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冰川危机不再遥远

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严重威胁着亚洲的水资源、能源供应以及人类生命。这场危机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的张强弓撰文写道。
中文
<p>这是不丹拉雅(Laya)的的一座冰川。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Hindu Kush Himalaya)是许多山脉和冰川的家园,而近期,多个主要组织警告这些冰川消失的威胁,不仅会影响当地人民生活和生计,还会导致大量经济损失和基础设施损坏。图片来源:Jitendra Raj Bajracharya/ICIMOD</p>

这是不丹拉雅(Laya)的的一座冰川。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Hindu Kush Himalaya)是许多山脉和冰川的家园,而近期,多个主要组织警告这些冰川消失的威胁,不仅会影响当地人民生活和生计,还会导致大量经济损失和基础设施损坏。图片来源:Jitendra Raj Bajracharya/ICIMOD

过去几周, 联合国水机制和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清洁空气基金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报告,传递出一个紧迫的信息:冰川正在消失。

冰川消失的速度不断加快,受影响的不只是偏远的高山地区,还有我们所有人。

作为一个常年攀登喜马拉雅山脉的人,我亲眼目睹了冰川的消逝。但对于生活在香港或孟买等沿海大都市的人来说,可能很难切身感受到这份紧迫感。对他们而言,冰川消融似乎遥不可及,只是一场悲惨却抽象的危机。

然而,在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简称ICIMOD),我所领导的科研团队正致力于弥合这一认知差距:揭示世界之巅的冰川消退是如何与能源系统的未来、水资源安全、灾害风险以及千里之外人们的生活生计紧密交织的。

冰川的变化规模令人震惊。专注于水和气候问题的智库“中国水风险”(China Water Risk ,简称CWR)发布的最新简报显示,在过去三十年中,全球山地和极地冰川每小时损失5000多万吨冰量。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系统性变化的信号。

这种变化在喜马拉雅山脉最为明显。今年早些时候,有观察人士将尼泊尔鱼尾峰(Machapuchare)裸露的山体比作一座“黑色岩石金字塔”。这并非个例,它印证了ICIMOD在2024年发布的积雪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从中亚的阿姆河到中国西北部的塔里木河,该地区的九个主要流域的积雪覆盖率和地表积雪持续时间均在缩减。

短期来看,冰川退缩的影响似乎仅限于山区,泉水枯竭令当地居民面临饮用水危机,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喜马拉雅被誉为“亚洲水塔”,滋养着亚洲的多条大河,维系着近20亿人口的生存命脉。随着冰川缩小和降雪模式变得紊乱,这些河流系统正在经历根本性的重塑。这不仅影响农业和生活用水,还将冲击能源、贸易乃至各国的宏观经济稳定。

CWR的数据显示,这些流域内有280个大城市,共计865吉瓦的电力基础设施。这些城市绝非无足轻重,而是严重依赖稳定径流的区域经济增长引擎。

那些向能源短缺的邻国出口电力的国家可能会面临更多挑战,例如尼泊尔。尼泊尔国家银行估算其年电力出口潜力达1.2-1.3万亿尼泊尔卢比(87-94亿美元)。但前提是要有稳定的径流、持续的融雪和充足的水资源。如果这个基础出现动摇,后果不堪设想。

与此同时,冰川危机的第四个隐忧——永久冻土消融,正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支撑喜马拉雅高地大部分地区的永久冻土开始融化可能会带来一个全新的、人们还不太了解的风险。

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尽管冻土层消融的证据越来越多,但相关研究仍然有限。永久冻土的消融将导致地貌不稳定、基础设施损毁,并加剧碳循环失衡——原本被封存的大量温室气体和古老病原体可能被释放。

据估算,到2100年,永久冻土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达数十亿美元。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虽然距离2100年还有75年的时间,但正如ICIMOD的一篇报告所指出的那样,2021年查莫利灾难可能就与永久冻土融化和基岩松动有关,当时冰川溃决引发下游致命的洪水。这些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灾难来临的预兆。

那么,我们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国际冰川保护日不仅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也是一个采取行动的契机。我们应该重新努力推动科学决策,保护冰冻圈这一珍贵的资产。我们应该转变思维方式,不再将冰川视为遥远的壮丽景观,而是将其视为关乎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作为“第三极”,正处于气候危机的前线。这里的灾害频率和强度不断上升。气候变暖和碳排放的恶性循环正在加速,最终将导致融水达到峰值。即使《巴黎协定》的1.5摄氏度温控目标实现了,这个温度对该地区的冰冻圈来说也太热了。

这正是冰川危机不再是一个遥远威胁的原因。它不仅是对当前风险的严峻警示,更是敦促全球以紧迫感、合作与决心应对不作为的契机。 在首个“国际冰川保护日”,以及联合国宣布 “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的启动之际,是时候让兴都库什-喜马拉雅高山发出比以往都更响亮的声音了。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因为保护我们的冰冻圈不仅是一个地区的责任,更是全球共同的使命。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简称ICIMOD)是一个服务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Hindu Kush Himalaya)八国(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区域政府间知识和学习中心。中心致力于通过应用研究、政策参与和区域合作,改善该地区人民的福祉,保护该地区重要的自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