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中国三记重拳打击可再生能源浪费

中国必须重拳出击减少可再生能源的浪费。
中文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领跑者。短短五年,中国在该领域的投资就从390亿美元猛增至1110亿美元,太阳能发电能力增长了167倍,风能则翻了两番。可再生能源的实际利用率也在迅速增长,非化石燃料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8.3%提高到2015年的12%,超过了11.4%的既定目标,也为中国兑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15%的哥本哈根承诺以及2030年20%的巴黎承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面临着向低碳电力转型的各种挑战。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弃电”,指的是:即便风能和太阳能电厂可以生产电力,电网也无法将其并入。2015上半年,中国将近10%的太阳能发电能力未被利用,而全年被浪费的风力发电则高达15%。在甘肃、宁夏、黑龙江、新疆和云南等省份,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法》禁止“弃风弃光”,但问题依旧,部分在于技术原因。但是,绝大部分原因并非技术性的。在实践中,化石燃料发电厂比可再生能源有优先权,在中国这样一个燃煤发电产能大量过剩的国家,给太阳能和风能留下的空间就更小了。另外,可再生能源布局整合如何落实也缺乏明确安排。因此,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必须更好地制定和落实政策。

三记重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在过去两个月中连续打出了三记“组合拳”。

第一记紧急叫停新燃煤电厂建设

据媒体报道,中央政府已经下令13个省份暂缓核准自用煤电项目,15省缓建已经批准的项目。政府还制定了一个煤电建设风险预警机制,预测并阻止地方政府作出让未来煤电过剩恶化的决策。根据未来三年的预警信号,28个省级电网区域的预警状态为预警程度最严峻的“红色”,这要求地方政府暂停批准项目,企业也要重新考虑投资。中国政府此举的目的是通过遏制占主导地位煤电的进一步扩张,防止煤电与可再生能源发生破坏性的竞争。

第二:通过“管理办法”保证上网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销售

三月份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为风电和可利用规模的太阳能发电设置了保障性收购年利用小时数,以保证这些项目的成本回收并取得合理的利润。办法中首次提出,如果化石燃料发电挤占了可再生能源的保障性收购份额,就要对其作出补偿,这样一来,化石燃料所挤占的这部分市场的发电成本就会提高。在保障性收购之外,《办法》也鼓励可再生能源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参与电力市场。由于可再生能源的边际成本较低,这一举措可以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模。另外,《办法》对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形式,如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等,也都规定了保障性收购。

《办法》还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管理者、化石燃料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厂,以及电网公司的角色和责任,为切实执行提供了必需的清晰界定。

《办法》的出台,使中国向着绿色电力调度系统的建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所谓“绿色电力调度系统”,就是对可再生、高效、低碳的能源进行优先调度,这也是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9月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呼吁建立的。

第三记:制定可再生能源消费和发电目标

中央政府还发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波浪能和潮汐能等)发电制定了最低消费目标。如今已经有31个省份定下了2020年的消费目标,从5%到13%不等,将大大激励地方政府对可再生能源进行整合。

与此同时,“指导意见”还要求电力企业到2020年要实现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总发电量中至少占比9%,也就是说差不多要在五年内翻一番。它还明确了设立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的目标,在该机制下,电力企业可以出售或购进可再生能源,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上面提到的要求。

数据来源:2010-2014年数据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15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要求量来自国家能源局。

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中的百分比)

迈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中国政府最近的一系列措施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努力减少可再生能源浪费的一个“大招”。这些举措也反映了政府利用市场力量来解决危机的尝试。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必须对上述措施的落实和效果进行密切监测和评估,如果需要的话,还要果断予以强化。可以看出,政府已经意识到加强环境政策执行的必要性,并且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

中国一群顶级能源专家得出结论说,除了2030年的目标之外,中国也有相当大的机会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也就是说,到2050年可再生年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费的60%和电力消费的85%。中国只有采取富有魄力的政策时时处处支持可再生能源,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最近的一系列进展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正在朝着这一艰巨但光辉的胜利迈进。


翻译:奇芳

-->
隐私概述

我们通过Cookie来为您提供最佳的在线阅读体验。以及监测文章的浏览量。Cookie信息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例如当您再次访问我们网站的时候,Cookie帮助我们识别和为您提供最相关和最有用的信息。

必要的Cookies

必要的Cookie应始终处于启用状态,以便我们能够保存您对Cookie设置的偏好。

中外对话(China Dialogue) - 以富有国际视野的内容,宣传环境保护理念,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中外交流。参阅隐私声明

Cloudflare - Cloudflare是一项用于提高网站安全和性能的服务。参阅Cloudflare的隐私声明服务条款

 

功能性Cookies

中国对话网使用功能性cookies来收集匿名信息,例如网站的访问人数和最受欢迎的页面。启用功能性cookies有助于我们提高网站的使用体验。

Google Analytics - 谷歌分析cookies用于收集用户如何使用网站的匿名信息。我们使用这些信息来改进网站功能,了解网站内容所辐射的读者群。参阅谷歌的隐私政策服务条款

广告类Cookies

网站使用以下附加的cookies:

Google Inc. - 谷歌运营的服务有Google Ads、Display & Video 360以及Google Ad Manager。这些服务让广告商能够更容易和高效地规划、执行和分析营销方案,同时使相关服务商能够从在线广告中获得更大的回报。请注意,您可能会在Google.com或DoubleClick.net域名下看到谷歌投放的广告类cookies,即便是您已经选择关闭cookies。

Twitter - Twitter是一个实时信息社交网络,在这一平台上找到您感兴趣的账户,您就可以追踪您感兴趣的最新事件、想法、观点和新闻。

Facebook Inc. - Facebook是一个在线社交网络,它将用户与朋友和家人联系起来,并且可以建立新的社交联系。中外对话旨在帮助读者阅读更多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您是社交媒体的用户,那么Facebook将在您的网络浏览器上放置cookies,通过Facebook Pixel来实现这一目的。例如,当我们网站的访客进入其Facebook界面时,Facebook会将他们识别为中国对话读者,并向他们推送我们网站的相关内容,例如更多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通过这一方式可以获取的数据仅限于访问过的网页的URL和浏览器可能传递的有限信息,如IP地址。除了我们提到的cookie选项,如果您是Facebook用户,您可以通过此链接选择关闭这一功能。

Linkedin - 领英是一个以商业和就业为主的社交网络服务,通过网站和移动应用进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