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大约40个国家向联合国提交了气候行动计划,里面提到的减排预期远远低于科学家们提出的为避免全球气温升高超过2℃所需达到的减排量。如果全球升温超过2℃,将有可能会进一步激怒那些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
除了在过去几个世纪依靠燃烧煤炭而富裕起来的发达国家之外,小岛屿国家的矛头可能也会指向中国。因为中国除了计划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之外,并未就达到峰值之后的碳排放轨迹做出任何表示。
对中国在联合国气候会议中的表现极为关注的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李硕(音译)表示:“未来要想达成一份以科学为依据的协议就必须纳入一个长期减排目标。该目标不仅应与防止全球升温超过2℃的目标一致,还应具有可操作性。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一直采取抵制的态度。”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并且将于本月提交自己的气候行动计划,即国家自定贡献预案(INDC)。
不过,除了去年在中美联合气候声明中提出的将于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之外,中国不太可能就未来的碳排放削减进程提供更多的细节。
巴黎峰会要想在某种意义上取得成功,“持续减排机制”是关键。也就是说,必须以五年为周期对减排目标进行一次审核和加强。
到目前为止,中方谈判代表对该机制一直持反对态度。
“考虑到其近期煤炭消费量下降,中国完全有能力进一步提高2020年以后的减排目标,因此中国必须想办法接受 “持续减排机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李硕补充道
总体看来,波恩会谈很难取得具有爆炸性、登上报纸头条的突破,最多只能取得温和性进展。
来自第三代环保主义(E3G)咨询公司的气候政策专家莉兹·加拉格尔表示:“代表们,尤其是十二月份巴黎峰会的主办方法国都希望谈判文案能够言简意赅。但是,目前他们不太可能会‘面对现实’。或许在以后的会议上,他们会更加面对现实。不过这些代表们在离开波恩之前,必须对谈判文件上的内容做出改善。”
七国集团领导人将在下周举行一年一度的峰会,今年的年会同样也在德国举行。理论上,这将给波恩会议的进程带来更大的压力。
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将在巴伐利亚州主持七国集团会议。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会议将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融资问题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不过,往届领导人峰会上达成的老生常谈的内容并没有转化成联合国框架内的实际行动。
在为期两周的波恩会议上,人们不仅要删除谈判文件中的诸多无关紧要的警告和互相矛盾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扫除那些长期存在、难以处理的前进障碍。
哥本哈根的前车之鉴
2015年的气候会谈上应尽力避免再次出现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那样剑拔弩张的局面。
波恩会谈应围绕更加实质的议题展开讨论,如发展中国家对减排应承担何种程度的责任,如何对温室气体的减排进行比较和衡量,新协议的法律地位,以及富裕国家应筹集多少资金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发展低碳能源和技术等。
目前的这份谈判案文长达90页,因此还需要进行删减,并添加一些获得大家认可的清晰原则,从而使其可以作为巴黎气候谈判的基础。
上个星期,联合国前气候部门主任伊弗·德·波尔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的时间所剩无几。我们的谈判桌上坐着无数国家的代表,他们提出了无数个议案,但是我们几乎没有时间来讨论这些议案。”
现任联合国气候部门主任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则表示,与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和召开期间的混乱局面相比,这次各方都更明确地表现出了妥协的迹象。此外,去年中美达成的协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或许可以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榜样。
来自巴西的提案
关于如何对富裕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整体贫穷但高速发展的国家进行分类这一长期以来的难题,巴西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该方案获得了一些国家的高度评价,并有可能成为未来谈判的基础。不过,以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一直反对对《京都议定书》制定的原有分类标准进行改变。
“一些来自77国集团的国家支持巴西的提案,不过该提案可能不会获得美国国会的通过。因为美国国会希望发展中国家里的碳排放大户与美国执行相同的减排标准。”来自第三代环保主义咨询公司的加拉格尔补充道。
巴西的提案将以何种形式写入谈判案文,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为了扫清通往巴黎的道路上的障碍,与会的190个国家在努力就争议问题达成一致时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这一任务可以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之内于小城波恩完成。
翻译:刘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