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到2050年,青藏高原上的草地、高山草甸、湿地和冻土将大面积消失,这将给中国和南亚的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气候变暖、大兴基建、人口增长和过度放牧,众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将给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带来严重影响,使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发生巨大的、不可逆转的改变。这意味着,青藏高原将无法再为亚洲其他地区提供诸如水源供给和碳存储等环境服务。
青藏高原是亚洲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为下游约14亿人提供水资源。青藏高原还发挥着包括调节雨季在内的平衡地区气候系统的重要作用。
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温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气温升高导致积雪和冰川消融,冻土消失。冻土即永久性冻结土壤层,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储积了大量的碳和水。
埃德·格拉宾博士与昆明植物研究所亚洲高地项目负责人许建初共同撰写了此项研究报告。格拉宾博士表示:“到2050年,生态系统种类与现在相比将减少30%左右。”他进一步解释道,到那时,现在的牧地、草地和湿地将变成林地和灌木丛,而“当地目前栖息的动植物数量将急剧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这里将变得面目全非” 。
科研人员已经关注到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造成的一系列影响。这些影响除了众所周知的积雪和冰川消融之外,还包括植物生长期变长,无霜期增多,阴天增加,以及暴雨更加频繁等。
报告还称,许多鸟类和雪豹迁移了栖息地,杜鹃花期提前,地下水补给量下降,当地水资源逐渐枯竭。在喜马拉雅山东部,高山草甸变成了灌木地,大量珍贵的药用植物随之消失,草地土壤侵蚀的现象在西藏高原上随处可见。
有力的证据
格拉宾博士称,研究人员最新得出的一些预测令人感到格外震惊和信服。昆明植物研究所一份即将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50年,(云南省西北部喜马拉雅地区的)保护区内,约50%的生态系统类型将发生变化。”,当地的森林在同期内将升高269米。
该研究团队的另一份报告预测,到2050年,有圣地之称的岗仁波齐峰地区,约40%的生态系统将转变为另一种新形态,当地稀有的山地生物多样性将大规模丧失。
格拉宾博士说:“这些变化在不同的海拔梯度上都有发生。适宜温暖气候环境的森林植被将更为常见,而适宜寒冷气候的高山和亚高山森林将转移到海拔更高的地方,耗牛等牲畜觅食的牧地面积将大量减少。”
不确定因素
然而,这些气候预测存在很多问题。大多数科研工作都是以全球气候变化模式为基础来研究地域性问题;而且预测中的每一个环节又掺杂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格拉宾博士指出,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例如, 珠穆朗玛峰地区上的草地面积正在不断扩大,而并不是像青海省部分地区那样不断缩减。同时,南部地区冻土层消失的速度也比北部地区快。这表明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影响并不相同。
人们对于因人类活动的增多给高原带来的影响更是知之甚少。根据中国媒体报道,由于冻土消融,全球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正在下陷。而目前还没有人发表有关铁路或公路对脆弱的冻土或水资源产生影响的研究报告。采矿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当前的大坝建设将对当地造成的影响也无从得知。
所有这些不确定因素和地域差异都预示着中国的决策者不会很快就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问题做出反应。格拉宾博士说:“决策体系和生态研究理论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除非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生态研究理论很有说服力,否则人们很难真正行动起来。”
翻译: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