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隽,中外对话实习生。
在经历几十年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饱受能源紧缺、污染、矿难和国际压力的困扰后,中国决定要开始能源转型。从“十一五计划”开始,一系列针对可再生能源的优惠政策出台,于是,从山东省的“太阳城”到安徽省“光伏三峡”,无数巨型光伏生产基地如雨后春笋不断冒起。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最近的一场会议中提到,今年中国的光伏生产将在去年4000兆瓦的基础增长到7000-8000兆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光伏产业还不是那么高科技,像其他很多“中国制造”的产业一样,只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在今年3月的第二届亚洲光伏峰会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的负责人孙广彬说中国98%以上的光伏销售收入来自出口,其中主要是光电池的来料加工,并出口到有市场需求和能源补贴的发达国家去。
同样,这一产业也还不那么环保。尽管使用太阳能本身基本不造成污染,但是在中国没有多少企业有环保技术处理四氯化硅并进行废弃物排放,结果在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过程耗能又污染。2008年,华盛顿邮报报道了多晶硅生产企业在土壤和水源中排放有毒化学物的新闻,而类似操作在许多小工厂并不罕见。与此同时,孙广彬透露中国生产出的光伏产品只有2%在中国本土应用。
如今中国政府下决心要对中国的太阳能产业链亡羊补牢。一份针对战略产业,包括替代能源的1.5万亿美元投资计划正在酝酿之中,目标要将中国从低端污染的制造业解放出来。与此同时,为了将中国从太阳能制造者变成消费者,更多的激励措施正在出台。12月2日,中国四部委联合宣布要在中国推广太阳能光伏应用,包括“金太阳”和太阳能光电建筑等示范项目将在未来两年大范围推广,并配以财政补贴。
这仅仅是一个开端。太阳能科技要应用存活,特别在中国市场上,依然征途漫漫。更多激励措施必须出台,就像德国“购电补偿法”或西班牙的“皇家太阳能计划”,不仅促进光伏的安装,也要让电厂、商家和普通用户能接受使用太阳能。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市场规范。中国的宏观调控经济常常会矫枉过正,让新错误又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