家坚持他们将不会在无论贫富的所有国家都签署协约前签署任何具有法律执行力的减排协约,他们将矛头指向中国和印度——目前世界第一及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尽管目前大气层中大多数增加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是由富裕国家排放的。中国和印度则指出他们目前的人居排放量依然远低于美国,并且两国也已经承诺转向更加环保的发展路线。印度内阁上周指出他们将不会签署任何具有法律执行力的减排约定。多哈气候大会的谈判前景并不乐观。

近年来,情况更是持续恶化。发展中国家担心发达国家会在数据方面做手脚,不兑现所承诺的资助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的300亿美元。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就此应运而生,然而这笔款项在现阶段只是杯水车薪,且发达国家以全球金融危机为借口拒绝增加款项。每年添资1000亿美元直至2020年的承诺更显得遥遥无期。国际非政府组织乐施会表示:“这就好像人们希望经济复苏,但目前看来2013年仍是下降的趋势。”

这些争论近20年来在联合国各届气候大会上不断重复,在多哈大会上这样的争吵将会更激烈。一方面,以77国集团和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希望能延长《京都议定书》的期效并要发达国家在减排方面做出更大的承诺。另一方面,许多发达国家则坚持《京都议定书》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希望开启新一轮谈判,制定新的2020年后开始实施的全球性法律条约。上一届的联合国德班大会确定各国将在2015年前开始新条约的谈判,但目前为止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谈判将在该最后期限前开始。代表51个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南方中心的执行长官马丁·科尔指出,许多发展中国家“担心发达国家拒绝履行其减排承诺,并将减排的责任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专业全球顾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沃·德布尔最近指出:“不同国家的想法各异。工业化国家以环境为代价富裕起来,因此他们应该先行动起来。发展中国家应先发展,后限制气体排放。 发达工业化国家推卸责任的行为会对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就在这场辩论将持续升温之际,世界气象组织指出,“1990年和2011年间,由于二氧化碳和其它吸热且长寿命的气体造成的气候变暖影响,辐射强度增加了30%。”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2011年的温室气体公报显示,自1750年工业时代开始以来,约3750亿吨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释放到大气中,而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说:“这些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能在大气中存续好几个世纪,导致地球不断升温。未来的排放量只会让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各种情况继续恶化。”

科学家预计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在2020年前减少25%至40%,气候变化才不至于对人类文明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据联合国环境署数据,各国政府均同意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但目前的所承诺的减排量比所需的还差40%。最新的报告指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由2000年的400亿吨增长到目前的500亿吨,如果不采取行动(减排),现有排放量预计将在2020年前增长到580亿吨。

如果要达到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各国)需要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2020年前减少到440亿吨。但即使各国完成他们所承诺的减排承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仍将在2020年前达到520亿吨。近期的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发出警告称,目前各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将使全球气温灾难性的增长4摄氏度。

国际组织“第三世界网络”的专家米娜・拉曼指出,依目前状况看,全球气候变化机构面临重大抉择,而多哈会议则将其出路。

许多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都认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条约不切实际。他们认为强有力的国家行动和区域协定会具有更高的可行性。但德布尔则认为一个全球性的条约对推动区域性措施的实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力,因为只有在“企业和投资者都知道人类的活动不会改变事物发展的大方向的前提下,他们才有足够的明确性和安全感做出长期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投资。”

翻译:林娜 伍贤婷  校对:黄露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