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初,为了给久旱的中国西南部地区带来降雨,一架架飞机载着催雨剂在空中盘桓着,成千上万枚火箭、一排排高炮严阵以待,准备随时捕捉天空中不经意间出现的云团。
三月中旬,云南省零零星星地降下了一场小雨,终于让这里连续四年饱受干旱之苦的农民和市民舒了口气。当地报纸纷纷报道,称该省今年首次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取得成功。
然而,这不过是中国上演的人工影响天气大戏中最近的一幕而已。
作为缺水国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气象工程项目规模最大的国家,并且还有计划进一步扩大这些项目的规模。今年二月,中国最高经济计划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宣布,为了应对干旱、促进农业发展,将加强人工增雨及其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开展。
人工增雨是使用时间最长也最常见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是干旱时期缓解旱情的常用手段。人工增雨是指利用军用飞机、大炮或火箭向云层中播撒冰冻二氧化碳(干冰)或碘化银,从而加快降雨过程的方法。
2008年奥运会期间,为了确保天气晴朗,中国便曾采用人工消雨技术。此举令世界瞩目。然而,中国的“造雨”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历史学家詹姆斯·R·弗莱明在他的著作《搞定天空》中指出,马可∙波罗从古中国回到欧洲时,据说曾带回来一种“黄色粉末状爆炸物”,并且书中还讲述了中国人是如何用这种粉末造雨的。
如今,中国几乎每个省份在增雨防雹、扑火、治理沙尘暴的过程中都采用了人工手段进行干预。全国花在人工气候影响作业上的资金一年达到一亿美元。
而这一数字预计还会进一步增长。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2012年曾对《中国日报》表示,“人工气候影响技术对中国非常重要” 。 “十二五”期间,我们的目标是将气候灾害损失GDP占比从去年的 3%降低到1%。
有效性遭质疑
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试图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国家。过去十年,随着各国政府、企业、科研人员大举介入地球气候体系——即人们所说的地球工程,并将其作为一种应对水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人工增雨技术迅速得到普及。
美国也利用人工手段在春耕时节增雨防雹,增加洛基山脉的雪盖厚度、引导飓风的走向和减弱其风力等。阿布扎比政府聘请的科研人员曾经表示, 2010年七八月间,他们曾在艾恩制造了50多场暴雨,是该地区夏季降雨次数最多的一年。印度尼西亚近期也声称利用人工消雨技术,避免首都雅加达遭受更多的洪水侵袭。伊拉克、也门、印度、墨西哥也都纷纷开展了人工天气影响项目。
“全世界有超过四五十个国家正在开展人工增、消雨技术,”世界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知名专家之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罗劳夫∙布鲁因切斯说道。他曾帮助设计、完善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人工天气影响项目。
“有这么多国家都在搞这个项目,那么,这门科学的正确与否就十分重要。”
中国错误地寄希望于地球工程
尽管布鲁因切斯大力提倡人工影响天气,但是对于中国所采用的方式却持批评态度。虽然决策层对人工增雨寄予厚望,但是,却 “并不能将其作为解决干旱的工具,”并且他还指出,一般而言,干旱意味着云量较少,或者无云。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进行人工增雨。此类技术应当作为水资源长期管理的手段,而不是应急之策。
牛津大学水资源专家保罗·塞耶斯则建议中国政府开展抗旱规划。同时,他也并不看好将人工增雨作为抗旱手段。他认为,当局需要更好地维持供需平衡。“抗旱规划不仅仅是强化基础设施——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中国需要从更加战略的角度思考如何解决干旱的问题。”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找到旱期优化水资源配给的方法,从而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他说道。
对于人工增雨技术的效果,专家们的意见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中国气象局称,2002年到2012年间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增加降水4900亿吨,是三峡工程蓄水量的12倍。然而,对于这么高的一个数字,以及中国近期高调表示将要开展更多人工影响天气项目的做法,却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
“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与其说这是一个从技术角度提出的有效方案,倒不如说是一场公关活动,”缅因州科尔比大学科学、技术、社会学教授弗雷明说。尽管采取的方法收效甚微,但是却能够让人们看到中国正在应对不断恶化的旱情,至少通过这种方式向世人表明了他们设法解决问题的姿态。
随着世界各国在地球工程领域投入的加大,中国可能也希望能够成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他说道:“如果中国在经济领域及某些军事领域正逐渐成为世界领先国家的话,那么,他们将不得不把自己定位于地球工程这一领域的参与者,即便是在我看来,这多少有些是在做梦。”
有用吗?
弗雷明认为,倚重人工影响天气的危险之处就在于它转移了人们对于生活方式改变的注意。而改变生活方式才是真正能够改善我们所处环境的办法。他认为,让北京奥运会受益最多的并不是那些大张旗鼓用来驱走云层的“各色炮弹”,而是那些低调的城市交通管制措施。正是这些措施,碳氢化合物排放才得以降低,空气才变得洁净,再加上“难得的好气候”,才让奥运会没有受到降雨的困扰。
而这正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即如何衡量人工增雨是否有效,也就是说,很难证明人工增雨与降雨之间的因果关系。气候是一个非常复杂、不断变化、很难搞清楚的问题。将降雨归功于增雨炮弹虽然从政治的角度容易让人接受,但是却很难在科学上站住脚。
目前为止所做的一些研究也持质疑态度。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2003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对人工增雨的有效性及局部地区以外的影响程度提出了质疑。报告呼吁加强实践研究,从而加深对人工增雨技术有效性的理解和完善。
布鲁因切斯认为,更复杂的是,大气中污染物含量的不断增加有可能会降低人工增雨的有效性。他正在研究非故意人工影响天气,如烟雾和污染对云层和降雨的影响。其研究表明,在无污染地区有效的手段在污染严重地区并不一定有效。
他表示,中国的做法不仅毫无章法,而且也缺乏科学性。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中国声称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却没有相应的评估能够支持他们的说法,”他说,“尽管中国已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方法评估,但成效不会立刻显现”。
布鲁因切斯承认研究的成本很高。但是,如果能将10%-15%的云层水量转化为降雨的话,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而言还是划算的——比修建水库、建设海水淡化设施、或者开展调水项目等任何节水措施都要“便宜5到15倍”。
担心引发地区及地域冲突
然而,人们担心的不仅仅是人工影响天气的有效性和成本。弗雷明指出,这个过程中,商业因素才是背后的推手。他对美国干旱地区进行研究后发现,人工增雨的资金来源并非政府,而是自来水公司、灌溉企业及水力发电公司。
中国政府官员也已表示,要将人工增雨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私营部门。而企业花钱为某一地区买雨就意味着其他地区的降水可能会受到影响,就会不可避免地引发用水权和公共资源使用权等非常复杂的问题。
一些评论人士也担心,人工影响天气手段的频繁使用会引发国内外冲突。
其发展也与军事谍报工作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冷战期间,美国科学家曾探讨过以人工影响天气手段破坏苏联农业丰收,从而引起国内不满。美国军方还曾在越战期间利用人工增雨切断了胡志明市的军用物资供给,引发了洪灾和大规模的饥荒。
华盛顿美国大学教授、《气候变化与武装冲突》一书作者詹姆斯∙李甚至建议美国军方借人工增雨之名投资发展无人机。同时,他也担心人工影响天气手段的广泛使用几乎会无可避免地引发资源冲突:“这么做的国家太多了。我想,总有一天,某个国家会对另外一个国家说,‘嗨,你把属于我们的降水给偷走了’。”
翻译:东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