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一词正在中国快速流行起来。去年9月,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候,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半年过去了,对于碳中和的讨论越来越热,关注者也不再局限于环保气候领域。
“碳中和”是长达40年的主题投资机会”,3月初,一家知名证券机构的分析报告称。近期对于中国股市的媒体报道和行情研究中开始频繁出现“碳中和概念股”这个词,这是指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领域的股票。
与碳中和在投资圈走红相呼应的,是接连出现的企业碳中和倡议。去年12月以来,中石油、宝武钢铁、腾讯和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集团等多家大型中国企业相继做出了碳中和相关表态或承诺。
企业的积极响应值得称赞,但表态和承诺只是迈向自身碳中和的第一步,能否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用什么样的措施实现目标,将是接下来最核心的问题。
碳中和是指通过完全停止排放或用某种形式的碳移除抵消排放来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碳中和概念不同于气候中和(climate neutrality)概念,因为它不考虑其他种类的温室气体。
热烈响应“碳中和”
面对来自最高层的明确的碳中和政策信号,国企率先行动起来,其中不乏排放大户。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表示已经启动碳中和路径研究,但尚未公布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与行动计划。国家电网在今年3月初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在提出加速公司自身减排的同时,更侧重的是其作为平台支持和推动整个电力行业向碳中和转型的路线图,但该方案没有提出实现达峰和中和的时间表。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集团宝武钢铁则拿出了明确的时间表:“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另一家特大型电力国企三峡集团也表示力争于2023年碳排放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
在私企中,信息技术企业走在了最前面。今年1月,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但尚未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线和业务范围;3月,蚂蚁集团承诺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让公司运营、供应链及员工因公差旅产生的排放都实现中和。
“航母级”国企和科技巨头带头提出碳中和倡议,无疑将对市场预期和投资走向产生影响。国家电网公布碳中和行动方案当天,碳中和概念股随之大涨。3月以来,虽然中国股市整体表现不佳,碳中和概念股却在持续走强。
对市场走向嗅觉灵敏的投资机构也在快速跟进:3月中下旬,中国最大的投资公司之一高瓴资本宣布成立气候变化投资团队,推出专项的绿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中金资本与新能源企业协鑫联合成立碳中和相关基金,首期规模为40亿元。
语焉不详的承诺
如果说中国实现碳中和将是一场跨越40年的历史大戏,那么它有着颇为热闹的开场。但在这热闹之中我们必须追问,当企业在说碳中和时,到底是在说什么?
光说“碳中和”是不够的,如果不说明是要在什么业务范围内实现它。对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测算和报告时,专业人士会基于国际惯用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在三个范围进行统计。范围一只考虑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直接排放;范围二测算的与是企业购买的电力、蒸汽、供热或制冷有关的间接排放量;范围三则覆盖了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间接排放,包括所采购的原料、员工商务差旅、产品运输和配送等等环节中产生的排放。企业的碳中和目标到底涉及多大规模的排放,只有当企业明确划定承诺的覆盖边界,这个问题才能有答案。此外,碳中和指的是实现二氧化碳的中和,还是全部温室气体的中和,两者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别。
到目前为止,所有已经表态的中国企业中,只有蚂蚁集团对碳中和承诺覆盖的范围做了界定。蚂蚁集团已经表示要在2021年实现范围一和范围二的碳中和,并在2030年实现全部三个范围的净零排放,但仍有待进一步明确是二氧化碳还是全部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其他企业的碳中和承诺暂时都还含糊不清,没有更具体的说明。
碳中和目标太模糊,这不是中国企业的专利,全球各地的企业和政府都有这样的问题。在《自然》杂志3月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多位科学家指出,空洞的承诺、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外界很难了解大部分国家、企业实现目标的具体战略,更无法评估其实际影响。这些科学家呼吁各国政府和企业尽快提高碳中和目标和实施进展的透明度。
警惕“洗绿”行为
很多中国企业是抱着先表态、再想方案的心态提出了碳中和承诺。企业不仅在摸索实现自身碳中和的途径,也在试图将自身业务与碳中和目标相结合、发掘新商机。这种尝试,做好了是“双赢”,但如果对碳中和的理解不准确,企业就有可能推出一些看似环保、实则与碳中和目标相违背的点子和做法。
比如,在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时,腾讯提出了AI+环保的理念,特别介绍了打算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火电厂的改造,并表示已在欧洲与部分火电厂开展合作。通过AI等高科技改造火电厂可以提高电厂的能源利用和运作效率,这看似是环保的,但未必是与碳中和目标一致的。
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深刻的、甚至是超出常人想象的能源变革。在201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1.5度特别报告》指出,实现《巴黎协定》中到本世纪末气温升高不超过前工业化时期1.5度这一目标,意味着全球须在205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届时世界煤炭使用几乎为零,对石油、天然气等其他化石能源的利用也将大大减少,至少超过七成的电力供应来自光伏和风能。在追求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火电厂其实是最需要尽快退出的产业。用AI改造火电厂,将最前沿的技术用于一个“夕阳”产业,这很可能是笔不划算的投资。而即使不考虑经济性,AI的应用是将有助于火电厂平稳退休,还是帮助它们打拖延战、与碳中和的要求相抗衡,这也需要被打上一个问号。
一些新的商业概念也打着碳中和的旗号出现了。比如,中海油在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时,将开展“碳中和液化天然气(LNG)”交易作为一种追求碳中和的创新举措。不仅是中海油,整个亚洲市场对“碳中和LNG”都有较高兴趣,3月初,就有15家日本企业成立了“碳中和LNG买家联盟”,以进一步提高这种LNG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贸易量。
同为化石能源,虽然天然气在燃烧时比煤炭排放的温室气体少一些,但它在开采和运输中会发生大量泄漏,而其主要成分甲烷又是一种比二氧化碳强得多的温室气体。简单来说,使用天然气必然会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那么,究竟什么是“碳中和LNG”?
“碳中和LNG”买家联盟对它是这样定义的:通过购买“碳抵消”(carbon offset)项目的碳信用额度,这类LNG从生产到运输再到燃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被“抵消”掉了。
“碳抵消”项目可以是有减排效应的项目(比如光伏或风电),也可以是能够避免排放(如森林保育)或者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项目(比如植树造林)。通过购买额度,企业在生产、运输和使用LNG时可以照常排放, 只需多花点钱购买额度,就能在统计意义上实现“碳中和”。
碳抵消措施的实际减排效果面临着不少质疑。批评者指出,由于监管不善,很多时候“碳抵消”项目并不会带来有效的减排效果。比如,同一个碳抵消额度可能会同时被购买者和卖出者说成是各自的减排贡献,导致客观事实上的一份减排量在统计时被重复计算当做两份。另一种常见的问题是,“碳抵消”项目的实际减排效果远远不及预期。比如,植树造林是常见的“碳抵消”项目,但新建树林的长成需要时间,并不能立即达到预期效果,过程中还可能会遭遇干旱、火灾等灾害影响森林的储碳能力,这也会造成真实排放高于统计数据上被“抵消”的排放。
考虑到上述常见的问题,再加上参与“碳中和LNG”交易的企业目前并未公开详细的碳额度交易细节,业内也无统一标准来测算需要购买多少碳额度才能在统计意义上“抵消”温室气体排放,“碳中和LNG”的实际减排效果难以让人信服。总体来看,最可能的情况是,发展所谓的“碳中和LNG”产品并不能帮助实现碳中和,给它冠上“碳中和”的名头,主要是一种为了商业利益的包装, 是对碳中和概念的滥用。
企业找到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和与其伴随的商机都需要时间,也需要试错的空间,但这些的前提都是对“碳中和”的准确理解和诠释。要想真正抓住这个长期的商机,并避免在全球绿色经济转型中落后,企业应该从现在就开始避免在明显背离碳中和目标的方向上南辕北辙,不去把“碳中和”作为“洗绿”的噱头。因为“碳中和”不仅事关国家承诺,更是气候变化对于人类不可协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