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中国的环境大新闻颇多的一年。夏日从南到北的热浪;干旱和洪水内涝;从经济角度,可再生能源与电动车发展势头迅猛,自愿减排碳市场重启,煤炭消费量继续上升……
然而,人们往往高估具体事件的短期影响,忽视过程的长期意义。新闻每天更新,但又转瞬即逝。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以一年为单位,梳理和记录中国环境和气候领域的进展,更长期地看待中国在全球气候行动中的作用。
“新三样”:不只是出口
“新三样”指的是太阳能电池(也有人叫光伏产品)、锂电池和电动载人汽车。在2023年中国的外贸中,这三大类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增长29.9%。与之相对应的,曾经是中国出口支柱的服装、家电和家具则被称为”老三样”。
“新三样“不是凭空产生的。根据政府2023年初的统计,上一年的外贸数据中,电动汽车、光伏产品和锂电池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31.8%、67.8%和86.7%,成为出口增长点,”新三样”的名词应运而生。到2023年三季度,“新三样”已连续14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出口。
持续的政策支持,坚实完整的供应链和庞大的国内市场,以及企业创新能力,被认为是“新三样”迅猛发展的推动力。
2023年中国出口额只增长了0.6%,“新三样”对于外贸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也因此,“新三样”经常从外贸韧性的角度获得官方认可,也符合政府倡导的先进制造业。
不过,从中国和全球的绿色转型来看,“新三样”都是新能源产品,为世界各国的交通和能源转型提供了方案。由于地缘政治紧张,欧美等国要求供应链多元化,并且试图对这些产品加以贸易限制。“新三样”出口能在多长时间内、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优势,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可再生能源”:领先与隐忧
先看数据。到2023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历史性地首次超过火电装机。同时,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中国原计划2030年,光伏发电和风电的总装机容量12亿千瓦以上,照此发展,提前5、6年就可以达到这一目标。
能源转型对目前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前所未有。一项从更广义的“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电网、储能、新能源车和铁路等)角度的分析认为, 2023年中国GDP增长中的40%来自清洁能源行业。
“遥遥领先”不仅可以描述国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还主要体现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对比。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其中中国的贡献超过了50%。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相当于2022年全球的装机容量,风电装机容量也同比增长66%。
可再生能源高歌猛进的同时,也有不和谐音符。一方面是可再生能源产能过剩的隐忧;另一方面,中国的煤炭消费量也同步增加了,给减排带来更多挑战。不过,国际能源署认为,到2028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占全球总量的60%,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引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
“碳市场”:两轮驱动
2023 年是中国双碳政策的第三年,也是顶层的政策设计落实的一年,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下简称 CCER)重启。
CCER 一种对能帮助温室气体减排的项目量化的“碳信用”。政府签发的CCER配额,也能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高碳排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研发 CCER,或者从其他企业中购买配额来作抵消,达到碳排放目标承诺。
其实自2012年起,中国就开始签发CCER碳信用,但2017年因为“自愿减排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而暂停,直到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的才发文重启。
CCER 是目前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 ETS)的有力补充。在 ETS 体系中,火电,石化等行业以企业的形式参与交易,促进减排;而 CCER 的重启后,可再生能源等并不涉及碳减排的项目,也可以参与到温室气体减排中。
刚好,2023 年也是ETS 正式运行两周年。中国 ETS 已经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是欧盟碳市场的三倍。目前中国的覆盖了中国碳排放量最大的电力部门,而且正准备扩容,纳入其他高碳排行业例如水泥,钢铁。但 ETS 的挑战,跟 CCER 早前暂停类似,都在于数据——如何获得可靠且完整的数据,建立有效立法。
“绿色金融”:全行业全面转型
2023 年,绿色金融已经不再仅仅关注如何发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而是像底层工具,推进全行业的低碳和绿色转型。中国也曾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而2023年有了新的尝试。
过去一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再次超过万亿人民币,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储备项目也已经超过2000个。在推动资金流向绿色项目的同时,更广泛行业的气候环境表现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首先是对全行业普遍性环境信息披露的升级。近年来,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已经成为热词,也被称为企业的“第四张报表”。7月,国资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帮助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编制ESG专项报告。9月,证监会发言人在会议上透露,证监会正在指导沪深交易所研究起草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披露指引。随后,在除夕前夜,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同步发表了该指引的征求意见稿。该可持续发展披露指引采用ESG理念,从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维度对上市公司的相关披露做出详细指引,并强制要求几大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在2026年4月30日前发布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同时,中国也表现出要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的意愿。2023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基金会发起的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了两项新准则,分别是一般披露标准和气候相关披露标准。6月,IFRS北京办公室正式揭牌,财政部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中国将全力支持基金会的工作和国际可持续披露标准的制定。在除夕前夜发布的指引中,其整体框架基本与ISSB要求相一致。同时,香港证监会也表示已经在制定未来采纳ISSB准则的路线图,这将对在港股上市的公司提出更高的披露要求。
此外,中国也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难减排的高碳行业,开始注重发展转型金融,为支持这些碳密集行业低碳转型提供资金。9月,人民银行公开表示,已组织开展钢铁、煤电、建筑建材、农业等四个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将“待条件成熟时公开发布”。2023年年底,上海发布了《转型金融目录(试行)》,将水上运输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等六大行业纳入首批支持行业。
对内对外,下一个十年
站在当下回看,许多现在的进展十年前就埋下了伏笔。2013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国内工业产能过剩和产业机构调整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登上历史舞台:它的模式是,由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国内企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内,冬春季节雾霾引起了公众关注。当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才宣布两个月,政府随即拉开了污染治理的“攻坚战”序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和《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十年过去,大环境已大有不同。新冠疫情带来了全球经济困难,而中国正在进行可再生能源转向。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中国对外的能源基建投资,和对内的污染治理。
在此影响下,“一带一路”更谨慎更绿色了。2023 年10月,中国提出要推广“小而美”的基础设施项目,而且将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来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再加上2016 年以来,统筹一带一路的国内两家发展银行总贷款在下降,这也被认为,中国在采取更加谨慎的海外投融资态度。
但同时,不再支持新建海外煤电项目,以及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能源的支持等策略,也将会给“一带一路”的第二个十年带来深远影响。在 2023 年上半叶,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和签约量中,近41% 是太阳能和风能项目。
在国内,可再生能源转向的另外一面,是中国的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善。根据2023年初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十年间中国 PM2.5 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十年的煤改气期间,功能和能源使用也有了不少变化。
例如,光是 2015-2021 年间,中国散煤消费下降了 60%,这种原本常用于中国广大农村冬季供暖的材料,正逐步被天然气和其他清洁能源供暖方式所替代。
而挑战依然巨大。2023 年,保证高峰期电力供应而增加的煤电装机,以及促进消费的政策,让环境从业者担心空气质量的反复。而无论是新颁布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计划》(也被称为“新大气十条”)以及在 2024 年 1 月强调的“建设美丽中国”,都释放了政策上信号——污染治理,生态环境对中国来说,依然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