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气候变化恐加剧中国的环境危机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一份气候变化报告外泄。该报告称,全球变暖恐加剧中国在水资源、洪水灾害、食品安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及生态系统等多方面的危机。
中文

亚洲面临的水危机正不断加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指出。

IPCC第二工作组报告将在3月31日发布,报告摘要指出,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用水需求增长。落后的管理和气候变化使问题加剧,最终导致亚洲大片区域淡水更加短缺。

第二工作组报告的主要内容涉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脆弱性;第一工作组报告是关于气候科学的,已于去年发布;关于缓解气候变化的第三工作组报告定于4月份发布。这些报告共同构成了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是由数千位科学家构成的顶尖国际机构的集体智慧结晶。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于2007年。

农业与粮食安全

IPCC指出,降雨和降雪减少将加剧华北地区的水短缺。由于持续人口增长和取水量增加,那里缺水的情况本就相当严重。

据统计,气温上升可能会对稻米和其他在七八月份接近耐热极限生长的粮食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其中稻米最易减产的地区有日本西部、华东、印支半岛南部和南亚北部。

另一方面,由于夜间温度的变暖和墒情的提高,黄淮海平原等小麦主产区的冬小麦产量反而会增加。但是,到本世纪80年代,华北平原的玉米产量可能会比1961-1990年减少25%。

到本世纪中叶,亚洲的城市人口将达到14亿,占全世界城市人口的50%以上。气候变化将加大许多由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2000年到2008年,发生在亚洲的由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数量为世界之最。亚洲为此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数字占全球总经济损失的第二位(27.5%)。

洪水威胁

很大一部分亚洲人口住在低海拔沿海地区,这里尤易受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和台风等。亚洲一半到三分之二人口在一百万及以上的城市都面临一项或者多项危险,其中洪水和飓风的威胁最大。

世界五个人口最多的城市中有三个(东京、德里、上海)位于高洪灾风险地区,而且气候变化会增加洪灾的频度和强度。IPCC预测,到2070年,亚洲最可能受沿海洪灾威胁的人口密集城市包括加尔各答、孟买、达卡、广州、胡志明市、上海、曼谷、仰光和海防。

科学家们指出,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洪灾已经威胁到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那些基础设施和人口密集的脆弱地区。

气候变化,再加上包括天津在内的许多亚洲城市对地下水的过度取用,可能会导致土地沉降,也可能增加由沿海洪灾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威胁。

对健康的影响

IPCC的健康专家们说,暴雨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可能会导致腹泻病、登革热和疟疾的发病率上升。饮用水质量也会下降。同时, 蚊虫孳生、接触鼠源性细菌和由螺蛳宿主传播的血吸虫病以及更多传染病的发病率会增加。洪水也会引起城市供水污染,使人们接触病菌和有毒化合物的可能性提高。

温度升高和高温天气可能会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包括老人、儿童、穷人以及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脆弱人群非常容易受到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工人热应激障碍的频率,造成生产力下降。

气候变化还会影响许多气候敏感疾病的本地传播。降雨和温度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中国腹泻病发病率升高。气候变化也会使血吸虫病在华北地区扩散。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亚洲许多地方的陆地表面系统已经对近来的气候变化做出反应,比如花期、生长速度和植物种类分布发生了变化。冻土退化以及未来的气候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些影响。

科学家们说春季发芽提前和生长季节延长的趋势在湿热带和北方的森林地带将持续下去,这可能会扩大病虫害的分布。北方森林可能会向北向东扩展,代价则是侵蚀冻土带。

据估计,到2100年亚洲北部和青藏高原的永久冻土带将减少20%-90%,这会加速侵蚀,也会对基础设施和生计产生巨大影响。青藏高原的高山植被可能会被森林和灌木林地所取代。由于森林代替了开阔栖息地,喜马拉雅山的雪豹可能会减少30%。

秦岭的竹子预计会大面积减少,这将给赖其维生的大熊猫带来不利影响。

翻译: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