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冻土融化,封存的巨型病毒或将复苏”,“或许在我们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北极熊了” ,“44.4度!乾隆爷遭遇史上最高温”(编辑注:两部清宫主题网剧正在中国热播)……这个夏天,围绕着高温现象产生的热帖、甚至“段子”出现了井喷。
于是,我们这些气候传播人的认知也在受到挑战。一直以来,气候变化不好“卖”恐怕是全世界传播工作者的共识。这不难理解:气候科学艰涩难懂,气候谈判理解起来也有专业门槛,极端高温天气这样的热点事件又不好直接解读成气候变化。
所以,怎么去把气候变化变成“热点”,特别是在气候行动主要来自于国家层面的中国,如何让公众也看见、关心气候变化,一直是传播工作的难点。
但当高温让全球变暖一不小心真的成为了中国国内的舆论热点,当公众主动走近气候话题,气候传播者又能利用这一契机讲述哪些新的故事呢?
今夏的高温讨论“热度”不一般
其实,近几年, 每年夏天有关高温的新闻都会或多或少有所爆发, 然而直到今夏,关于高温的讨论才第一次转化为对全球变暖的焦虑。
这或许得益于进入八月以来,愈演愈烈的全球热浪使得世界各地的很多媒体将本轮高温的讨论放入了全球的背景下:从北欧到日本, “环球同此炎热”,使得高温不再是一个局部、暂时的天气现象,而变成了一个普遍、全球范围的极端天气事件。这直接带动了公众对于“全球变暖”现象的关注和忧虑。
在中国国内,8月4日中新网一篇“欧洲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北极圈内出现32℃高温”的文章颠覆了人们对于凉爽北极圈的固有认识;与此同时,新华社关于全球各地高温引发山火和鱼类死亡等灾难的新闻综述也给人们呈现了全球变暖的恶果。
此外,今年夏天确实热得格外持久。在中国,截至8月15日,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33天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这意味着日最高气温连续33天在35℃以上。连续一个月不间断的高温和闷热,让人们不得不去思考,高温是否已成常态。
因此不难理解,在本轮有关高温的讨论中,为何 “全球变暖”这一话题的热度首次超过了对于“高温天气”的关注。例如,在中国人最常用的搜索引擎百度上,“全球变暖”这一关键词的搜索热度不仅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七个夏天,甚至远远超过“高温天气”的热度。
越来越有信心的气候归因判断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气候模型研究的突破进展,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现象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容易被公众接受。
当极端天气发生时,科学家们使用模型模拟一套真实世界的气候环境,而另一套则构建了一个没有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气体的气候环境。通过对两套模型的模拟测算,科学家就可以分析出气候变化对于极端天气产生几率的贡献。
2017年,一项研究指出,气候变化使得当年年飓风哈维引发的降雨因气候变化而增加了三倍,而当年2月美国冬季高温的发生几率则因气候变化而增加了三倍以上。在中国,国家气候中心针对2013年夏季我国东部的持续高温热浪事件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和上世纪50年代相比,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使得这类高温热浪事件发生概率增加了60倍。
传统的气候传播因为要面对来自科学界“气候怀疑论者”的质疑,因此格外讲究严谨,往往不会强调气候变化对于单次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归因研究的迅速发展,极端天气事件正在成为气候变化传播的绝佳契机。
而很多研究都显示, 高温天气的确会使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气候变化现象。在全球89个国家采集的数据显示, 当气温高于当季的平均温度时,人们对气候变化的确认程度也在上升。
谈论气候适应的好时机
不过,在气候变化热度已经高涨之时,如何利用这一热度把气候传播做得更进一步,在气候变化紧迫性的印证之外让公众的思考更深一层,值得思考。
例如,有关适应的讨论就正在变得越来越迫切。面对愈演愈烈的极端天气事件,公众需要明白,做好准备、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十分重要,因为事情已经不会回到从前。
流行病学专家指出,老年人和体力劳动者,在高温热浪来临时死亡的危险最大。此外,尽管缓慢的、1度以内的平均升温被认为会增加中国粮食的种植品种和种植范围,但是短期的极端高温天气会引发伏旱,引发粮食减产。 高温还会使得农作物害虫的分布范围会扩大,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
那么,在高温天气再度来临之时,气候传播者要做的也就不仅仅是传达公众气候变化的现象本身。在个人生活方式的层面,传播者也需要提醒公众对更糟糕的天气做好应对的准备。
在社会层面,气候传播也应该避免复制气候谈判中“重减环,轻适应”的状况,向决策者和企业等相关方传递出气候适应的紧迫性:只有积极主动地投入大量资源,为气候变化的长期适应做好准备,方能避免延误时机、支付过高的代价。
公众可以做什么?
除此之外,如何将高温天气炙烤出的气候变化认识,最终转化成公众实实在在的行为改变,或许是传播者们需要思考的另一个命题。
有研究表明,认识到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关联, 并不必然带来行为的改变。 如果人们不相信他们的行为能够带来不同效果的话, 那人们改变行为的意愿就不会那么强。
而在另外一项模型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公众对气候风险的接受度、采取的行动、可以使得全球在2100年的升温幅度减少1.5度之多。 这些行为包括减少肉类食物的消费,选择低碳旅行方式、还有很多日常行为的选择。
这份报告的作者指出,让公众看到,自身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确会带来不同,会增强气候缓解工作的效果。 而如何帮助更多的人在餐桌和通勤路上找到行为改变的动力,同样也是气候传播工作原本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