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一场关于气候领导力的中欧对话

在刚刚结束的伦敦气候行动周上,中外对话邀请专家们探讨了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至关重要的中欧关系。
中文

为配合伦敦气候行动周和中欧气候合作报告的发布,中外对话伦敦办公室于11月18日举办了一场中欧关系专题在线研讨会。在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碳中和承诺正式公布后,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行动的方向,而是这些承诺的落实速度和可信度。这些政策是否有配套的激励机制?目标能否实现?欧盟和中国能否分别发挥领导作用,并共同加快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专家们讨论了这些关键问题,并针对气候如何适应更广泛的地缘战略布局发表了看法。

为清晰起见,已对部分视频和引用内容进行编辑。

与会者

伊莎贝尔·希尔顿(主持人),中外对话首席执行官
董钺,能源基金会气候变化国际事务研究员
詹妮弗·托尔曼,E3G气候外交、风险与安全政策顾问
陈济,落基山研究所中国项目董事
尼斯·格伦伯格,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高级分析师

主要专家发言摘录

董钺

06:03“ 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国际合作中断[…]但同时也提醒我们抵御全球风险的能力以及将气候、自然和人类健康看作一个整体加以保护的重要性。”

09:05“ [中国的气候承诺中]可能被忽略的一个重点是生态环境部已经宣布计划将气候相关指标纳入中央环保督察[…]我们预计这项措施能够使碳排放在政府决策中更加主流化,并将碳排放达峰作为地方领导的最重要绩效指标之一。”

34:01“即使是各国的自主行动中也已出现多种经济举措落实气候目标,例如推广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将气候风险纳入金融标准以及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等等。我认为,这些促进增长和就业的实体经济部门反过来也将成为主要经济区域之间合作的引擎。”


詹妮弗·托尔曼

14:07“在合作方面,我们真正能够看到欧盟和中国合作发挥领导力的领域是债务等问题。债务将成为明年最大的挑战:发展中国家能否负担绿色复苏的昂贵成本?它是否只是七国集团(G7)才玩得起的“富人游戏”? […]作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而欧洲方面也非常希望参与其中。”

28:51“我认为,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狭隘地看待气候问题了,因为它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经济问题,涉及互连互通、数字化、创新和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这些棘手的问题都将受到[气候]的影响。但是,欧洲领导人与中国开展合作的政治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欧洲公众在一系列议题上对中国的看法。我认为中欧双方必须保持动态关系。当存在政治空间时,[气候]无疑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合作议题,但是仍将受到地缘战略问题的影响。”

44:40“技术创新合作方面的困难仍会存在。太阳能光伏贸易争端让欧洲至今记忆犹新,因此在技术合作中难免心存芥蒂。但是人们已经认识到,双方在甲烷泄漏、绿氢、可持续金融等多个领域的标准制定和监管创新方面实现接轨仍存在很大的可能性。我认为这应是双边合作的突破口。”


陈济

19:28“在国际关系层面,受新冠疫情和主要经济体间贸易冲突影响,去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实际上,中国迫切希望确保欧洲成为其全球化的重要伙伴[…]碳中和是双方为数不多的共同话题之一。因此,中国有与欧盟合作领导全球气候行动的外交动机。”

21:49“绿氢是一个热门领域:一旦氢经济成型,将提供数百万个全新的绿色工作岗位。但是有些声音,尤其是来自欧洲方面的声音担心,这种新兴产业会让太阳能光伏的故事重演,导致欧洲公司被中国同行所取代并失去市场份额[…]欧盟和中国政府需要做的是共同创造市场,并通过协作和技术创新来帮助加速市场扩张。”

36:25“‘十四五’期间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停止新增煤电产能。这对于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和2030年的碳排放达峰来说至关重要。一旦这些产能上马,则至少需要40年的时间才能淘汰,这就会产生长时间的碳锁定效应。”


尼斯·格伦伯格

25:54“目前的机会窗口就是利用新近的气候承诺和环保政策给予[气候]问题的动能,将中欧最具雄心的共同气候目标和路线图制度化[…]欧盟面对一个强大的中国时的日渐紧张令我担心,特别是当中国在技术和商业领域发挥更大领导作用的同时又对自己的道路理念更为自信的时候。”

49:27“我认为,下一个问题就是是否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种“公平转型机制”(Just Transition Mechanism)。我们是否需要建立某种再分配机制,使可持续能源投资成为合理的经济选择?我认为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答案,但是围绕全球投资和标准进行更多地讨论还是有用的。”

58:08“我认为,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规划将大力发展本国技术……我认为,真正的关键在于我们现在应该利用高层合作和气候行动的热度,来经营和呵护双方在能源、技术和科研等领域的合作。”

翻译:Est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