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联合国气候大会 你需要了解的事

中美气候联合公告为气候谈判开了个好头,但在明年的巴黎峰会前,我们仍需要一个更广泛的虽然艰难但可相互妥协的全球性协议。
中文
<p>图片来源:<a href="http://www.unmultimedia.org/photo/detail.jsp?id=613/613658&amp;key=3&amp;query=category:%22General%20Assembly%22&amp;lang=&amp;sf=" target="_blank">UN Photo/Amanda Voisard</a>&nbsp;</p>

图片来源:UN Photo/Amanda Voisard 

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

各国纷纷承诺在明年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上签订一份新的气候协议,以确保2020年后继续进行减排。五年前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国没能就全面应对温室气体排放达成协议。而五年后的巴黎气候大会成了考察国际社会是否愿意应对气候变化的首个契机。气候变化的风险很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本月初曾表示,逐年升高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给气候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世纪全球将面临巨大风险。为了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在21世纪20年代得到控制。国际能源机构和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等其他专门机构也发出警告,称发展中国家正在快速进入城市化,这些国家今天的选择将决定未来城市是低碳环保还是饱受污染,因此,准确把握减排时机尤为重要。

协商的重点是什么?

气候协商覆盖问题范围很广,事关全球各国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气候谈判成功与否令人十分担忧。气候协商的两大议题分别是: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二,为正在或即将到来的气候变化做准备,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减缓气候变化是指改变全球能源生产方式,逐渐放弃使用化石燃料。适应气候变化则是指提高农业和基础设施(城市、港口、电站和公路等)对极端气候天气和海平面上升等威胁的适应能力。任何国际合作下的气候协议都要秉承互相信任、互惠互利的原则。虽然当前的温室气体增加主要归咎于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国家居民的生活方式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铺张浪费。调整这个状况的唯一方式就是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行动提供支持。

成败真的在此一举?

与五年前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相比,各国都变得更加现实,而且明白不可能达成一个皆大欢喜、一劳永逸的协议。这并不是因为应对气候问题已不再紧迫,相反,这恰恰反映了各国政府有充分的实力应对气候变化。此外,鉴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结果令人十分失望,环保团体也要小心应对各方的期望。但不管怎么说,各国更加切实的态度能创造出更多的协商空间。最好的结果是,各国能够重新开始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外交协商进程,每隔五年重新审视并提高各自的减排目标;同时致力于实现一个长期的集体目标,在本世纪实现真正的减排。

上一次如此大的动作还是出现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前。自那之后,情况有所改变了吗?

根据此前签订的协议,全球有195个国家承诺将在巴黎气候新协议下开展气候行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只有38个工业国签字;而五年前的《哥本哈根协议》也只有42个发达国家和45个发展中国家自愿做出承诺。如果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巴黎气候大会将见证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诞生。至于各国将制定怎样的目标,是含糊其辞,还是希望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长期目标,则又是另外一回事。

悲观人士的看法?

一些悲观人士认为全球经济太过脆弱,没有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还有一些人则认为,美国国会不会批准任何切实具体的协议,所以任何努力不过是徒劳。对联合国进程持怀疑态度的人则表示,气候谈判已经延宕了20年,到目前为止仍没能达成一项广泛的全球减排协议;因此,人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在小范围内达成一些有限的协议,比如20国集团主要成员国在2009年达成的、尝试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补助的共识。这些怀疑人士还可能会说,各国只需在国家或地区层面开展行动,并在可行的范围内将其与国内政策挂钩即可,比如美国加州和加拿大魁北克省从今年1月开始实行的碳排放交易联动计划。

乐观人士的观点?

乐观人士指出,根据近期的新气候经济报告分析,推动经济增长和气候行动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这是因为低碳发展道路存在许多好处,比如清洁的空气,能源效率、能源安全和资源生产率的提高等。他们认为,多边气候协议磋商之所以历经20年之久,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坚持协议的普遍合法性,即每个国家都有一票投票权。乐观人士表示,贸易、安全、健康和环境等领域都曾成功达成多项多边协议,而且这些协议也都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这说明,达成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环境协议是可行的。他们相信,以过去20年的努力为基础,巴黎气候协议可以制定出长期并可靠的气候行动。

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12月,各国需要做些什么?

与会国给巴黎气候会谈带来了一些新的改变。这些国家承诺,将在明年六月,大会召开至少六个月前,发布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与会的谈判代表将于下个月在秘鲁首都利马会面,就计划的形式做出具体的解释,并确定一套相应的审查程序。这些计划将清楚地展示,截至2025年及2025年之后,为了实现减排,各国将在国内或一些重要领域采取哪些措施。从制定新的国家减排目标,到承诺逐渐取消化石燃料补助或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不同国家将出台不同的措施。欧盟在“2030年气候和能源一揽子计划”中已明确阐明其减排目标。而美国也于今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峰会上承诺,到2025年,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26-28%。中国虽然在峰会上郑重承诺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但外界仍然在等待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召开之前公布具体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各国之所以在巴黎气候大会之前提交减排提议,是希望能够建立互信,不想再重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覆辙,导致届时拿不出一份可供商讨的协议。尽早提交提议也给了环保团体、政府、专家和联合国等关注此事的观察者们一个机会,激励与会国家制定更宏大的目标。总之,巴黎气候大会前这段准备时间应该十分引人关注。

翻译: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