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峡谷是中国闻名遐迩的大峡谷。然而,这座峡谷却恰好位于中国地震带的中心位置。这里的地貌特殊,再加上年年都要遭受暴雨的袭击,因此每年都会有数十人丧命于此。但是,尽管山体滑坡的危险不断,人们却依然集居在这里。与美国大峡谷不同的是,有数百座村镇遍布在怒江峡谷,其中许多村镇就坐落在山坡上,岌岌可危。
然而,怒江主河道上的13级水坝开发计划近期又被重新提上议程,这使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再一次面临生死未卜的境地。怒江是形成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的水路之一,这里不仅是世界遗产,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及生物多样性的汇集之地。如果水坝项目得以实施,不仅会使5万多群众不得不移居他处,还会使一个中国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毁于一旦。
对于在构造断裂带上兴建如此巨大的水利工程所面临的风险,孙文鹏和徐道一两位中国资深地质学家也提出了他们的忧虑。(详情请参见中外对话对这两位专家的专访《地质学家指建怒江大坝 “违背常识”》一文)
今年四月,我沿着这两位专家之前走过的足迹对怒江进行了实地考察。一路上,我经过了无数发生过山体滑坡的地方,这让我意识到,在怒江干流上修建梯级水坝是一件多么危险、多么非理性的决策。
中央政府对此事的反应
今年年初,孙、徐两位专家曾致函中国总理温家宝,他们在信中坦言了对于此事的担忧:“任何坚固的钢筋水泥大坝都阻止不了沿怒江深谷大断裂的相对错动,谁也制止不了沿怒江两岸至今仍在发生的巨大的山崩、滑坡与泥石流。”孙教授同时还认为,在极端气候、当代构造活动、地震的相互作用下,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自2004年首次提议建怒江梯级大坝以来,怒江的水利发展便一直都是国内外争论的焦点问题。大坝的发展规划促使中国非政府环保组织不得不行动起来,并且与来自国际及缅甸和泰国(怒江进入缅甸后被称为萨尔温江)等周边国家的团体之间展开了空前的合作。他们的河流保护工作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胜利,而中国总理温家宝也两次叫停该项目。
然而最近,这一计划却再度被提起。三月份发布的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未来五年,怒江、金沙江及长江上游的筑坝工程将使中国的水力发电能力增加140GW,远远超过目前其他国家的水力发电能力。其目的原本是为了帮助中国实现其气候变化目标。但是,对于这些大坝项目是否会推动工业生产并且进一步加重污染问题却鲜有讨论。
孙、徐两位专家致函温总理后,中央政府的反应喜忧参半。3月份,中国政府表示了对大坝项目的关注。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就表示,“我们必须就生态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对下游国家造成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只有对所有这些因素加以充分考虑,并且能够确保有合理的应对手段后才能决定是否启动大坝项目。”
然而,新华社在发表了这些观点后,却于5月份发布消息称,中国五大国有电力公司之一的华电集团将继续推动怒江大坝项目。目前,西藏自治区境内怒江上游至少有两座大坝已经进入前期可行性调研阶段。
基层人民的呼声
考察途中,我与许多当地群众进行了交流。他们大胆而坦诚地向我表达了他们对发展水利的看法。而他们的看法却往往与政府的意愿相左。其中有一位年轻人,他所在的村子就将被梯级大坝工程所淹没。当我问他对大坝计划有何看法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我们不支持兴建大坝。我们村也不支持……我们不想搬迁。”
怒江峡谷之行的最后一天,我在饱受争议的小沙坝新村稍作停留。六库大坝工程还未获得批准,但是为了给这座大坝的修建铺平道路,原来的小沙坝村被集体强制搬迁到这里安置。我就遇见了两位以前的村民,他们都拒绝离开自己的土地。
然而对六库工程进行研究后却发现,小沙坝新村的补偿计划中有很多违背2006年公布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中相关规定的地方。例如,要求居民必须购买住房,而不是根据2006年的条例规定,允许他们自主建造住房。同时,条例还规定,应当根据占补平衡的规定给予农民相等的新耕土地补偿。然而,这一规定却未能得到落实。
新的安置房尽管外表光鲜亮丽,然而仅仅两年后,便开始出现开裂发霉等质量问题。一位村民告诉我说,有些人还会回到他们原来的田里种植庄稼。
尽管怒江支流上已经兴建了一百多座水电站,但是利益的分配却极为不均。这些电站的背后是人民的贫困。以我去过的一个村子为例,那里目前也面临着梯级水坝建设的威胁。这个村子建有一座集体所有的小型水电站,生产的电力不仅能够满足本镇的用电需求,还能够销往其它地区。有时外销的电力甚至能够达到发电量的20%。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离两座水电站仅有几公里的另外一个村子却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还会时不时地停电。如果所有的中小型水坝都能够善加利用的话,就不难实现当地政府的脱贫目标,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在怒江干流兴建大型水坝工程了。
如果梯级大坝项目继续推进,将会给当地人民以及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风险;会对三江并流世界遗产保护区的地貌及生态带来破坏性的影响;会减少下游供水量,使所有居住在下游的云南省及缅甸和泰国的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除了修建大坝之外,其实还有很多更好的办法。例如,提高能源效率,更加广泛地使用太阳能、风能及地热能等资源,更好地利用现有的中小型水电站等措施都能够在满足峡谷地区能源目标的同时,实现脱贫。但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政府最近主动承认三峡大坝的造成了地质风险和对大型水坝项目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广泛的研究需求。中国政府没有必要让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地区再背负上溃坝的风险。相反,中国政府可以对怒江大峡谷,以及当地的文化、生物及民族多样性进行保护,不仅为今天的人们,同样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条自由奔流的怒江。
关于怒江更详细的报道请参阅以下链接:https://www.internationalrivers.org/en/china/nu-salween-river
闫珂国际河流组织项目助理
图片来自 International Rivers