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事故发生以前,中国核电建设正以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反应堆数量占全球40%,居世界之首。2020年的核电装机目标曾一调再调:从2007年的4000万kW增加到2010年的8000万kW。目前已建、在建机组的4141万千瓦装机容量,基本布满了中国沿海。有20多座内陆核电机组在筹备之中。
福岛核事故在全球核电领域引发强烈冲击波,中国核电的焦点,也从以前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问题,转向了安全与质量问题。核电项目审批停滞一年多,其间“核电重启”争议再次发酵,争论内容涉及安全性、装机规模、技术路线、厂址选择等,最核心的是:要不要重新启动内陆核电站的审批程序?
中国内陆核电的制约
在中国,主张发展内陆核电的声音认为:内陆核电和沿海核电在技术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选址上更为苛刻;欧美均在内陆建设了很多核电站,比如法国19座核电站中14座为内陆核电,占机组数量的69.5%;因此,中国要实现原定2020年的核电装机目标,核电只能向内陆发展。
事实上,中国目前除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山西、云南7个偏远省份外,其他所有内陆省份(包括人口稠密的地区)均已部署了核电站建设项目。
但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宜发展内陆核电。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统计显示: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破坏面覆盖到除贵州、浙江、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仅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作为三大板块交汇地,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同时,中国的人均淡水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在内陆建设核电站,必须“万无一失”、“绝对可靠”地保证源源不断的冷却水供应,即便停止运行,核能热量仍然在释放,仍要不断注入冷却水。一旦断水,就可能发生福岛那样的重大核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放射性污染物只能排向附近的江河湖泊,污染关系着几亿人生命安全的水源。
2012年6月4日,路透社报道了欧美科学家联合发表的研究报告《核电、火电面临气候变化的风险研究》,其中提到“在气候变暖趋势下,缺少冷却水正成为欧洲和美国在运核电站的严重约束。2003~2009年的夏季,欧洲和美国的多个内陆核电厂均出现了因为缺少冷却水而被迫停运的状况”,预测“因为冷却水的缺乏,2030~2060年核电和火力发电能力将在美国下降4%~16%、在欧洲下降6%~19%”,并强调“建设核电等新的热电厂时,选址放在海边是应对气候变暖有效的、重要的策略”。
中国多地震、多干旱、人口稠密的国情并不适合发展内陆核电,何况中国一直努力效仿的欧美国家,已经认识到内陆核电是前景黯淡的选择,中国不能重蹈覆辙。
中国无法承受核风险
除此之外,中国铀资源存在巨大缺口。
当前已建和在建的41台核电机组,已经使中国天然铀年需求量的对外依存度高达85%,远远超过了50%这一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原料安全形势已经比石油要严峻、危险得多。
2008年全球铀矿山的总产量仅为43760吨,而全球440座核反应堆年消耗天然铀65500吨(其中美、法、日、俄、德、韩就消耗48203吨)。而进口天然铀要比进口石油难得多。
福岛事故前,中国在建核反应堆和计划建设的核反应堆数量居世界之首(占40%),中国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世界核市场、新反应堆设计的试验场。但中国核电实际运行记录尚不足全世界运行堆年的1%。在实践经验尚浅的现阶段,绝不能再盲目追求装机量增长速度。
对于核能这种足以毁灭人类的特殊资源来说,评估工程风险不仅要看事故发生的概率,更要看事故发生后的后果。不能因为“第几代核电技术发生事故概率已低至XX”而心存任何“小概率事件”的侥幸。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是万劫不复。
中国土地面积只有前苏联的1/2、人口却是它的10倍。内陆地区一旦发生核事故,灾难性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其危害将远非煤矿塌方、高铁出轨等事故可比,严重而持久的放射污染和心理恐慌,将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生态保护所无法承受之重。
在核能还未达到“已控制、已驯服、已安全”的现阶段,中国绝不能冒内陆核电之巨大风险。何况内陆核电在欧美已经成为过时的选择。
更何况,中国的核电管理水平,也还存在着现实制约。
国务院对全国41台运行、在建核电机组进行了安全大检查,一些核电厂以及核燃料循环设施的防洪能力和抗震达不到新的安全标准、部分核电厂未制定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规程、海啸问题评估和应对基础薄弱等安全隐患。
秦山核电站至今尚未制定严重事故管理导则,而秦山第二核电厂、岭澳核电厂和田湾核电厂仅具有可以应对某些特定严重事故的规程。
核电工程事关重大,其施工力量的加强、人员素质的提高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核电目前1000多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在中国电力装机中所占比例仅为1%。解决能源短缺和减排压力,中国有很多比核电更好、更现实的选择。比如,大力提高煤炭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如果中国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平,所节省的能源总量就相当于多建了几个三峡;还有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抽水蓄能、天然气调峰电站等清洁性能源的综合方案等,可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
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依托真正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如果因为能源紧张和减排压力而盲目地寄望于核电,无异于饮鸠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