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

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是由煤炭、石油和核能这样一种危险的组合所推动的。但是,就像克里福德•库南在这篇报道中指出的,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在快速发展,同时关于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急迫感也越来越强。
中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性,不管怎样强调恐怕都不过分。它既是中国国家骄傲的象征,也是国家发展变化的一个动力。北京奥运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举办一次“绿色奥运”,为此中国已经展开全面行动,争取在奥运之前彻底解决北京名声不佳的污染问题。

实现“绿色奥运”的一个重要特点无疑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北京市将为此提供直接投资和无息贷款。在前不久的一个论坛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麦久介绍了2008年要达到的几个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

1.奥运场馆周边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

2.采用太阳能集热技术提供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

3.实现20%的奥运场馆用电为风力发电,同时大多数场馆还装设太阳能光伏电池;

4.利用地热和热泵技术为40万平方米的建筑提供中央采暖和制冷。

但是,北京人对于可再生能源并非完全陌生。宣武公园的一个试点工程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这里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照明以及采暖和制冷的用电。有人甚至提出更加新颖的想法,就是修建“太阳能一条街”,这条街上建筑的全部用电都将由太阳能提供,而不仅仅是照明。

北京著名的清华大学一直积极地进行清洁能源实用技术的研究,同时还向中国的最高经济计划机关——国家发改委(NDRC)提出有关清洁能源利用的建议。三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与清华大学合作设立了“清华大学—BP清洁能源研究教育中心”。中心主任江宁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08年将现有的能源消耗量减少20%。奥运会越来越近,我们期望让城市能源系统从整体上变得更具可持续性。”

但是,这种程度的能源节约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的问题,清华—BP中心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燃煤问题上。这个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占能源总量的70%,而且现在每隔7到10天,就有一座新的火力发电站建成。如果不解决烧煤问题的话,就谈不上制定整体性的可持续政策。

世界观察研究所在《2006年世界状况》 中从全球性的视角对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巨大增长进行了评价。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所面临的最大能源问题,一个是燃煤量究竟要增加到多少,另一个是将来 使用哪些其他能源。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将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因为中印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技术市场,它们在这些问题上的决定有助于 确立21世纪全世界能源框架。”

在中国,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烧煤要付出环境代价,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他们认为中国至少必须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逐步提高能源效率,将其作为为现代化投资的关键目标

2.彻底改变燃煤方式,大量减少二氧化硫污染和碳排放

3.不断寻求煤炭的替代能源,争取到2030年把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降低到40%

十一五规划”着重强调了提高能源效率的目标。这毫不奇怪,因为中国能源效率的问题太突出了,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同样为GDP增加一个美元,中国目前所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日本的十倍。因此,国家发改委制定了目标:在未来五年之内,减少燃煤2.4亿吨,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降低20%。

消除燃煤污染同样重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北京的“2005中国电力论坛”上指出,2004年中国企业由于烧煤所排出的二氧化硫超过1300万吨,到2005年则达到1600万吨。作为城市烟雾和酸雨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硫是仍是中国污染的最大挑战之一。

清华—BP中心的多联产技术就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该中心采用“气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煤气,然后再用于燃气轮机的发电。在气化过程中,硫全部都被清除掉了。这一过程还能产生有价值的液体燃料——甲醇二甲醚,前者可以作为汽车燃料,后者则可以用于做饭和家庭采暖。清华-BP中心在山东枣庄进行了一项多联产试点工作,枣庄的问题很典型,一方面耗煤量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仍然依赖高硫煤。中心主任江宁说,试点工作表明,到2020年,多联产方式可以满足中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电力需求,同时可以大量减少硫的排放。

中国和欧盟之间有一个新的合作项目——“近零排放煤炭”发电技术(nZEC),英国领导了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为期三年的可行性研究。烧煤所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硫污染更引起合作项目的关注。这项研究要花费350万英镑,分别由英国的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以及贸易工业部(DTI)提供,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如何将发电过程中所排放的碳全都锁住,然后埋藏在中国的地下。这只是整体设想的第一步,最终目标是要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到2020年在中国和欧洲的火力发电中实现完全的碳捕获和碳封存。中国的煤储量丰富,如果能实现这样的发展,将获益无穷。

同时,由于经济增长如火如荼,没有多少减速的迹象,中国需要动用一切可以得到的能源。长远的办法是氢燃料电池核聚变技术,中国的科学家们(包括清华和其他地方的)正埋头进行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和国际合作。短期则是依靠石油和天然气,中国不断增加石油的使用量(这使得国际市场上购买石油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且计划加大本国天然气的开采力度。

关于兴建大型水电站,存在很大的争议。目前中国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于今年5月完工,2009年开始全面运转,到时候它的装机容量将达到2200万千瓦(即22吉瓦——GW,1GW=10亿瓦=100万千瓦,本文单位均按千瓦——译者按)。但是,三峡工程遭到了环境保护主义者和人权活动家们暴风雨般的批评。他们指出,三峡工程造成几百万人被迫迁移、历史遗迹被毁,而且会给整个长江生态系统造成长期性破坏。原因全在于工程的技术,这个技术的功效从长远看是有问题的。

中国政府坚持认为三峡工程会带来巨大的利益,包括低碳能源、地区发展以及控制洪灾等。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在2004年是1亿8百万千瓦,到2020年则会增加到2亿4千6百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

在核电方面存在同样的争议。中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把核电装机容量提高五倍,从现有的620万千瓦提高到3200万千瓦。实现这一计划主要依靠最新的“球床实验反应堆” 技术,是一项地地道道的“国产”技术。这一技术需要的反应堆规模较小,从理论上说可以更快地投入使用。中国的核电发展计划已经引起了环境和安全两方面的关 注。另外,世界上围绕金属铀的潜在冲突本来已经一触即发,中国的大量需求无疑使情况雪上加霜。然而,由于面临能源短缺,同时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中国政府 十分重视核电的作用。

但是,真正令人兴奋的是中国近来开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际上,在中国的能源发展计划中,可再生能源比核能更加重要。新制定的《可再生能源法》树立了一个目标,到2020年要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提高到15%。

马天瑞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清华大学的访问学者,他认为,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投入体现了对上述目标的重视。不包括大型水电站的投资,中国去年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资高达33亿英镑,是世界上在该领域投入最大的国家之一。

马天瑞说:“我十分乐观,在中国引入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很好的工业发展战略。”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推动因素不是气候变化,而是地方的空气污染,“当地人无法忍受这种污染”。

可再生能源法》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中心。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秘 书长李俊峰把这项法律形容为“我们所有工作的基础”。他强调说,每个地区都应该因地制宜地进行可再生能源建设,比如北部和西部经济落后的边缘地区尤其适合 发展风力发电。因此,专业委员会在内蒙和吉林建立了较大型的风力发电站,而在河北、江苏等省份则大力推广太阳能和生物能。

中国还有7千万户居民没有通上电,这使得小型太阳能电站有了用武之地。比如,英国BP太阳能公司新疆新能源公司合作在西安成立了一个新公司,这个公司将拥有2.5万千瓦的制造能力,主要致力于为我国偏远地区提供可持续电力。

但是,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从真正可持续的角度来说,最有希望的还是风力发电。 仅2005年一年,中国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就增长了三分之二,达到127万千瓦,现在更是突飞猛进,到2010年将达到400万千瓦,2020年达到 1000万千瓦。然而这才是一个开头。据一个风力发电估算中心的计算,中国的陆地风力可以提供多达2亿5千万千瓦的电力,是三峡电站的10倍多。而近海风 力的能量则更大,据该中心估计,可以达到7亿5千万千瓦。这当然只是一种估计,但是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的话,只靠风力就能满足中国全部用电需求。这个规模的风力资源在世界其他地区是无法想象的。

近期风力发电的重点地区是长三角的江苏省。这里的风力资源很丰富,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使江苏的风力发电能力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其中要在如东建一个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据该电站的工程师赵胜晓(音)说,电站共有2千千瓦的发电装置430套,总容量为86万千瓦。

中国的现行法律规定,新上风力发电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70%。因此主要的西方厂商都争先恐后地在中国设厂。其中通用电气的发展计划尤其宏大,最近它刚刚在沈阳郊区开办了第一个装配工厂;西班牙发电机制造商Acciona公司已经在江苏南通建起了一个工厂,每年可以生产900套设备;同时去年占据了中国15%市场份额的丹麦威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也计划在天津办一家新厂。马天瑞说,西方公司控制中国风力发电设备市场的局面引起了不少争议,尽管中国公司在小型水电和太阳能发电设备方面的业绩很好,但在风力发电上却落在后面。

当然,只有在存在激励的时候,可再生能源发电事业才会获得投资。今年2月,中国政府迈出了具有决定性的一步,就是给电力公司设置一个“绿色电力”最低定额。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一份新闻简报中指出,任何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的电力公司都必须保证,可再生方式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在2010年达到 5%,到2020年则要达到10%。全国符合这个标准的电力公司共有15个左右,它们的发电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为了鼓励企业积极落实这一规定,政府允许 它们提高可再生方式的电费,并且给予减免税收和补贴等优惠措施。

张国宝对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前景十分乐观。他说,“这将是一个新的热点产业,市场潜力很大而且回报丰厚”。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电力企业——包括华能大唐中国电力投资公司,都已经在各自的长期经营扩展战略中加入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内容。目前它们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成绩也许还很微小,像大唐现在99%的发电还依靠烧煤;但是,大唐的新闻发言人张绍鹏称,该公司计划在2014年把这个比例降低到74%,并且“打算把风力发电站修遍全国”。

  
作者简介:
克里福德·库南为英国《独立报》驻中国特派记者。

文章来源:本文节录自《绿色未来》杂志特刊:《巨龙绿化:中国的可持续性挑战》,将于2006年9月出版。www.greenfutures.org.uk

首页图片由 Chris Web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