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将大为变小:油价对于我们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什么》
杰夫·鲁宾
Virgin Books出版社,2009
这是一本关于石油峰值相关影响的著作。石油峰值理论认为,世界的石油生产过了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或者说非常接近这一水平。
仅仅写下上面这句话,保证就会收到一大堆气冲冲的来信。石油峰值论者在捍卫其观点时,反应很敏感,而且往往言辞激烈。
他们的满腔热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发现了一条意味着我们所熟悉的文明走向终结的真理,却遭到普遍的忽视,你也可能会有点儿生气的。然而,这种激烈反应通常使峰值论者发出的信息难以被人接受。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是工程师和科学家,这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没掌握说服这门微妙的艺术。有些人贮备了大量的猎枪弹和一罐罐的豆子,聊以自慰,似乎在积极体验社会瓦解之后的更艰苦却更简单的世界。
其他人则对未来的石油生产作出已证明是错误的断言。对于懂经济的《金融时报》读者而言,峰值论者的可信度因其怀疑市场力量而进一步受到了削弱。在石油峰值圈子里,“经济学家”倾向于是一个贬义词。
然而,石油峰值论者尽管偏执,但也自有其道理。各类能源供应,尤其是石油,变得越来越成问题。而且,对于我们的经济对可靠的廉价能源供应的依赖程度,公众表现出深深的自满,而实际上供应正变得越来越难以保证。
那就是杰夫·鲁宾的书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作为投资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世界市场的前首席经济学家,他给相关的讨论带来了一个原创性的、有吸引力而且有说服力的观点。
科林·坎贝尔是一名地质学家,石油峰值研究会(ASPO)创始人之一。作为坎贝尔的信徒,鲁宾认为,我们正走向能源稀缺时代。然而,他对此历史性转折的影响的估计是冷静的,而且最终是安慰人心的。
世界经济将发生深刻的变革,而且这种转变也许是痛苦的。但是,鲁宾认为,新世界可能“比我们将要告别的世界更加适宜居住和令人愉快”。
不像许多其他的有关石油峰值讨论,《为什么世界将大为变小》对具体的地质和技术论证着墨不多。关于石油供应最重要的一点,不是生产峰值的确切时间是否在2015年或2020年,或者已经过去,而是向市场供应新的石油变得越来越困难和昂贵成为无情的事实。
与过去一个半世纪为我们提供石油供应的储量相比,如今新发现的油田更小,要么在技术上更具挑战性,或者两者兼具。全球石油供应中,来自“非传统”来源的比例越来越高,如加拿大油砂,为了制造可利用的原油,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
与此同时,尽管今年的石油需求可能已大幅下降,但这种下降肯定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中国、印度和其他国家,包括中东的产油大国,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使其更接近西方的石油消费水平。
鲁宾指出,结果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油价将再次飙升。去年在周期顶部,油价接近每桶150美元;在下一个周期,油价可能达到200美元。再下一个周期可能还要高。今年三月,鲁宾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油价约为每桶40美元,现在约为70美元,他的分析已显示出先见之明。
不过,书中最精彩的章节乃是有关更高油价世界的推断。距离费钱,而且燃料价格越高,距离就更成了障碍。
这意味着昂贵的石油将使我们的世界在诸多方面变得更小:城市得更加紧凑,人们便可以少用车;消费者得购买更多本地生产的商品,而不是进口商品。鲁宾表示,结果是全球化——“一个将工厂搬到世界上劳动力最廉价市场的时髦词”,可能走向相反。
对于依赖长距离运输进口的国家而言,这将威胁到其经济的繁荣。对于与廉价的进口中国商品奋力竞争的西方生产商而言,这是件好事。然而,对于整个世界而言,经济增长将放缓,因为比较优势(即各国把力量集中在其最擅长的领域)的力量遭到了削弱。
不过,这将得到补偿。抑制能源使用将更容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城市更加紧凑,没有满大街的汽车,将更加适宜于居住。而且,由于人们开始“本地化”,关注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和社区,而不是更加广阔的世界,他们可能更好地建设自己的社区。
此书描绘了一个能源稀缺的世界,与很多石油峰值论者的世界末日警告相比,这个世界似乎更有吸引力。各国和个人努力为自己抢占剩下的逐渐缩小的储备,一些专家们视其为真正的风险,鲁宾在书中却未能触及激烈争夺资源的威胁。无疑,鲁宾将因其过于乐观——也是这位经济学家改不了的缺点,而招致更极端的石油峰值论同盟的强烈批评。
对于我们其他人而言,他的书是对世界不可避免地迟早要进入的未来作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介绍。
埃德·克鲁克斯:《金融时报》能源编辑。
来源:www.ft.com
金融时报有限公司2009年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