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全球变暖,节气都不准了?

当我们深陷气温不断攀升的“人类世”,节气还有多少意义?
中文
<p>图片来源:<a href="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User:Takeaway" title="User:Takeaway">Takeaway</a></p>

图片来源:Takeaway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序, 4月20日是谷雨——全年的第六个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根据中国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时节,气温转暖,降雨适量,正适合播种。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科学,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城镇人口已近六成的当代中国,节气作为农业生产指南的作用已经不复重要。但冬至吃饺子或汤圆、清明扫墓祭祖等与节气紧密相连的习俗依然是大多数中国人下意识遵守的生活习惯。

可以说,农耕文化的衰落并没有让节气过时,因为节气已经深深印刻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但工业时代带来的气候变化,却实实在在导致了节气的失准。

指导农事的二十四节气

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记录太阳的周年运动轨迹,将其分为24个等份,每一等份15天,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以天象、气温、降水、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从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推广到全中国各地。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C:\Users\Feng Hao\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二十四节气.png

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角度对应示意图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这样包含了节气的农业谚语不胜枚举。在传统的农耕中国,二十四节气实实在在地指导着农业生产,播种、浇水、施肥、除虫、收割都有节气管着。

立夏提前,立冬推后

然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二十四节气反应物候和气候特征的准确度正在不断降低。

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钱诚等人的研究,因为整体变暖的趋势,以1960~2008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来看,每一个节气的增温幅度都很显著。

季节循环整体趋于抬升,季节性升温阶段的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前12个——所反应的物候整体提前,而降温阶段的节气——下半年的12个——则显著推迟。同时,满足某个节气气温标准的天数增减也呈两级分化趋势。C:\Users\Feng Hao\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不同时段的全国平均气温季节循环比较.jpg
中国平均气温季节循环明显抬升。来源:钱诚,严中伟,符淙斌:1960~2008年中国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

统计显示,符合小寒、大寒气候特征(平均气温达-3.50℃及以下)的天数越来越少。1998至2007年10年间平均的大寒天数为14天/年,而20世纪60年代为32天/年,减少了一半还多。与之相对应的,1997年到2008年,符合大暑气候特征的天数为年均36天,而在上世纪60年代则为年均20天,增加了八成。原本用于指导农事的节气时令也因气候变暖多有失灵。

以“惊蛰”为例,其字面含义即春雷惊醒冬天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的动物,历来被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但是由于惊蛰的物候及气候特征提前,中原地区的冬小麦需要较经验提前12-16天耙地。

在中国东北地区,原来农民被建议一定要晚耕种,农谚称“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但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暖,耕种时间可以被大规模提前。

节气体现了中国人顺应自然规律的古老哲学,但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剧烈影响已经使得自然规律本身受到了巨大干扰。当我们深陷“人类世(Anthropocene)”,节气还有多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